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68|回覆: 1

[易學] [易經每日一講]『師』字不簡單!

  [複製連結]
孫福萬 發表於 2022-12-29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孫教授陪你學【周易】第803天

I 據【字源】,『師』字的甲骨文為『』,但其構形的依據現在已經不清楚。原指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如【說文】云:『二千五百人為師。』後泛指軍隊。引申指眾,眾人,如【詩·大雅·韓奕】云:『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毛傳】說:『師,眾也。』又指先生、老師,如【論語·述而】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師字的發展過程

師字的發展過程

II『師』作為軍隊的涵義,現在還存在,如毛澤東有詩云『百萬雄師過大江』。【周易】第七卦為師卦,講的就是行軍打仗的事,可見此義甚古。而且【師·彖】亦云:『師,眾也。』師字引申為眾,也不難理解。但師字何以轉指先生、老師,或許值得做些猜測。

地山謙地水師

地山謙地水師

III【周易】師卦卦辭云:『師:貞,丈人吉,無咎。』這裏明確出現了『丈人』一詞。原來古代帶兵打仗的人,都是老成持重的長者,如武王伐紂的統帥就是著名的姜太公,當時他的年齡已經很老了。姜太公在文王時已被尊為『太師』,武王時更為尊為『尚父』。因為軍務是國家的頭等大事,軍隊的統帥又是處理軍務的核心,所以將其稱為『太師』以及『軍師』是很自然的。而『太師』『軍師』的角色,和現在的『老師』的角色已很相像,古代的賢君本來就是以他們為師的,這在【周易】師卦對九二之丈人『王三錫命』,以及【周易】蒙卦將『童蒙』置於六五之位置也可以看得出來。

IV 據說『老師』一詞最早見於戰國時期,不過不是現在的意思,而是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云:『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 後來把教學生的人稱為老師,也稱先生。『太』字本有老義,『先生』也有年長之義,所以『老師』和『太師』『先生』其實同義。如果再考慮到『老師』和『軍隊』『軍師』『太師』等的這些相關性,我們對『尊師』『敬師』或許還會多一些別樣的理解吧。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xsx1986 發表於 2025-4-8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師"字本相兼論師道淵源】

"師"字之演變,實為華夏文明精神譜系之縮影。甲骨文作""形,雖構形本源湮沒於商周迷霧,然其字義衍化軌跡清晰可辨。許慎【說文】訓"二千五百人為師",此乃周制軍旅編制之本義。【周禮·地官】載"五旅為師",鄭玄注"師者,眾也",正與【詩經】"燕師所完"之"師"相印證。軍旅之"師"與民眾之"師"同源共流,恰如【周易】師卦彖傳"師,眾也"所示,揭示出古代兵民一體的社會組織形態。

師道尊崇之淵源,當溯至三代軍教傳統。【周易】師卦"丈人吉"之辭,實蘊上古軍事統帥與教育者身份重合之秘。姜尚佐周文、武二王,既為"太師"掌征伐,又負"師尚父"之教化職責。【白虎通義】釋"師"曰:"教人以道者之稱也",此道最初即體現為【司馬法】所謂"軍禮"。九二爻"王三錫命"之象,正是君王尊軍事統帥為師的儀式化表達。蒙卦六五"童蒙"居尊位而承陽剛之教,恰與師卦形成軍政教化之呼應。

戰國時期"老師"概念之形成,實完成從軍事權威到文化權威的轉型。【荀子·修身篇】言"師者,所以正禮也",已將師道與禮法教育緊密結合。值得注意的是,【禮記·文王世子】載"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這種德教合一的理念,正源自早期"太師"既掌軍事紀律又司道德教化的雙重職能。漢代經師制度確立後,【法言·學行】"師者,人之模範也"的定義,終使師道完全脫離軍事本義,成為純粹的文化傳承象徵。

今觀"尊師重道"傳統,當知其中實沉澱着三重文化基因:其一為軍事紀律的服從性,此乃師道威嚴之本;其二為長老經驗的傳承性,此見"丈人""先生"諸稱之由;其三為道德教化的神聖性,此即韓愈【師說】"傳道授業解惑"之旨。三者交融,方構成中華師道完整的精神譜系。當代教育者若能參透此中三昧,於傳統師道現代轉化之道,或可得其門徑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