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1|回复: 2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18辨物诗解11圣睹童谣得其道应祀于夏郊平公疾瘳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8-12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文诗:
季桓子穿,井得土缶,其中有羊,以问孔子,
言之得狗.孔子对曰:以吾所闻,非狗乃羊;
木之怪曰,夔罔两也,水之怪曰,龙罔象也,
土之怪曰,羵羊非狗.桓子曰善!孔子不惑.
楚昭王昔,渡江见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
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乃使使节,聘问孔子.
孔子谓曰:此名萍实,可剖食之,惟霸也者,
能获之焉,此吉祥也.其后齐有,飞鸟一足,
来止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聘问孔子.
孔子又曰:此名商羊,急告百姓,趣治沟渠,
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
齐独以安.及孔子归,弟子请问,子曰异时,
小儿谣曰:楚昭王渡,江得萍实,其大如拳,
且赤如日,剖而食之,味美如蜜.此楚之应.
小儿又有,两两相牵,屈足跳曰:天将大雨,
商羊起舞,今齐获之,亦其应也.夫谣之后,
未尝不有,应随者也,故圣人非,独守道也,
睹物记也,即得其应.郑简公使,公孙成子,
来聘于晋,平公有疾,韩宣子乃,赞受馆客,
客问君疾.宣子对曰:君疾久矣,上下神祇,
无不遍谕,而疾无除.今梦黄熊,入于寝门,
不知人杀?亦厉鬼耶?子产谓曰:以君之明,
子为政其,何厉之有?侨闻之昔,鲧违帝命,
殛于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是为夏郊,
三代举之.鬼神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同位,
是故天子,祭祀上帝,公侯也者,祭祀百辟,
自卿以下,不过其族.周室少卑,晋实继之,
其或者未,举夏郊也?宣子以告,祀于夏郊,
董伯为尸,五日疾瘳.公见子产,赐之莒鼎.
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有羊,以问孔子,言得狗。孔子曰:“以吾所闻,非狗,乃羊也。木之怪夔罔两,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非狗也。”桓子曰:“善哉!”
参考出自《国语·鲁语·季桓子穿井获羊》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之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参考译文季桓子家中挖井,得到一个像瓦罐一样的东西,里面有一只外形似羊的动物。派人去试探孔丘说:“我家挖井时得到一只狗,是怎么一回事呢?”回答说:“据我所知,你得到的应该是羊。我听说:山中的怪物叫夔,叫蝄蜽,水中的怪物叫龙,叫罔象,土中的怪物叫羵羊。”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其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齐独以安。孔子归,弟子请问,孔子曰:“异时小儿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拳,赤如日,剖而食之,美如蜜。此楚之应也。儿又有两两相牵,屈一足而跳,曰:天将大雨,商羊起舞。今齐获之,亦其应也。夫谣之后,未尝不有应随者也,故圣人非独守道而已也,睹物记也,即得其应矣。”
参考《孔子家语》卷8致思诗解全版7交长弃短有知无知死者自知:
楚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王使使聘于鲁,问于孔子。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也,吉祥也,唯霸者为能获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曰:“吾昔之郑,过乎陈之野,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是楚王之应也。吾是以知之。”
参考译文楚王渡长江时,看到江中有个大如斗,圆形,红色的东西,径直撞向楚王的乘船。船夫将这个东西捞了上来。楚王非常惊恐,遍问群臣,都不认识。楚王派使节到鲁国访问,就此事向孔子请教。
孔子说:“这就是所谓的萍草的果实,可以剖开食用,是吉祥的象征,只有能够称霸的国君才能获得。”
使者返回国复命,楚王于是刨而食之,味道非常鲜美。过了很久,楚国的使者又来鲁国访问,把这件事告诉了鲁国的大夫。大夫通过子游请教孔子:“先生何以知道其中的原委呢?”
孔子说:“我曾经到郑国去,在经过陈国都城的郊外,听到当地童谣:‘楚王渡江获得萍草的果实,大得如斗,红得像太阳,刨而食之甜如蜜。’这是在楚王身上得以应验的征兆,所以我能知道这件事。”
参考《孔子家语》卷14辨政诗解3圣言信征贤者福宗:
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宫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唯齐有备,不败.’景公曰:‘圣人之言,信而征矣.’
参考译文齐国有一条腿的鸟,在宫廷上飞翔,后又下落于大殿之前,抖动着翅膀欢乐跳跃。齐国的君主感到非常奇怪,就派使者使往鲁国,请教孔子。孔子说:“这种鸟名叫‘商羊’,能预兆水的凶吉。从前有小孩弯曲一只脚,抖动着双肩,蹦蹦跳跳,唱着歌谣‘上天将大雨降,商羊鸟欢快至。’现在,齐国飞来商羊鸟,预示着天降大雨即将应验,尽快通告百姓,趁机整治沟渠,修筑堤坝,将有大水成灾。”
不久,大雨下个不停,各诸侯国,大水泛滥,危及百姓官吏,只有齐国因为有所防备,而没有造成重大灾害。齐景公说道:“圣人的话,确实可信,经得起验证啊。”
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于晋,平公有疾,韩宣子赞受馆客,客问君疾。对曰:“君之疾久矣,上下神只,无不遍谕也,而无除。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鬼耶?亦厉鬼耶?”子产曰:“君子明,子为政,其何厉之有?侨闻之:昔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是为夏郊,三代举之。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祠上帝,公侯祠百神,自卿以下不过其族。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也?”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日瘳。公见子产赐之莒鼎。
参考《国语晋语·郑子产来聘》
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平公有疾,韩宣子赞授客馆。客问君疾,对曰:“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不遍谕,而无除。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子产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侨闻之,昔者鮌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日,公见子产,赐之莒鼎。
参考译文郑简公派子产出使晋国,晋平公患病,由韩宣子引导安排住在宾馆。客人问起平公的病,宣子回答说:“我们国君生病已经很久了。天地上下的鬼神都一一祭祀祈祷过了,但病还是未除。如今梦见黄熊跑进他的卧室,不知道是主杀人呢,还是恶鬼在作祟呢?”子产说:“凭你们国君的贤明,又有你主持国家大政,哪有什么恶鬼作祟之事呢?我听说,以前鮌违背了天帝的命令,被杀死在羽山,变成了黄熊,钻进了羽渊,成为夏禹郊祭的对象,夏、商、周三代都举行祭祀。鬼神凶吉所涉及的,不是他的同族,就是继承他的同样地位的人,所以天子祭祀天帝,公侯祭祀诸侯身份的神灵,从卿以下不过祭祀他的亲族。现在周王室逐渐衰落,晋国实际上继承了霸主的地位,恐怕是因为没有祭祀夏郊吧?”宣子把子产的话报告了晋平公,于是便举行祭祀夏郊的仪式,由董伯作为祭祀的尸主,五天以后,平公病愈接见了子产,赐给他莒鼎。
注释诸侯。《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孔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国语·鲁语上》:“其周公、太公及百辟神祗实永飨而赖之。”韦昭注:“辟,君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薛综注:“百辟,诸侯也。”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5-4-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龙盆沅 发表于 2025-4-10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苑》辨物章句疏证

刘向《说苑·辨物》所载孔子博物之事,实为上古"物占"传统之遗存。今就季桓子穿井得羊、楚昭王获萍实、齐侯见商羊三事,参以《国语》互证,析其要义如次:

一、土精羵羊与三代物怪体系
《鲁语》载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之物,孔子明辨为羵羊,此说本于《夏小正》"玄驹贲,白驹犇"之遗训。韦昭注谓"雌雄未成者",实乃地气所钟。《淮南子·氾论训》言"井生羵羊",高诱注"土之精也",与孔子"土之怪曰羵羊"说相契。考《白泽图》载"掘地得犬曰地狼",此即物怪分类学之滥觞,孔子所论夔、罔象、羵羊三系,实承《周礼》方相氏"驱百物"之职守,非徒博物,实乃王官之学遗绪。

二、萍实商羊与诗谶应验
楚昭王所得萍实,孔子谓"惟霸者能获",此说暗合《诗经》"苌楚"之喻。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萍实即"水芝",然孔子独重其"赤如日"之兆,实因楚为祝融之后,火德当王。《吕氏春秋·应同》篇言"代火者必将水",故昭王渡江得赤物,正应楚将兴之谶。至若齐侯所见商羊,童子谣"天将大雨"云云,全合《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之占验。《论衡·变动篇》谓"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孔子通晓民间谣谶,此即"圣人不空出,贤者不虚生"之实证。

三、黄熊入梦与夏郊祀典
子产论晋平公疾瘳事尤具深意。《左传》昭公七年载此事,杜预注"熊当为能,三足鳖也"。然《归藏》言"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孔子谓"其神化为黄熊",实存殷周祀典之异。子产云"三代举之",明夏郊当祀鲧为水神,《礼记·祭法》"鲧鄣洪水而殛死"正为此事张本。韩宣子祀夏郊而疾愈,恰证《周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之制,非仅医案,实关王霸受命之理。

要之,孔子辨物之能,非徒博物洽闻,实通三才之道。《汉书·艺文志》云"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观《说苑》所载,圣人于童谣物怪皆察其几微,此即《易传》"知几其神"之谓。后世王充《论衡》专辟"变虚"、"异虚"诸篇,然汉儒董仲舒犹言"天人相与之际",可知先秦物占之学,实为王道政治之镜像。今人若仅以神话传说视之,则失其"神道设教"之本旨矣。

(全文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