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3|回覆: 0

[道學研究] 【淮南子】卷12道應訓詩解9修身治國意之所隨不可言傳聖書表意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6-22 14: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題文詩:
楚莊王問:治國奈何?詹何對曰:吾明治身,
不明治國?楚王曰吾:得立宗廟,社稷願學,
所以守之.詹何對曰:臣未嘗之,聞身治而,
國亂者也,未聞身亂,而國治故,本任於身,
臣之不敢,對王以末.楚王曰善.故老子曰:
修之身其,德乃真也.世之所貴,道者書也,
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達意者也,
意有所隨.意之所隨,不可言傳,而世人因,
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以言,不足貴也,
為其貴非,其所貴也.視而可見,形與色也;
聽而可聞,名與聲也.悲夫世以,形色名聲,
為足以得,彼之情也.形色名聲,果不足以,
得彼之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豈識哉!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桓公讀書,堂上輪扁,
斫輪堂下,釋椎鑿而,問桓公曰:敢問公所,
讀者何書?曰聖書也.曰聖在乎?公曰已死.
曰然則君.所讀是直,聖之糟粕!桓公悖然,
怒曰寡人,讀書輪人,焉得譏哉!有說則可,
無說則死.輪扁曰然,以臣事觀,斫輪徐則,
甘而不固,斫輪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
得之於手,而應於心,而可至妙.臣不能以,
教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得之,於臣是以,
行年七十,老而斫輪.今聖人之,所言者亦,
以懷其實,窮而死獨,其糟粕在.故老子曰:
至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命名,非常名也.
聖人制文,文以載道,文以表情,字以達意.
楚莊王問詹何曰:『治國奈何?』對曰:『何明於治身,而不明於治國?』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廟社稷,願學所以守之。』詹何對曰:『臣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任於身,不敢對以末。』楚王曰:『善。』故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也。』
譯文楚莊王問詹何:『怎樣才能治理國家?』詹何回答說:『我只明白修養自身,而不知道怎樣治理國家。』楚莊王又說:『我現在能夠登位為君執掌朝政,希望學習一些持守國家的方法。』詹何於是接着說:『我還沒有聽說過自身修養得很好而國家卻亂鬨鬨的事例呢!我還同樣沒有聽說過自身不修養而國家治理得很好的事例呢!所以治國之本在於治身養性,我不敢以一些枝末的內容來回答您。』楚莊王聽後說:『說得好。』所以【老子】說:『修養好自身,他的「德」就會純真。』
桓公讀書於堂,輪扁斫輪於堂下。釋其椎鑿,而問桓公曰:『君之所讀者,何書也?』桓公曰:『聖人之書。』輪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輪扁曰:『是直聖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讀書,工人焉得而譏之哉!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然。有說。臣試以臣之斫輪語之。大疾則苦而不入,大徐則甘而不固,不甘不苦,應於手,厭於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為輪。今聖人之所言者,亦以懷其實,窮而死,獨其糟粕在耳。』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譯文齊桓公正在堂上讀書,一位做車輪的工匠在堂下砍削車輪,他放下手中的椎子和鑿子,問齊桓公:『君王您正在讀的是什麼書?』桓公說:『是聖人的書。』這位叫輪扁的工匠又問:『這位聖人還活着?』桓公回答說:『已經死了。』輪扁馬上說:『那您讀的只能是聖人的糟粕了。』桓公聽了,一下變了臉色,怒道:『我讀聖賢書,你這工匠憑什麼譏笑我?你說出理由來也就罷了,如說不出理由來,就處死你。』輪扁不慌不忙地說:『好的,我說出道理來。我試試拿我做車輪的體會來說說這其中的道理:如果榫頭大,榫眼開小了,就會澀滯安不進去;如果榫眼開大了,榫頭做小了,太松滑動不牢。不松不緊,得心應手,達到神妙境界的技術,我無法傳授給我的兒子,而我的兒子也無法從我這裏學到這技術;所以我儘管年逾古稀、年老無力,但還得親自做車輪。由此可見,聖人的話中如果有高深神妙的精華,但由於不能言傳,所以也必定會隨着聖人死去而帶走,而只有那些可以言傳的糟粕留下來。』所以【老子】說:『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並非常「道」;可以用文字敘述的「名」並非常「名」。』
注釋出自【莊子】外篇卷6天道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1),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2)。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3)。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4)。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而世豈識之哉!桓公讀書於堂上(6),輪扁斫輪於堂下(7),釋椎鑿而上(8),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9)!』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10)。』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研輪,徐則甘而不固(11),疾則苦而不入(12)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13),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14)。臣不能以喻臣之子(15),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研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16),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譯文世人之所以尊貴於道,是根據書上的記載,而書上所記載的不過是言語,言語有其可貴之處。言語之可貴處在於達意,而意有所從出之本。意所從出之本,是不可以用語言相傳授的,而世人卻看重語言,把它記載於書而流傳。世人雖珍貴它,我還是認為它不足珍貴,因為那被珍貴的並不真正值得珍貴。故而,用眼睛可以看得見的,是形狀與顏色;用耳可以聽得到的,是名稱與聲音。可悲呀!世人以為得到形狀顏色名稱聲音就足以獲得其真實本性。依據形狀顏色名稱聲音確實不足得到其真實本性,所以,真正知曉的人並不言說,講說的人並不是真知,而世人又怎能懂得啊!
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製造車輪,他放下椎鑿等工具走上堂來,問齊桓公道:『請問,主公所讀書是何人之言?』桓公說:『是聖人之言。』又問:『聖人還在世嗎?』桓公說:『已經死去了。』輪扁說:『那麼您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棄下之糟粕罷了!』桓公說:『我讀書,制輪匠人怎麼可以議論!能說出道理還可,說不出就處死。』輪扁說:『我是從我做的事觀察出這番道理的。砍削車輪,動作徐緩就會使車輪鬆動而不牢固,動作急劇就會使車輪部件滯澀而安裝不進,動作不快不慢,就能使手上做的與心裏想的相應,這種得心應手的感受,口無法說出來,有技藝存在其中。我不能把它講給我的兒子,我的兒子也不能從我這裏接受過去,所以我已七十歲還在所輪。古代人和他們不可言傳的東西都死去了,然而您所讀的書,不過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罷了。』」
注釋(1)世人之所以尊貴於道,是根據書籍。
(2)意有所隨:意有所從出,有所從來之本。
(3)貴言傳書:看重語言,把它記錄於書,傳之後世。
(4)貴非其貴:被珍貴的並不真正值得珍貴。莊子認為:世上所珍貴的只是記錄在書上的語言,語言是表達意的,而意所從出之本又不可言說。語言既不能表達意之本,也就沒有什麼值得珍貴處。
(5)知者不言,真正知曉大道的不言說。言者不知,講說大道的不是真正知曉。莊子認為:因為道超越經驗和理性,不能言說,只能玄觀體悟。所以用語言表述出來的,並不是真正的道,表述者也不可能知曉道。在【知北游】中,知與無為畏、狂屈、黃帝的對話,形象他說明這個道理。
(6)桓公:齊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初期齊國君主,第一位諸侯伯
(7)輪扁,造車輪的匠人,名扁。斫(Zhu6):砍削。
(8)釋:放下,椎、鑿:皆為製造車輪的工具。
(9)糟魄:魄同粕。把書比喻為古人留下的糟粕,並不是真正可貴的東西。
(10)說:理由。
(11)此句為制輪之經驗談,因年代久遠,其具體情形已不易搞清楚。大體是講車輪各部件製作安裝要恰到好處,不松不緊,而如何掌握好,全靠主觀體驗,無法講出來。徐:緩。甘:滑動。字面意義是說將各部件組裝起來,如果鬆緩,就會滑動而不牢固。
(12)疾:緊。苦:滯澀。過緊就會滯澀而難以安裝。
(13)手上作的與心裏想的相應合。
(14)數:同木,技藝。
(15)喻:曉喻,說明。
(16)不可傳:不能用語言傳授於人,只能自行體會的東西。如輪扁所講的斫輪之術。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