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6|回復: 0

[易學] [易经每日一讲]邵雍:『虽老仍思鼓缶歌,庶几都未丧天和』

[複製鏈接]
孙福万 發表於 2022-12-28 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孙教授陪你学【周易】第912天

今天我们欣赏邵雍的一首七律:【戊申自贻】。

虽老仍思鼓缶歌,庶几都未丧天和。
明夷用晦止于是,无妄生灾终奈何。
似箭光阴头上去,如麻人事眼前过。
中间若不自为计,所捐其来又更多。

戊申年是耶元1068年,邵雍生于1011年,卒于1077年,戊申年时已经57岁了,在古代绝对是一个老人了,这首诗很有『叹老』之意,且多处引用【周易】典故。

首联中的『鼓缶歌』出自【周易】离卦九三爻辞:『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我们知道,离为火,喻指太阳。离卦是两离重叠,至于九三,正处于一日之末、二日未到之时,有日暮之象,故曰『日昃之离』,就像一个人到了晚年一样。『缶』是瓦盆,『鼓缶而歌』就是敲着瓦盆唱歌,表示一种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当人老了的时候,自己再不提振精神,而一味因为日渐衰老而叹息,那肯定是『凶』了。

故邵雍此联,说的就是:『虽然我老了,但还能鼓缶而歌,所以差不多还没有丧失「天和」之道。』请注意,这里的『天和』一词,用得也很好。

而颔联则直接引用了【周易】中的明夷卦和无妄卦。

明夷卦下离上坤,坤为地、离为火,更是日落地中之象,故其【大象传】说:『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用晦』,就是自晦其明的意思,后来的『韬光养晦』的成语,也来源于此。

无妄卦下震上乾,乾为天、震为雷,其【大象传】说:『天下雷行,物与无妄。』『无妄』就是没有虚妄。雷声四起,犹如天公发威,此时天下万物都受到震动,没有谁敢妄动妄言。但是,即便你没有妄动妄言,你也有可能遇到灾难,这就是无妄卦六三爻所讲的『无妄之灾』。

因此,颔联的意思大致是:『当天黑明夷之时,我也只能通过「韬光养晦」安慰自己了,假如遇到无妄之灾,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下边的颈联和尾联都没有用典,完全是大白话,很好理解。总的意思是讲光阴如箭,人事繁多,如果不早做打算的话,很快就会将自己『捐』出去了。这个『捐』字用得惊心,因为古代官员去世,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捐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邵雍在【伊川击壤集】的自序中说,他写诗是『不限声律』的,但他的这首诗,倒是严格按照格律来写的。譬如颔联的『过』字,现在虽然读为仄声,但在平水韵中却是平声,也是符合格律的。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石良 發表於 2025-4-25 06:23 | 顯示全部樓層
《邵雍〈戊申自贻〉的易理境界与生命智慧刍议》

邵雍此诗以易理为骨、以情志为髓,展现了宋代理学家特有的生命观照。其首联"鼓缶而歌"之典,实为离卦"明两作"精神的生动诠释。离卦九三爻辞以日昃喻老境,邵氏反用其意,非但不作"大耋之嗟",反以"鼓缶"显其通达。此处"天和"二字尤见精微,《庄子·天道》云"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邵雍熔铸儒道,将《易》之"保合太和"与道家自然之理冶于一炉。

颔联用典之妙,在于揭示《周易》的处世智慧。明夷卦"用晦而明"的韬光之道,与无妄卦"不耕获"的顺天之理,构成理学家应对世变的两重境界。值得注意的是,邵雍将"无妄之灾"的被动承受,转化为"终奈何"的主动释怀,此中可见其"以物观物"的哲学修养。明人黄畿《皇极经世书传》谓"康节之学,穷神知化",于此联可见端倪。

颈尾二联虽未用典,然"似箭光阴"暗合《周易》"变通配四时"的时空观,"自为计"更体现"君子以作事谋始"的忧患意识。其"捐"字之警,非徒言生死,实为《系辞》"原始反终"的具象表达。邵雍以数理名家,却在此展现"象数不离义理"的解《易》特色,清人王植《皇极经世直解》称其"理寓于数",诚为的论。

至若格律之精,恰反映邵氏"声律即天道"的深层认知。其《击壤集序》所谓"不限声律",实为突破形式束缚,非谓不谙格律。此诗"过"字依平水韵取平声,正见其"以律合天"的用心。昔孔子论《诗》"可以观",邵雍此作,可谓"以《易》观化"的典范,将爻象转化为生命体验,在叹老中见超越,于忧患中显从容,充分展现理学家"性与天道"的终极关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庚辰月乙丑日|黃帝4722年三月廿九日巳時| 2025/4/26/週六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