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33|回覆: 1

[墨家] 【墨子】卷6辭過詩解3舟車文飾饑寒並至當其蓄私內無拘女外無鰥夫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8-31 16:5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題文詩:
古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
故聖王作,為舟車以,便民之事.其為舟車,
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也其,為用財少,
而為利多,是以民眾,樂而利之.故法令也,
不急而行,百姓不勞,而上足用,故民歸之.
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
皆雖已具,又必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
車飾文采,飾舟刻鏤.女子廢織,而修文采,
故其民寒;男離耕稼,而修刻鏤,故其民飢.
君為舟車,若此故而,左右象之,是以其民,
饑寒並至,故為奸邪.奸邪多則,刑罰深也,
刑深國亂.君實欲治,而惡其亂,當為舟車,
不可不節.情生萬物,萬物有情,真情遍在,
至道輪迴,於天地間;真情包於,四海之內,
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雖至聖亦,
不能更也.何知其然?聖人有傳:天地也者,
則曰上下;四時也者,則曰陰陽;人情也者,
則曰男女;禽獸則曰,牝牡雌雄.真天壤情,
雖有先王,不能更也.上世至聖,雖必蓄私,
不以傷行,故民無怨.宮無拘女,是故天下,
無鰥寡夫.內無拘女,外無寡夫,故人民眾.
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
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鰥無妻,天下之女,
多拘無夫,男女失時,故人民少.君主實欲,
民之眾而,惡其民寡,當其蓄私,不可不節.
凡此五者,聖人也者,之所儉節,小人也者,
之所淫佚.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此五必節.
夫婦節而,天地則和,風雨節而,五穀則熟,
衣服節而,肌膚則和.節儉簡樸,簡樸情真.
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聖王作為舟車,以便民之事。其為舟車也,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其為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故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民歸之。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修刻鏤,故民飢。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並至,故為奸邪。奸邪多則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舟車不可不節。
凡回於天地之間,包於四海之內,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雖至聖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聖人有傳:天地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牝牡雌雄也。真天壤之情,雖有先
王不能更也。雖上世至聖,必蓄私,不以傷行,故民無怨。宮無拘女,故天下無寡夫。內無拘女,外無寡夫,故天下之民眾。當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無妻,女多拘無夫,男女失時,故民少。君實欲民之眾而惡其寡,當蓄私不可不節。
凡此五者,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此五者不可不節。夫婦節而天地和,風雨節而五穀熟,衣服節而肌膚和。
譯文上古的人民不知道製造舟車時,重的東西搬不動,遠的地方去不了,所以聖王開始製造舟車,用以便利民事。他們作舟車只求堅固輕便,可以運重物、行遠路,費用花的少,而利益很大,所以民眾樂於使用。所以法令不用催促而可行使,民眾不用勞苦而財用充足,所以民眾歸順他了。現在的君主製造舟車則與此不同。舟車已經堅固輕利了,他們還要向百姓橫徵暴斂,用以裝飾舟車。在車上畫以文彩,在舟上加以雕刻。女子廢棄紡織而去描繪文彩,所以民眾受寒;男子脫離耕稼而去從事雕刻,所以民眾挨餓。國君這樣製造舟車,左右大臣跟着仿效,所以民眾饑寒交迫,不得已而作奸邪之事。奸邪之事一多,刑罰必然繁重。刑罰一繁重,國家就亂了。國君如果真的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厭惡混亂,製造舟車就不可不節省。
凡周回於天地之間,包裹於四海之內的,天地之情,陰陽之和,一切都具備了,即使至聖也不能更動。何以知道這樣呢?聖人傳下的書說:天地稱作上下,四時稱作陰陽,人類分為男女,禽獸分為牝牡雌雄。這是真正的天地之情,即使有先世賢王也不能更動。即使上代至聖,一定都養有私人侍妾,但不傷害品行,所以民眾無怨。宮中沒有拘禁的女子,所以天下沒有鰥夫。內無拘禁之婦,外無鰥夫,因而天下人民眾多。現在的國君養侍妾,大國拘禁女子數千,小國數百,所以天下男子大多沒有妻子,女子多遭拘禁而沒有丈夫。男女婚姻失時,所以百姓減少。國君如果真想人民增多而厭惡減少,養侍妾就不可不節制。
以上所說的五者,都是聖人所節儉而小人所奢侈淫佚的。節儉的就昌盛,淫佚的就滅亡,這五者不可不節制。夫婦之事有節制,天地就和順;風雨調節,五穀就豐收;衣服有節制,身體肌膚就安適。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黃文勇 發表於 2025-4-10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辭過】舟車文飾之弊與治國節用之道闡微

【墨子·辭過】篇以舟車之制為喻,深刻揭示了統治者奢靡無度與民生凋敝的內在關聯。本文試從三個維度剖析其要義:

一、聖王制器與當代異化
古聖王制舟車,本於"全固輕利"之用,以"任重致遠"為務,財用少而利澤廣,故"民樂而利之"。此乃【考工記】"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之真義,器物之制必協於天地之宜。然今之君主,"厚作斂於百姓以飾舟車",文采刻鏤競為奢靡,致使女子廢織而民寒,男子輟耕而民飢。此異化現象,恰如【管子·八觀】所言"末產不禁則野不辟",將實用之器異化為權力象徵,背離"器以載道"之本旨。

二、饑寒生奸與刑罰之鏈
墨子敏銳指出"饑寒並至,故為奸邪"的社會因果鏈。當舟車之飾迫使民眾脫離本業,則【尚書·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的治國箴言盡廢。此與【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形成互文,揭示統治者"象之"(效仿)行為引發的系統性危機。刑罰日深非因民性本惡,實乃"上失其道"所致,恰合【韓非子·解老】"獄訟繁則田荒"之論。

三、天壤之情與節制之道
篇中"天壤之情"說頗具深意。墨子以天地陰陽喻男女之倫,指出"蓄私"(納妾)當合於自然之度。上古聖王"宮無拘女",故"天下無鰥夫";今之君主"拘女累千",遂致"男女失時"。此論與【周易·家人】"正位乎內,正位乎外"的夫婦之道相通,更暗合【禮記·婚義】"合二姓之好"的本旨。所謂"節",非禁慾也,乃【中庸】"致中和"之實踐,使"風雨節而五穀熟"的自然法則延伸至人倫政治。

結語
墨子以舟車、蓄私為鑑,最終歸旨於"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的治道核心。其說上承【大禹謨】"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之訓,下啟【諫太宗十思疏】"戒奢以儉"之思。所謂"五者必節",實為貫通器物、倫理、政治的治國密鑰。當代重溫此篇,猶見其警示:任何脫離"便民"初心的制度設計,終將異化為社會失衡的淵藪。

(全文798字)
袁好白 發表於 2025-4-20 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墨子·辭過】舟車文飾之弊與治國節用之道詮解

【墨子·辭過】篇深刻揭示了器物文飾與社會治亂的辯證關係。就舟車之制而言,上古聖王制器之本在於"便民"二字。其制舟車"全固輕利"四字,實為器物功用之極則:結構完備曰全,材質堅實曰固,形制輕便曰輕,使用高效曰利。此四者兼備,則"用財少而為利多",民眾得以"任重致遠"而不勞,此乃"節用"思想在器物層面的具體實踐。

反觀當時君主所為,舟車雖具實用功能,卻"厚作斂於百姓以飾文采"。此種"文飾政治"引發雙重危機:女子廢織而民寒,男子輟耕而民飢。墨子敏銳指出,饑寒並至則奸邪生,刑罰深則國亂作。此中機理,實為物質生產與禮制消費的失衡——文采刻鏤之飾,本質上是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掠奪性占用。更可慮者,君主奢靡之行形成"左右象之"的示範效應,終致全民性生產萎縮。

墨子進而將舟車之弊延伸至人倫領域,提出"蓄私"問題。上古聖王雖設後宮而"宮無拘女",保持"內無拘女,外無寡夫"的婚配平衡。當代君主卻"拘女累千",破壞陰陽和合的自然法則。這種對人力資源的壟斷性占有,導致"男女失時,人民減少"的嚴重後果。墨子以"天地之情"為據,強調男女婚配如同四時陰陽,乃"雖至聖不能更"的宇宙法則。

篇末"凡此五者"之論(按:原文未全引,當指宮室、衣服、飲食、舟車、蓄私),構建起完整的治國倫理框架。其中"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八字,實為墨家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命題。所謂"節",非僅止於用度縮減,更包含三重深意:
1. 器物製作須恪守實用理性
2. 資源分配當維持生態平衡
3. 人倫秩序應順應自然法則

墨子將"夫婦節而天地和"與"風雨節而五穀熟"並論,揭示出節用思想的天道依據。這種將技術倫理、社會倫理與自然倫理相貫通的思維模式,至今仍具啟示意義——任何文明若放縱符號性消費而損害實體性生產,終將陷入"饑寒並至"的發展困境。當代社會治理者當深鑒墨翟之誡:真正的繁榮昌盛,永遠建立在"去無用之費"的務實基礎之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