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46|回復: 0

[医药临床] 这种治不好的『奇怪感冒』,竟是湿气太重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22-9-23 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湿气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即使不懂中医的人群,都知道湿气重不是什么好事儿,一直流行的红豆薏米等祛湿产品,就是明证。

湿气是万病之源

湿气是万病之源

湿气是万病之源

在中医里,说你湿气重时,相对来说,还只是一种比较表浅的『邪气』,湿气如果继续加重,就会变成中医说的『水饮』、『痰饮』,加了这个饮字可就了不得了,往往都不是小毛病,通俗来讲,邪已经从气体,变成液体了。

和胃降逆,宣散水饮

和胃降逆,宣散水饮

痰饮的形成及病证

痰饮的形成及病证

因为这个水饮有流动性,所以中医根据饮在身体里作祟的部位不同,一般把『饮』分为悬饮饮流胁下、胸胁饱满、喘促咳唾引痛支饮聚于胸肺、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痰饮饮留胃肠溢饮饮流肢体、身体疼痛沉重,该出汗而出汗、肢体浮肿

不同的饮,治法不一样,像悬饮,可能要用到著名的十枣汤,会用到甘遂此类剧毒猛药,可以说,没点胆识的医生,绝不敢给病人用,弄不好就是一条命!

水饮病的中医分型及临床表现

水饮病的中医分型及临床表现

水饮病的中医分型及临床表现

不过今天讲的这个案例,没这么严重,就是普通的痰饮,停留在肠胃之间,结果,却引发了一个奇怪的毛病,就是感冒一直治不好:

这位年轻女性,感冒了一个礼拜,就是不好,一直发热不退高热面赤、不出汗、颈背难受、脉浮弦,脉管有很明显的弦紧、紧张感,咱们之前说过,弦脉一般是肝胆气郁,但是也能暗示水饮病。

一个感冒,竟然搞到后来精疲力竭、卧床不起,看过许多中医,开过许多治感冒解表的经方,比如葛根汤、麻黄桂枝各半汤、柴胡桂枝汤等等,可以说能试的都试了,咋就好不了呢?

最多早上稍微退热,傍晚体温就又升到38度多,一点不见好转,都快一个月了。

后来终于得遇一明医,发现此女还有个突出症状,就是自感心窝部膨胀,不能压,一压就疼,而且胃部附近有振水音,感觉有个水团集聚在此,由此恍然大悟,原来是有水饮阻滞在肠胃,影响了浑身气机,因为浑身气机是紧密联系一体的,肠胃的水饮病根未除,光治感冒症状是好不了的!抓病根儿、准确辩证,才是中医有效的灵魂。

于是重用茯苓去饮,再配上健脾祛湿的白术、利尿的白芍,还有生姜大枣搭配一下,就这么几味寻常小药,结果服药后撒尿许多,2剂后,感冒自己就好了,年轻嘛、身体自己恢复的快。

你看,中医如果辨证准了,靠利水撒尿,也能轻松治病。

發表於 2025-3-26 06:33 | 顯示全部樓層
《湿邪致咳辨治案析》

湿邪致咳一症,诚如《金匮要略》所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今观此案,患者高热面赤、无汗、项背强急而脉见浮弦,实为太阳少阳合病之候,兼见湿邪困脾之象。考《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然本案脉兼弦象,当参小柴胡汤法。

细究其机,湿邪阻滞中焦,三焦气化失司,致肺失宣降。湿为阴邪,其性粘滞,与热相搏,如油入面,故见缠绵发热。颈背不适者,非独太阳经输不利,实因湿浊阻滞少阳枢机,使清阳不升所致。

治当分消走泄:取葛根15g、柴胡12g疏解经腠,半夏9g、茯苓12g化痰渗湿,黄芩6g、连翘9g清泄郁热,佐以羌活6g宣痹通阳。此方融经方时方于一炉,重在调畅三焦气机。若见舌苔厚腻,可加苍术9g以增强燥湿之力。

湿邪致病最易误诊,本案若徒用清热解毒,必致湿遏热伏;若单发其汗,则伤津助湿。医者当知"治湿不远温"之训,然亦需审证求因,不可执一而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