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書】卷54諡法解詩解3頃圉宣使愨勇譽安聲知糠質戾良直正長克抗節比易繆願匡 題文詩: 甄心動懼,曰頃威德,剛武曰圉.聖善周聞, 曰宣治民,克盡曰使.行見中外,曰愨勝敵, 壯志曰勇.昭功寧民,曰商狀古,述今曰譽. 心能制義,曰度好和,不爭曰安.外內貞復, 曰白不生,其國曰聲.殺戮無辜,曰厲官人, 應實曰知.凶年無谷,曰糠名實,不爽曰質. 不悔前過,曰戾溫良,好樂曰良.怙威肆行, 曰丑德正,應和曰莫.勤施無私,曰類好變, 動民曰躁.慈和便服,曰順滿志,多窮曰感. 危身奉上,曰忠果慮,果遠曰趕.息政外交, 曰攜疏遠,繼位曰紹.彰義掩過,曰堅肇敏, 行成曰直.內外賓服,名之曰正.華言無實, 曰夸教誨,不倦曰長.愛民在刑,曰克逆天, 虐民曰抗.好廉自克,曰節擇善,而從曰比. 好更改舊,名之曰易.名與實爽,曰繆思厚, 不爽曰願.貞心大度,名之曰匡.隱哀之方, 景武之方,施為文也,除為武也,闢地為襄, 服遠為桓,剛克為發,柔克為懿,履正為莊, 有過為僖,施而不成,名之為宣,惠無內德, 名之為平.失志無轉,則以其明,余皆象也. 和即會也;勤即勞也.遵即循也;爽即傷也; 肇即始也;憹即治也;康即安也;怙即恃也. 享即祀也;胡即大也;服即敗也.秉即順也; 就即會也;差即過也;錫即與也;典即常也; 肆即放也;穅即虛也;澼即聖也;惠即愛也; 綏即安也;堅即長也;耆即強也;考即成也; 周即至也;懷即思也;式即法也;布即施也; 敏即疾也;捷即克也;載即事也;彌即久也.
【原文】甄心動懼曰頃。威德剛武曰圉。聖善周聞曰宣。治民克盡曰使。行見中外曰愨。勝敵壯志曰勇。昭功寧民曰商。狀古述今曰譽。心能制義曰度,好和不爭曰安。外內貞復曰白。不生其國曰聲。殺戮無辜曰厲。官人應實曰知。凶年無谷曰糠。名實不爽曰質。不悔前過曰戾。溫良好樂曰良。怙威肆行曰丑。德正應和曰莫。勤施無私曰類。好變動民曰躁。慈和便服曰順。滿志多窮曰感。危身奉上曰忠。果慮果遠曰趕。息政外交曰攜。疏遠繼位曰紹。彰義掩過曰堅。肇敏行成曰直。內外賓服曰正。華言無實曰夸。教誨不倦曰長。愛民在刑曰克。逆天虐民曰抗。好廉自克曰節。擇善而從曰比。好更改舊曰易。名與實爽曰繆。思厚不爽曰願。貞心大度曰匡。隱哀之方,景武之方也,施為文也,除為武也,闢地為襄,服遠為桓,剛克為發,柔克為懿,履正為莊,有過為僖,施而不成為宣,惠無內德為平。失志無轉,則以其明,余皆象也。和,會也;勤,勞也。遵,循也;爽,傷也;肇,始也;憹,治也;康,安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服,敗也。秉,順也;就,會也;忄寒,過也;錫,與也;典,常也;肆,放也;穅,虛也;澼聖也;惠,愛也;綏,安也;堅,長也;耆,強也;考,成也;周,至也;懷,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捷,克也;載,事也;彌,久也。
【譯文】3 心知恥丑而動則戒懼的諡號『甄』。有威德又剛強勇武的諡號『圉』。
名聲好又通情達理的諡號『宣』。治理百姓而沒有恩德的諡號『使』。
所作所為表里如一的諡號『憨』。戰勝敵人又有壯志雄心的諡號『勇』。
昭示功勞以安定百姓的諡號『商』。以文章描述古今的諡號『譽』。
心裡能揣度諸事是否合宜的諡號『度』。愛好平和不與人爭的諡號『安』。
表里中正又始終如一的諡號『白』。不出生在自己的國家的諡號『聲』。
暴戾而不認親情的諡號『厲』,殺戮無罪之人的諡號『厲』。
任人為官能符合他的實際能力的諡號『知』。
遭遇荒年而沒有糧食的諡號『穅』。
名與實相符合的諡號『質』。不追悔以前的過錯的諡號『戾』。
溫厚賢良令人愛之樂之的諡號『良』。恃仗威勢而行為放縱的諡號『醌』。
道德純正令天下響應韻諡號『莫』。盡力施捨而無私心的諡號『類』。
好變易而動亂百姓的諡號『躁』。仁慈祥和普遍順從的諡號『順』。
滿懷志向而多不得志的諡號『感』。身冒危險而事奉主上的諡號『忠』。
思慮果斷而深遠的諡號『趕』。懈怠國政而與外國交通的諡號『攜』
遭疏遠而又承繼大位的諡號『紹』。顯明義行而掩蓋過錯的諡號『堅』。
一開始就敏捷行事而行事得成的諡號『直』。內內外外都歸順的諡號『正』。
言華美而無實質的諡號『夸』。教誨人而不知倦的諡號『長』。
愛護百姓表現在用刑的諡號『克』。對賜予顯得吝嗇的諡號『愛』。
違天理害百姓的諡號『抗』。喜歡廉潔又能自我克制的諡號『節』。
選擇好的跟着去做的諡號『比』。喜歡改換舊有的諡號『易』。
名與實不相符合的諡號『繆』。思慮未出現差錯的諡號『厚』。
心地純正有大度的諡號『匡』。 諡『隱』,有哀憐之類的意思。諡『景』,有勇武之類的意思。施德,是『文』;除惡,是『武』。開闢土地是『襄』,征服遠方是『桓』。以剛克人是『發』,以柔克人是『懿』。履行正道是『莊』,犯有過失是『僖』。敢做而不成功是『宣』,欲惠愛而內無德是『平』。取意堅定不移,以其明顯特徵為準,其餘都與其相象。
『和』,是會合之意。『勤』,是操勞之意。『遵』,是遵循之意。『爽』,是傷的意思。『肇』,是開始之意。『義』,是治理之意。『康』,是安寧之意。『怙』,是依仗之意。『享』;是祭祀之意。
『胡』是大的意思。『服』是戰敗使服之意。『秉』,是順從之意。『就』是聚合之意。『意』,是過的意思。『錫』,是給予之意。『典』是常的意思。『肆』,是放縱之意。『稼』,是虛空之意。『睿』是聖明之意。『惠』,是仁愛之意。『綏』,是安撫之意,『堅』是增長之意。『耆』,是強的意思。『考』,是完成之意。『周』是至極之意。『懷』,是思念之意。『式』,是法式之意。『布』是施放之意。『敏』,是疾速之意。『捷』,是攻克之意。『載』是記事之意。『彌』,是長久之意。 【古文釋意】……【逸周書·諡法解第54】3 19頃:處心積慮、恐嚇威逼者,即為頃。
20、圉、宣、使:威風剛勁、仰仗武力者,即為圉。聖明善良、博聞周知者,即為宣。民盡其力、恪盡職守者,即為使。
21、愨、勇、商:表里如一、坦蕩自從者,即為愨。克敵制勝、壯志凌雲者,即為勇;昭示功名所在,旨在安撫民生者,即為商。
22、譽、度、安、白:傳承故事、說古道今者,即為譽。運籌帷幄,經緯天下者,即為度。善於調和,遇事不爭者,即為安。表里如一、中正公允者,即為白。
23、聲、厲、知、穅:移民其國,而贏得名望者,即為聲。性情兇惡、殘殺無辜者,即為厲。用人適當、識人善任者,即為知。年景兇惡,顆粒無收或不飽滿者,即為穅。
24、質、戾、良、丑:名副其實,即為質。不思悔改,即為戾。溫順樂和,即為良。恃強凌弱,橫行霸道,即為丑。
25、莫、類、躁、順:威望德行,符合中正和諧者,即為莫。勤於實踐、遵從公道者,即為類。變化無常、勞民傷財者,即為躁。仁慈和善、遠近折服者,即為順。
26、感、忠、趕、攜:躊躇滿志,而又千頭萬緒者,即為感。奮不顧身,而恪盡職守者,即為忠。深思熟慮,並遠見卓識者,即為趕。不自量力,以至於引狼入室而失去政權者,即為攜。
27、紹、堅、直、正:遠離高位,終登大寶者,即為紹。義薄雲天,瑕不掩瑜者,即為堅。少言疾行,功到垂成者,即為直。內外、遠近、高下、尊卑均能夠心悅誠服者,即為正。
28、夸、長、克、愛:譁眾取寵、虛假不實者,即為夸。誨人不倦、諄諄教導者,即為長。愛民如己、執法守法者,即為克。將最心愛東西都不吝嗇送人者,即為愛。
29、抗、節、比、易:違背天理、虐待民生者,即為抗。廉潔自律、慎獨有為者,即為節。擇善而居、從善如流者,即為比。去舊換新、朝令夕改者,即為易。
30、繆、願、匡:名不副實、南轅北轍者,即為繆。貌似忠厚、見識淺薄者,即為願。堅貞淳樸、空洞用少者,即為匡。
除上之外。隱,是哀的一個方面;景,是武的一個方面。實施,即為文;除去,即為武。開闢土地,即為襄;威名遠揚,即為桓。依靠強力戰勝對方,即為發;單憑柔韌贏得勝利,即為懿。行為端正,即為莊;舉止瑕疵,即為僖。實施了而沒能達到目的,即為宣;隨波逐流而沒有自我主見,即為平。
在諡法中,凡字詞的選擇及其概括,除非極少數像射箭一樣,不僅起止鮮明,而且又能一覽無遺者,進而定位可以十分明確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諡字名號的裁決,都是類比和想象的結果。所以,還需要了解的是:和,即會;勤,即老;遵,即循;爽,即傷;肇,即始;乂,即治;康,即安;怙,即恃;享,即祀;胡,即大;服,即敗;秉,即順;就,即會;寒,即過;錫,即與;典,即常;肆,即放;穅,即虛;叡,即聖;惠,即愛;綏,即安;堅,即長;耆,即疆;考,即成;周,即至;懷,即思;式,即法;布,即施;敏,即疾;捷,即克;載,即事;彌,即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