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42|回覆: 0

[其他] 【逸周書】卷3常訓解詩解政之以正習以為常導民樂義慎微順分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2-14 19:5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逸周書】卷3常訓解詩解政之以正習以為常導民樂義慎微順分題文詩:
天有常性,人有常順,順在可變,性在不改.
不改可因,因在好惡,好惡生變,變習生常,
常則生丑,丑命生德.明王乃生,政之以正.
民眾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以常為慎.
民生於中,習常為常.習民乃常,自血氣始.
明王也者,始自血氣,耳目之習,以明之丑.
丑明樂義,樂義至上,上賢不窮.哀樂不淫,
民知其至,至於子孫,民乃有古.古者因民,
以順民也.民群居而,無選為政,以始治之,
始之以古,終之以古.行古志也,今政之至.
政之維今,法之維古.頑貪以疑,疑意以兩,
平兩以參,參伍以權,權數以多,多寧以允,
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終乃,不之困也.
困在墳繁,在王誘之,民眾乃苟,苟乃不明,
哀樂不時,四征不顯,六極不服,八政不順,
九德有奸,九奸不遷,萬物不至.夫禮也者,
非克不承,非樂不竟,民復生惡,好惡四征,
喜樂憂哀,動之以則,發之以文,成之以民,
行之以化.命丑福賞,禍罰六極,六極不嬴,
八政和平.八政也者:夫妻父子,兄弟君臣.
八政不怩,九德純恪.九德者忠,信敬剛柔,
和固貞順.順言曰政,順政曰遂,遂偽曰奸,
奸物在目,奸聲在耳,耳目有疑.疑言有樞,
樞動有和,和意無等.萬民無法,為政在赦,
法復在古,古者明王,奉法明幽,幽王奉幽,
以廢其法,則一人也,績功不同,明王是以,
敬微順分.真情恆常,真法常變,變以適情,
移風易俗,慎終如始,人倫不滅,真情常在.
【原文】
天有常性,人有常順,順在可變,性在不改。不改可因,因在好惡,好惡生變,變習生常,常則生丑,丑命生德。明王於是生,政以正之。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以常為慎。民若生於中,習常為常。夫習民乃常,為自血氣始。明王自血氣耳目之習,以明之丑。丑明乃樂義,樂義乃至上,上賢而不窮。

哀樂不淫,民知其至,而至於子孫,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順民。夫民群居而無選,為政以始之,始之以古,終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政維今,法維古。頑貪以疑,疑意以兩,平兩以參,參伍以權,權數以多,多寧以允,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終乃不困。

困在墳,誘在王,民乃苟,苟乃不明,哀樂不時,四征不顯,六極不服,把八政不順,九德有奸,九奸不遷,萬物不至。夫禮非克不承,非樂不竟,民是復生□,好惡有四征,喜樂憂哀,動之以則,發之以文,成之以民,行之以化。

命、丑、福、賞、禍、罰,六極不嬴,八政和平。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八政不怩,九德純恪。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順言曰政,順政曰遂,遂偽曰奸,奸物在目,奸聲在耳,耳目有疑。疑言有樞,樞動有和,和意無等。萬民無法,□□在赦,□復在古,古者,明王奉法以明幽,幽王奉幽以廢法,則一人也,而績功不同,明王是以敬微而順分。

【譯文】
上天有固定不變的規律,人有順應自然而養成的行為。人的行為在於可以變化,自然規律則不可改易。不可改易就只能因循沿襲,而因循與否在於人的好惡。好惡可以產生變化,改變原有習慣,產生新的恆常。有恆常就可以產生恥丑,恥丑明就能生道德,英明君王因此而設立政教,藉以修正人的習慣與常行。

民眾生來就有習慣,有常行。如果變習慣為常行,以常行為自然行為,人就如同生活在自然之中,人的習慣要變為常行,當從幼小時候開始。英明君王從幼小時候的耳目習慣上讓民眾明白什麼是恥丑。恥丑明白就能喜愛合宜的行為。喜愛合宜行為(財散情聚)就能把財物達於上司,上司就會多財而不匱乏。哀樂不要過頭,民眾就會知道滿足。這種風氣子孫相傳,民眾乃有古樸之風。遠古時候就是依靠百姓而使百姓順服的。
群居而沒有首領,就設立長官以治理他們。開始治理用古法,最終也用古法。行古法而治今事,是最好的政治。即政令是現在的,而法規是古代的。
民眾凶頑貪財,是由於思想糊塗;思想糊塗,是由於內心有矛盾。要消除矛盾,得用外在的政令法律,交錯地使用權力。這樣,政令之類必多。多了就難以允當。要允當就應謹慎。從謹慎細微處開始,認真對待結尾,最終才不致受困。困頓在於政令繁多,君王以此誘民,民眾就會苟且。苟且就不知恥丑,哀樂就沒有時限,四征就會不顯明,六極就會不服從,八政就會不和順,九德就會虛偽。九種奸偽不去掉,萬物就不會到來。如同禮儀,非順達不能奉行,非和諧不能終了。民眾由是缺乏活命之理(攀比貪利爭心)。

人的好惡從四方面體現:歡喜、快樂、憂傷、悲哀。按法規動作,從政令出發,順民眾辦事,應變化而行。

六極是:命令、羞辱、賜福、獎賞、降禍、懲罰。六極不過頭,八政就會和諧平正。   
八政是:夫為妻正,父為子正,兄為弟正,君為臣正。八政不逆反,九德就能純一恭敬。

九德是:忠實、誠信、恭敬、剛烈、柔和、和睦、堅定、忠貞、溫順。

聽從其言叫做『政』,順從政令叫做『遂』,成其虛偽叫做『奸』。奸物在眼中,奸聲在耳中,耳目必有疑惑。疑惑必有轉軸,機樞轉動,疑惑便可調和。調和疑惑如不分等類,萬民則無法依。可治理之法在於政治,而法規則在於從古。古代英明君王遵奉法規以明其昏暗,而昏王則奉守幽暗而廢棄法規。都是一樣的遵奉,功績卻不相同。
【分段釋意】
【原文】天有常性,人有常順,順在可變,性在不改。不改可因,因在好惡,好惡生變,變習生常,常則生丑,丑命生德。明王於是生,政以正之。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以常為慎。民若生於中,習常為常。夫習民乃常,為自血氣始。明王自血氣耳目之習,以明之丑。丑明乃樂義,樂義乃至上,上賢而不窮。

【釋意】天道有恆定不變的規律性,可稱其為態勢,這種客觀存在的特徵,通常被視為『常性』『常態』。

生活於天地之間的人類,必須要順應天道地德而存在,這種順應天道的必然性,也稱『常順』,也可理解為『人只有順應天道常性才能更好地存在下去』。所謂『順』『順應』,其本義就是要在不斷變化中與天道規律相呼應。然而,所謂的『性』『常性』的本質,就在於恆定不變,也就是常說的『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人類如何去順應或依從恆定不變的天道呢?或講人如何去適應自然規律呢?

人類,無論作為一個整體還是某一個人,他們都是依從人性或個性的好惡,進而選擇並改變各自不同的言行舉止。由於人們都有按照各自習慣性好惡,來選擇並改變各自行為的態勢,而且這種人性和個性化的行為趨勢或態勢,又經常難以改變,或就是恆定不變的,所以不同人物在行為轉變的方法方式上,必定存在相互比較而來的差距與不同。恰是這種由比較而來的差距和不同,正是世間人們在舉止德行上,之所以存在高下尊卑的源頭所在。帝王君主之所以必須要具備賢明智慧的德行,因為唯有如此德行者,才能夠統領天下蒼生,並成為天下民生可以參照的『中正道德』標杆。

天下民生,由於因循各自性情習慣,來選擇各自生活常態。所以,普羅大眾是以習性為常態,並且禁錮在這樣常態下謀生活,而不都是以遵循天道常態來謀求更豐富內容的廣泛幸福。因此,那些以人性習慣作為自我生活常態的民眾,他們的生活常態和生存格調,取決於各自出生時的骨血氣質。然而,智慧賢明君王的習性,不僅來自有生具來的骨血氣質,而且擁有耳聰目明的特殊歷練;他們區別一般大眾的最突出特徵,就在於聰慧明智;他們又正因為具備聰慧明智,進而遵循和崇尚的是道義根本。崇尚道義根本則是人類行為中最為尊貴高尚的德行,其之所以被稱為『最為尊貴高尚的德行』,因為具備這種德行的人物,在順應天道之常中,才能變化無窮。


【原文】哀樂不淫,民知其至,而至於子孫,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順民,夫民群居而無選,為政以始之,始之以古,終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政維今,法維古。頑貪以疑,疑意以兩,平兩以參,參伍以權,權數以多,多寧以允,允德以慎,慎微以始而敬。終乃不困。

【釋意】人性有好惡的常態,無論厭惡甚至於悲哀,還是喜好以至於歡樂,都要朝廷給予民眾宣教,並有及時制約手段,使其不能任性地過度放縱。民眾只有知曉了好惡適度,才會對生活有根本益處,並將這種知識傳授子孫後代,這樣的民眾群體就是依從古訓而形成了常態化的民俗風氣。

只有延續古訓並形成了常態化的民俗風氣,無論集體還是個人,不僅能夠認同古訓,而且還能順從民俗,像這樣常態化的民眾群體,才可能群居共處、相安無事,而不會是各持一端、紛爭頻仍。所以說,治理天下的起始點,也既是一切政治的源頭,就在於制度理民,也就是『明古訓、順民俗』,唯有始於此並終於此,才有國泰民安。

任何時代,政治統治作為管理天下的極高明又最有效手段,其首要任務,必在於明確所治理群體眾生的古訓民風之所在。

任何時代,所謂現實政治,其需要解決的是當下民眾生存的現實難題,而解決當下難題的根本法門,或言有效途徑,或說成功之路,必在於借鑑古訓,必在於確立當下民生能夠接受並願意順從的民俗風氣之常態。

為何唯有借鑑古訓才能確立民俗常態呢?

生性多疑是群體或個人之所以愚鈍、頑固和貪婪的最常見表現。生性多疑,必定想法繁多,面對群體或個體紛繁雜蕪的想法和認知,能夠使他們真正得以信服並甘心順從的權威性理念,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是唯一而足。但是,在眾多只能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人群或個體,所確定有效的權威性理論或學說中,能夠找到一個可以適合廣泛民生信念的唯一中正公允的道德標準,一準必定落腳在人類之共性和政治之所以出現的起始源頭上。所以,無論在何種地域、國家、社會或民族群體中,所謂治理天下的政治體制,首要的是釐清古訓本質及其民俗常態,這不僅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有效管理手段,也是應對和解決各種民生難題的成功必由之路。

【原文】困在墳,誘在王。民乃苟,苟乃不明,哀樂不時,四征不顯,六極不服,把八政不順,九德有奸,九奸不遷,萬物不至。夫禮非克不承,非樂不竟,民是復生()。好惡有四征,喜樂憂哀,動之以則,發之以文,成之以民,行之以化。  

【釋意】如何解決人們時常禁錮在古訓民俗的字詞話語中間,反而遠離了其本質根本的普遍現象呢?其實,帝王君主的歷史使命就在防範和解決這一問題,即承擔起來去偽存真、宣理明教的責任。

民眾源自人性使然,時常苟且生存。苟且生存一般源自蒙昧而不明理。蒙昧而不明智,通常表現為好惡失當、悲喜無度。群體和個人一旦喜怒哀樂失去常態,國家就難以運用『敬畏、福禍、賞罰』的『六極』政治手段,來管理大眾民生。

如果『六極』政治手段得不到實施,那麼像『夫妻、父子、兄弟、君臣』等『八政』倫理道德秩序,必定難以確立,從而使朝廷無法引領民眾去順從政治統治。一旦『八政』秩序混亂,像『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這樣的禮儀德行,不僅無法樹立,而且民眾失去了崇高信仰後,必然導致陰詐奸邪恣意橫行,社會混亂不堪,萬物蒙羞失序,民生流離失所。所以說,若不樹立愛憎分明的禮儀道德秩序,社會就不可能有恆定美德的傳承繼續,長治久安也就無從談起;若不限制人性好惡的恣意攀比,社會必定怪誕劣跡遍地、淫逸稗志橫行。

人性的好惡,其外在表現一般可概括為『四征』,按照好惡程度,可分為『喜、樂、憂、哀』。通常引發人們『四征』表現的因素,可以是惻隱之心,可以是言語字句,可以源自於民俗習性,可以形成於風氣教化。

【原文】命、丑、福、賞、禍、罰,六極不嬴,八政和平。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八政不怩,九德純恪。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順言曰政,順政曰遂,遂偽曰奸。奸物在目,奸聲在耳,耳目有疑,疑言有樞。樞動有和,和意無等。萬民無法,OO在赦,O復在古,古者,明王奉法以明幽,幽王奉幽以廢法,則一人也,而績功不同,明王是以敬微而順分。

【釋意】『六極』作為朝廷管理天下民生的有效手段,其所謂『命、丑、福、賞、禍、罰』的本質,就是利用『賞罰、福禍、敬畏』的社會效應,來樹立並維護『夫妻、父子、兄弟、君臣』等『八政』倫理秩序,從而讓人們自覺追崇並努力恪守『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等『九德』崇高情操。這其中的邏輯推理和道德思辨,就是『六極不嬴,八政和平;八政不怩,九德純恪。』的確切內涵。

何謂政治?政治之『政』,若在某一個人,須是『言行一致』;若在治理天下或統帥一個國家,則是『政令一出,執行無疑』。個人言行和國家政令,如果能夠得到心悅誠服地順從執行,這就是遂,就是有效,就是成功。但是,如果屬於口是心非地應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