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看見美麗的孔雀琴,我差點沒認出英國皇家音樂博物館明信片上那兩顆大南瓜。 南瓜叫維那琴(Veena),與波斯的Sehtar琴、印度西塔琴Sitar、後來的結他都有關。但這架北印度的孔雀琴是弓弦樂器,不僅僅靠彈撥。
維那琴(Veena)
這樣好看的樂器,波斯、南北印度,甚至中亞、我國新疆,所在多有。 這也是世界上頂重視器樂的區域,婆羅多古梵語【舞論】所創的樂器四分法及器樂演奏論,當代還廣受關注。婆羅多對弦鳴樂器的論述,即以維那琴為主。 後來它們可能還與歐洲提琴類樂器有近親關係,也與在中國名聲大噪的琵琶有關。⏤⏤然而,與中國音樂還是大異其趣。 總之,這類樂器都很晚,像弓弦,唐代(西元七世紀)才出現中土。配合着在琴筒上用繃緊的獸皮、蛇皮、蟒皮或魚皮蒙覆(為了讓皮儘量薄,有時會用初生駱駝皮或牲畜胯部的皮)當然也就晚了。 鼓上繃皮,雖然早一點。但沒後來鱷魚皮、牛皮、水牛皮、羊皮、狗皮那麼多花樣。 所以用皮用弓,主要是中東、南亞、中亞之風氣。 至於孔雀,則是另一個大問題。因為鳥鳴到底算不算音樂,歷來爭論不休。可是顯然印度談到音樂時多說孔雀,而孔雀聲音素稱難聽,唯以華麗尾羽見賞。歐洲地區則喜說夜鶯、布穀、貓頭鷹,其地之音樂亦往往與它們有關。
孔雀琴
中國卻與這些都不相同,沒有孔雀琴,也不重視夜鶯、布穀、貓頭鷹這些小鳥。用皮用弓,亦非主要,弓弦桶箱,流行均在中世以後。 若用詩的表達方式說,我講這一大段,殆亦如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先雜說了中東、南亞這個那個樂器,然後才叫人注意聽聽另一方別有醒世雷音。 若用莊子的話說,則這雷亦不過大塊噫氣而已,天地在呼吸吶,一切生於自然。 自然之氣,通過孔竅,自然就會發出聲音。這叫地籟。人籟則是模仿這個原理造出樂音來。每根竹管,風過其竅,音皆不同,所以利用竹管,排比起來,便可得出我們設計的音樂,故莊子曰:『人籟,比竹是已。』 這其實是兩種。先說第一種:單獨一根竹管,甚至一片樹葉,捲成管狀也可吹出聲。所以【詩經·小雅·賓之初筵】的註解家,就說『葦籥,伊耆氏之樂也』,認為這是上古原始造作音樂之開端。籥,管子;葦籥則是以葦為管。葦草樹葉都能當管子吹了,其他材料自然更可以。
骨笛
1984年~2001年,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幾十支由鶴骨製成的骨笛,就是最著名的了,距今將近 9000年。遠早於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陶製器皿狀笛子早。 它們磨製精細,有兩個八度的音域,並且音域內半音階齊全。一般是7孔。在第六孔與第七孔之間還有一小孔,經測音,可以發兩變音,故應是調整第七孔發音而鑽的調音孔。 這些孔洞體現了精細的計算刻度。例如20號骨笛在開孔時,把原先計算的第二孔位置向下移動了0.1厘米,使第一孔與第二孔的音距為300音分;原第三孔的位置也向下移動了0.1厘米,使第二孔與第三孔的音分值調整到200音分,而第三孔與第四孔之間的音距也成了200音分。以致兩個音孔的音距與音分數,與今天的十二平均律的音距和音分數完全相同,且形成了1235四個聲音組合、以十二平均律為基礎的相互關係。 八九千年前就這麼精密了嗎?啊,是的,中國音樂最早就是要『吹管定律』的,靠吹管、開口、刻度,確定長長短短笛子的音律,然後形成一套嚴密的『律呂之學』。
吹管定律
律呂,一般就指音樂,但也可以延展到天文、曆法、製造、工程、易經、象數等各方面。它才是我國科學的核心,而不是幾何學。五百年來,國人荒疏了律呂,又受傳教士誤導,拿着西學模型、幾何體系,打破頭地去找科學,然後呼天喊地說找不到呀找不到!呵呵,荀子說過:觀物,首先要『知類』。不知類,就難免是去雞窩裏找鳳凰。 鳳凰?對了,中國音樂從律管說,出於吹管定律,故是精密的測量計算、複雜的數學。屬於人籟。 【呂氏春秋·古樂】說黃帝時伶倫模擬鳳凰聲,選擇內腔和腔壁生長勻稱的竹管,製作了十二律,即指其事。但這樣,精巧的人為製造又有了與自然的結合。
律呂之學
如今可見到世界上最早的排簫,就是是距今3000年的中國西周初期的骨排簫。由13根長短遞減的禽類腿骨製成,最長管32.7、最短管11.8厘米。1997年鹿邑縣太清宮鎮長子口墓出土。距離伶倫造樂的傳說並不久。 但李商隱卻有詩說:『上帝鈞天會眾靈,昔人因夢到青冥。伶倫吹裂孤生竹,卻為知音不得聽。』認為伶倫造的不是比竹的排簫,而是單管孤生之竹,以致吹竹製律,遂帶着尋找知音的惆悵。 不惆悵,就要兩根甚至多根竹管,如莊子所說的『比竹』。把竹子排列起來,利用其長短參差,吹出變化多樣的樂聲,故它又叫參差、雲簫、簫管、排簫,或直稱為簫。
比竹、參差、雲簫、簫管、排簫
傳統上認為其聲特顯中和,【詩經·周頌·有瞽】曰:『簫管齊舉,喤喤厥聲,簫雍和鳴,先祖是聽。』雍和就是中和。然而中和不是平齊,而是在參差不齊中顯其大和,孔子說『和而不同』即是這個意思。 簫音如此,足為典範,【書·益稷】早就說過:『簫韶九成,鳳皇來儀。』辭人繼武,遂有秦穆公女兒弄玉,嫁蕭史騎鳳升仙的愛情故事,以及【鳳凰台上憶吹簫】的詞牌,無數詞人為之唱嘆。1956年8月,中國第一屆音樂周在北京舉行時,文化部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更是以排簫圖案,作為中國的音樂標誌:樂徽。 和簫管並稱的古樂器,是笙簧,如【詩·邶風·簡兮】說:『籥舞笙鼓』,【詩·秦風·車鄰】說:『調竽笙竾簧』。 笙,是管笛的發展,特色有四:一是多管,有十幾根長短不同的管子。二、有個音箱,早期用葫蘆、匏瓜,後來用銅斗,管子就插入匏瓜銅斗中。三、笙斗上有吹口,對着吹口吹氣,用指頭按住竹管下端開的孔,吹口裏面的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笙簧就發聲了。簧如小舌頭,本來是竹子做的,後來也用銅。
笙
笙竽這類樂器的構造,顯然比笛管複雜,然其使用卻不太晚。曾侯乙墓已出土2400多年前的六支匏笙,而『濫竽充數』的故事更早在其前,故是世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也是現存大多數簧片樂器的鼻祖,對西洋樂器的發展亦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笙竽的文學氣質,好似不如簫笛,而其實不然,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詩:『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的『蘆管』,應該就是匏笙而不是笛。 若說它有爭議,則李商隱【銀河吹笙】『悵望銀河吹玉笙,樓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夢他年斷,別樹羈雌昨夜驚。月榭故香因雨發,風簾殘燭隔霜清。不須浪作緱山意,湘瑟秦簫自有情』,可真是把玉笙清冷之情刻畫入微了。倒是我看過許多詩詞讀本,都為這些詩配着彈琴或吹笛吹蕭的圖,令人難為情吶!
箏
但我這裏不是要為讀者做樂器科普,而是要談點中國文化知識: 一、鳥都會唱歌,何況是人?什麼地方的土人都有歌、都有樂器。但對樂音、樂器的理解各有文化差異。這種音樂文化的差異,才是不同民族最早、最根本的差異,先於文字。 二、做或不做樂器(有的民族歌或舞很多,器樂卻少或不發達)?最先做什麼樂器、如何做、找到什麼原理、建立什麼體系?是音樂最早、最核心的思維,要從這裏才能辨析不同的民族音樂。 三、中國的音樂思維是如【大學】般講『主/從』,以人(心、性、情、音)為主,以歌以器以技為從,故曰『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肉指人聲。 但器樂中,絲地位最高嗎?不然!『學樂先絲,造樂先竹』。唱歌或習樂,可從絲(如琴瑟)開始;但由原理說,則中國音樂是從樂律開始的,律要由管來定。 西方也有音樂,但中國人會認為它們有聲而無律(例如說元代回回所進笙簧『以竹為簧,有聲而無律』)。就像批評牧童『短笛無腔信口吹』那樣,清朝畫家都說西方人不會畫畫,因無筆法。筆法是中國畫的基礎和原理,猶如律管是中國音樂的根基。【樂律全書】說得很清楚:『序八音,以竹音為首者,以律管乃萬事根本,莫先乎此故也。』 四、由律管展開的音樂體系,乃『以竹為先,而匏土次之,絲又次之,金石革木,抑又次焉』的。竹是管、笛、簫、箎;匏是笙、竽;土是塤;絲是琴瑟;金是鍾、石是磬。你看,這名單,事實上也就是我國雅樂的主體樂器。名單裏面,即有等級之分。名單外的,更常被列入俗樂行列。 例如箏,也是絲中大將,名氣響亮,來歷甚古,學習者且遠多於琴瑟。可是,可是,怎麼樣呀?跟缶一樣,無論張藝謀如何歪曲歷史地抬舉它,總不可能把它變成雅樂。至於琴,固然地位甚高,卻也不能高於笙,因為定弦必須用管。故【律呂精義】說:『八音之器,宜分三等,塤、箎、簫、管、籥、篴、笙、竽,凡口吹者,是一等也。琴瑟與歌,相須為用,次一等也。金石革木,不過結月而已,又一等也。』
造樂之算法
造樂之算法
造排簫之法
造排簫之法 整個傳統音樂,看場面,當然編鐘編磬,架勢驚人,所謂金聲玉振;但主體並不是鐘鼓擊打,而是管弦,管與弦的搭配也天然融洽。我在百度上看過無數提問:『古琴和什麼樂器合奏最好?』答案不是簫就是塤,似乎也暗合了中國音樂傳統的本性。 這方面,看起來與西方重視管弦樂相同,其實不,例如管風琴,是管樂還是弦樂?敲擊鍵盤的,與打擊樂又怎麼分?此外,中國管弦金石革木的等級區分,內中蘊含着強烈的雅俗之辨,也是西方沒有的(像排簫,世界上許多地方也有,但中國瞧不起外國形制的,說那類似漢末在街上叫賣飴湯者所吹,即是強烈的雅俗之辨)。 五、除了雅俗之辨外,我們的神聖性也有來自宗教和神話的,但更多的是詩。如鳳凰意象和伶倫造樂結合、和蕭史弄玉故事結合,而具體表現於【鳳凰台上憶吹簫】【憶秦娥】等詩詞中。說到琴、瑟、笙、笛,都是處處有詩狀其情的。詩心與樂魂相生,使我們剖析音法樂理時不那麼枯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