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7|回覆: 0

[儒家學說] [論語心得] 2.23 事物是傳承發展的,必須用傳承的、發展的思維來認知事物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22-12-21 23: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為政】第二十三章: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現代漢語
本章用現代漢語怎麼理解呢?
子張請問說,『十世以後的事可以預知嗎?』孔子說,『商代因承夏代的禮法,其中損失增益的部分,可以了解到,周代因承商代的禮法,其中損失增益的部分,也可以了解到,那麼以後的朝代,因承周代的禮法,即使是過了百世也可以預知吧。』
論語新解·為政篇】子張問:『十世以後的事,可預知嗎?』先生說:『殷代因襲於夏禮,有些損益的,現在仍可考而知。周代因襲於殷禮,有些損益的,現在亦可考而知。將來有繼周而起的,縱使一百世之久,我們也該可以預知呀!』
論語譯註·為政篇】子張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說:『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假定有繼承周朝而當政的人,就是以後一百代,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理解思路
本章的理解要點有哪些?
一、歷史是既有發展,也有傳承的,所以看過去與現代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其中的損益,能知道未來相對於現代的損益,這樣就能知道未來的大概了。
二、有傳承就會有所損失,有發展就會有所增益,而損失增益如何,與現代的勢態變化有很大的關係。
三、春秋時期,禮法仍然不失其道,可見為政以德依舊是未來君王治國平天下的必行之路。
四、回顧春秋以及秦漢以後,我們會發現在春秋時,王道就已經淪喪,霸道逐漸展現,刑名之術泛起,但禮法仍然是君王稱霸天下的必須手段;秦漢以後,以律法支撐的霸道開始走上歷史舞台,但漢唐宋明的皇帝,一旦放棄禮法,朝政便頃刻倒塌,這就是禮法與律法的損益。以這個損益變化,並基於今日霸道由盛轉衰的事實,以及從近代到現代所產生的民本現象,即西方文藝復興以來民主的泛起和新中國的建立依賴於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原則,由此,可以預見未來的百世之間,律法與禮法的損益,將重新引導人類回歸王道政治。

中心思想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時代是發展的,但是發展必須基於所傳承,依據歷史傳承的過程,其所損失的及繼承的,以及發展時所增益的,可以知道自此往後一段時間,時代的傳承和發展。

思維啟發
那麼,本章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一、事物是發展的,要用發展的思維來識辨事物。
二、事物是有傳承的,任何時候,認識事物都不能忽視事物的過去和現在。
三、站在一定的高度,就能大概地認識事物的發展軌跡,就像孔子站在王道禮法的高度看歷史,能大概預知他身後一段時間,歷史的發展軌跡。

現代漢語
十世可知也,從下文孔子的答語看來,便足以斷定子張是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而不是泛問,所以譯文加了幾個字,這『也』字同『耶』,表疑問。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