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5|回覆: 0

[道學研究] 【淮南子】卷12道應訓詩解14景公能受國之不祥天必有賞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6-23 16: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題文詩:
宋景公時,熒惑在心.懼召子韋,問曰熒惑,
在心何也?子韋對曰:熒惑天罰;心宋分野,
禍且當君,雖然可移,之於宰相.公曰宰相,
使治國家,而移死焉,此乃不祥.子韋又曰:
可移於民.公曰民死,為誰君乎?寧獨死耳!
子韋再曰:可移於歲.公曰歲也,民命歲飢,
民必死矣,為人君而,欲殺其民,以自活也,
其誰以我,為君者乎?是吾之命,固已盡矣!
無復言矣.子韋還走,北面再拜,曰敢賀君,
天之處高,聽卑君有,君人三言,天之必有,
三賞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年廿一歲.
公曰奚知?對曰君有,君人言三,故有三賞,
星三徙舍,舍行七里,三七廿一,故君移年,
二十一歲,臣請伏於,陛下以伺,倘星不徙,
臣請死之.景公曰可.是夕也星,果三徙舍.
故老子曰:能受國之,不祥者是,謂天下王.
宋景公之時,熒惑在心。公懼,召子韋而問焉。曰:『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天罰也;心,宋分野,禍且當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國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誰為君乎?寧獨死耳!』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歲,民之命;歲飢,民必死矣。為人君而欲殺其民以自活也,其誰以我為君者乎?是寡人之命,固已盡矣!子韋無復言矣。』子韋還走,北面再拜曰:『敢賀君。天之處高而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有三賞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歲。』公曰:『子奚以知之?』對曰:『君有君人之言三,故有三賞,星必三徙舍。舍行七里,三七二十一,故君移年二十一歲。臣請伏於陛下以伺之。星不徙,臣請死之。』公曰:『可』。是夕也,星果三徙舍。故老子曰:能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
譯文宋景公的時候,熒惑星停留在心宿的位置,景公很害怕,召見太史子韋詢問這件事:『熒惑在心宿,這是怎麼回事?』子韋說:『熒惑是表示上天懲罰的;心宿是宋國的分野。正因為這樣,所以災禍將要降落到君王身上。雖然如此,但可以將災禍轉嫁到宰相身上的。』宋景公說:『宰相是任命來治理國家的,把死轉移到他身上,不吉利。』子韋又說:『那可以轉嫁到百姓身上。』景公馬上說:『老百姓都死光了,我當誰的君主?我倒情願我自己一個人死了。』子韋又說:『可以轉移到年成上。』景公接着話題說:『年成是百姓的命根子,年成不好鬧饑荒,百姓必定沒活路,做人君的讓百姓的死來換取自己的性命,那還有誰要我做君主?好了,我的性命也註定要完結了,你也不必再說轉嫁災禍的事了。』
子韋聽了這話後,起身轉向北面,對景公行了個大禮說:『我謹向你表示祝賀,蒼天在上能聽到人間的一切,君王剛才講了做人君的應該如何對待臣民的三條原則,上天也必定會給你三個賞賜,今晚熒惑星一定會移動三舍(心、氐、房),你也必定會延年二十一年。』景公不解地問:『你憑什麼說這樣的話?』子韋說:『你講的做君主的三條原則,所以上天也必有「三」賞,熒惑星移動三舍,每移動一舍就經過七個星座,三七二十一,所以君王能延長壽命二十一年。我願爬伏在陛階下等候着,如果熒惑星呆在原處不移徙,我情願替君王去死!』景公說:『可以。』當天晚上,熒惑星果然移徙三舍。所以【老子】說:『能夠承擔國家禍殃的,才配做天下的君王。』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今日平說 發表於 2025-3-27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淮南子·道應訓】所載宋景公之事,實為君道至誠感天之典範。考其要義,可得三端:

一、天人感應之深
熒惑守心,乃天象示警。子韋以星占之術解之,謂災可轉嫁宰相、庶民或歲收。此先秦"天命靡常"觀念之體現,然景公三拒其議,正合【尚書】"惟德動天"之旨。天象雖凶,至德可回,故終有星徙三舍之應。

二、君道根本之辨
景公三辭曰:"移相則國亂,移民則失君本,移歲則害生民。"其言層層遞進,揭示為君三重境界:
1. 不諉過臣屬,是為責任擔當;
2. 不以民為芻狗,是為仁政本心;
3. 不損民生以自保,是為聖王之道。
較之【孟子】"民為貴"說尤見踐履之誠。

三、道家治國之樞
文末引【老子】"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點明道家治國精義。所謂"不祥",非僅災異,實指君主代天下承厄之胸襟。如景公寧獨受禍而不殃及臣民,正合"後其身而身先"之玄理。星徙延年之報,非關術數,實乃"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之證。

此篇之鑑,於今猶振聾發聵:為政者當以蒼生為念,方能感格天地。若遇艱危輒推諉於下,豈非違道甚矣?【淮南】列此事於"道應"之篇,其意深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