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45|回復: 0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11善说诗解3选贤法平民寿使民以时民富敬则民贵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7-8 11: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题文诗: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相与,
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不租,
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以为少耶?
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
不拜王曰:拜者乃去,不拜者前.曰吾今观,
父老幸而,劳之故赐,之田不租,父老皆拜,
先生不拜,寡人以为,少故赐无,徭役父老,
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乃得,无有过乎?
闾丘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
望得寿富,贵于大王.宣王曰天,杀生有时,
非吾所与,无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
无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贵先生.
闾丘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
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官吏,平其法度,
如此臣稍,可得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
无扰百姓,如是臣可,稍得以富;愿王出令,
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稍得以贵;
今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将空虚也;
赐无徭役,然则官府,无所使焉,此固非臣,
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为相.治国有常,
选贤任能,使民以时,尊老爱幼,真情民贵.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
译文齐宣王在社山狩猎,社山村民共十三人前往拜见齐宣王。齐宣王说:乡亲们辛苦了。告诉随从减免村民田租。村民们都拜谢齐宣王,惟独闾丘先生不拜谢。齐宣王说:乡亲们觉得赏赐得少了吧?于是吩咐随从减免村民徭役。村民们都拜谢齐宣王,惟独闾丘先生又不拜谢。齐宣王说:拜谢过的村民退下,不拜谢的那位请上前来。
齐宣王说:我觉得乡亲们辛苦,所以赏赐减免田租。乡亲们纷纷拜谢,惟独先生您不拜谢。我以为赏赐得少了,于是赏赐减免村民徭役。乡亲们纷纷拜谢,惟独先生您又不拜谢。难道说我这么做不对吗?闾丘先生答到:听说陛下来游玩,特地来拜见您。希望陛下赏赐我们寿命、财富、地位。
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将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译文齐宣王:生命是上天注定的,不是我能左右的,所以不能给先生寿命。仓库虽然饱满,但都是用来防备灾害的,也不能给先生。大的职位没有空缺,小的职位太卑微,所以地位也不能给先生。闾丘先生回答到:这些不是我们做臣民的所敢要的。希望陛下选择好人家出身的,有修养的人去做官,积累功德,于是我们就稍微得到了长寿。
一年四季,即使发放补贴,不骚扰百姓,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财富。希望陛下下令,让小辈的人尊敬长辈,年轻的人尊敬年迈的人,于是我们就稍微得到了地位。今天陛下赏赐我们减免田租,那么仓库将要空虚。赏赐我们不服徭役,那么官府将不能行使职责,这当然不是我们做臣民的想要的。
齐宣王说:太对了。我要让先生您做宰相。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无音之境 發表於 2025-3-31 08:18 | 顯示全部樓層
《说苑》善说章闾丘先生谏齐王论

《说苑》载齐宣王猎于社山,赐父老田租徭役之免,而闾丘先生独不拜,此中深意,实为治国要道。先生所陈三事,乃王道之本也。

其一曰"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为吏"。此语直指吏治根本。管子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选官首重德行,次论才学。先生所谓"平其法度",即《尚书》"无偏无党"之义。吏治清则民气顺,民气顺则阴阳和,阴阳和则人寿延,此"可得寿"之真谛。

其二曰"振之以时"。盖《孟子》言"不违农时",孔子曰"使民以时",皆与先生"春秋冬夏振之以时"之说相通。农桑不失其时,则仓廪实;徭役不夺其力,则衣食足。此"可得富"之要术。

其三曰"少者敬长,长者敬老"。此乃礼制之本,《孝经》云"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商鞅虽强秦而废礼义,终致速亡;周室以礼乐维邦,享祚八百。尊卑有序则教化行,教化行则贵贱明,此"可得贵"之大道。

先生之智,在于见王政之体要。免租役虽惠一时,终非长久之计;立制度、明教化,方为治国之纲。宣王悟而欲拜相,诚明君也。今观此篇,可知圣王之道,不在小惠,而在大经。选贤任能,使民以时,教民以礼,三者备而后王道成,此《说苑》示人之微旨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