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01|回覆: 1

[醫藥資訊] 這道膳食具有健脾固肺、祛濕化痰的功效

[複製連結]
廣東省中醫院 發表於 2022-8-22 23: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西洋參功效及品種識別

西洋參性涼而補,功善補氣養陰、清火生津,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

西洋參作為滋補良藥,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是不少人心中饋贈親友、孝順父母的送禮佳品。然而,市面上的西洋參品種琳琅滿目,大家在購買西洋參的時候又該如何鑑別呢?

按產地區分,西洋參有進口西洋參與國產西洋參之分,而進口西洋參又分為野生品和家種品兩類。

野生西洋參又稱野山泡參,『身材』較細而短,長約1.5-4cm,直徑0.5-1.5cm,形狀不規則,主根大多單一,少數在下端分岔成兩支,分岔角度較大;全體有細密而明顯的環紋,兩端細、中間略膨大,如『蠶蛹』狀。

家種洋參一般有短枝和長枝兩種規格,形狀較規則。短枝種洋參又稱種泡參,『身材』較粗而短,長約2.5-4cm,直徑1.5-2.5cm,主根單一,少數在下端分岔成兩支,分岔角度較大。長枝種洋參『身材』較細而長,長約7-9cm,直徑0.8-1.5cm,主根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單一而順直,少分岔。兩種種洋參全體均有細密緊湊、縱橫崩緊樣皺縮,並可見明顯橫向線狀栓化疤痕。

國產西洋參自1980年在我國成功引種,產地遍佈全國10多個省份,不同地區種植的西洋參,性狀與品質存在較大差異,其中以吉林地區的產品質量較佳,外形與長枝種洋參相似,但縱皺紋細而淺,表面較光滑,橫向線狀栓化疤痕也較少。

按品質劃分,野生西洋參為西洋參中之極品,但產量極低,價錢較昂貴。市面上常見的品種為種洋參和國產洋參,其中以短枝較優,長枝次之,國產洋參質量不如進口洋參。

要鑑別西洋參的優劣,除了眼看外表,區分種類,還要手摸質地、鼻嗅氣味和口嘗味道。質量好的西洋參,『參味』濃郁,質地堅實而沉重,掰斷時聲音清脆,口嘗味道清香回甘,『葛涼』味濃厚而持久。

西洋參健脾固肺湯
材料:

西洋參15克,鮮淮山150克,陳皮1瓣,鷓鴣1隻,食鹽適量。

西洋參淮山陳皮鷓鴣健脾固肺湯

西洋參淮山陳皮鷓鴣健脾固肺湯

做法:

將上述材料洗淨,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溫開水,隔水清燉1.5小時,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

【醫林纂要】記載鷓鴣有『補中消痰』的功效,民間把鷓鴣作為小孩健脾祛積的良藥,明代醫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鷓鴣補五臟、益心力』之說;西洋參味甘、性寒,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山藥入肺脾腎經,有補虛健脾祛濕的作用;陳皮理氣化痰。故本湯膳能健脾固肺,祛濕化痰,特別適合虛性體質秋季轉變時咳嗽易發之人保健食用。

鷓鴣

鷓鴣

小貼士:

(1)【隨息居飲食譜】提到鷓鴣性屬火,多食不宜。故有實熱,不宜多食。

(2)假如小孩食用,可以把西洋參改為太子參20克。

長安情長 發表於 2025-4-6 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西洋參鑑別要旨與健脾固肺湯方解】

西洋參一物,乃五加科人參屬之異域珍品,其性涼味甘微苦,功擅補肺降火、生津止渴,誠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西洋參能補助氣分,兼能補益血分,為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今就參品鑑別與膳方配伍析論如下:

一、西洋參鑑別三要
1. 形質辨異
野生參體態虬曲,呈蠶蛹狀,環紋細密如螺紋,質堅如木,斷面菊花紋明顯。家種短枝者形似紡錘,長枝者類圓柱,表面栓化疤痕呈橫向線狀排列。國產參縱紋淺疏,質地較輕,此乃【藥材學】所謂"紋密者力雄,紋疏者力薄"之理。

2. 氣味甄別
真品氣清香而特異,初嗅有淡樟腦味,久貯轉為醇厚藥香。口嘗先甘後苦,涼感持久,所謂"葛涼味"即指此特有涼苦回甘之性。偽品常雜豆腥氣,味淡而短暫。

3. 產地鑑別
加拿大產者皮紋細密,質地堅實;美國威斯康辛州產者蘆頭明顯,支根分叉少;吉林產者皮色偏黃,橫紋較疏。正如【藥物出產辨】云:"西洋參以加拿大產者為最,美國次之,國產者力稍遜。"

二、健脾固肺湯方義
此方暗合"培土生金"之法,取西洋參15克為君,其補氣養陰之功,正合【本草備要】"治肺火旺、咳嗽痰血"之述。配鮮淮山150克為臣,取其甘平入脾,如【藥品化義】言"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佐以陳皮理氣化痰,使補而不滯;鷓鴣血肉有情之品,載藥上行而補虛勞,恰如【食療本草】所稱"鷓鴣利五臟,益心力"。

三、食用宜忌
此膳適宜氣陰兩虛之燥咳,症見乾咳少痰、咽干乏力者。然脾胃虛寒者當減西洋參至10克,加生薑3片;痰濕壅盛者宜去淮山,加茯苓30克。燉製時需文火慢煨,使藥力充分釋出,所謂"三分藥,七分火"是也。

結語:西洋參之用,貴在辨明真偽;湯膳之效,妙在配伍得宜。讀者擇參時當察形辨味,用膳時須因證施食,方得養生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