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平準書】詩解2輸轉拜爵輸粟除罪漢興七十民富足食自愛行義物盛而衰 題文詩: 匈奴常數,侵盜北邊,屯戍者多,邊粟不足, 給當食者.於是募民,能輸及轉,粟於邊者, 拜爵爵得,至大庶長.孝景時上,郡以西旱, 亦復修賣,爵令賤其,價以招民;及徒復作, 得輸粟縣,官以除罪.益造苑馬,廣用宮室, 列觀輿馬,益增修矣.至今君上,即位數歲, 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 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 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不可校.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 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間成群而, 乘字牝者,儐不得聚,守閭閻者,食粱肉為, 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人人自愛, 而重犯法,先行義而,後絀恥辱.當此之時, 網疏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 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 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越於上,而無限度. 物盛而衰,固其變也.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天道之常,謹小慎微,慎終如始,不忘初心, 利民為本,公者千古,私者一時,防微杜漸. 【原文】
匈奴數侵盜北邊,屯戍者多,邊粟不足給食當食者。於是募民能輸及轉粟於邊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長。 【譯文】 匈奴常常侵撓北部邊境,在那裡屯駐很多戍守的士兵,邊境屯糧不足供給。於是招募百姓能納糧給官府或者運送糧食到邊地的封拜爵位,最高的可至大庶長。
【原文】
孝景時,上郡以西旱,亦復修賣爵令,而賤其價以招民;及徒復作,得輸粟縣官以除罪。益造苑馬以廣用,而宮室列觀輿馬益增修矣。 孝景帝時,上郡以西發生旱災,又重新修定了賣爵令,降低價格以招徠百姓;遇赦的罪徒犯重罪罰為官作的,能向官府繳納糧食以免除罪過。更大造苑囿(yòu)多養廄馬以擴大用度,而官殿、列觀、車馬等也大量增修起來。
【原文】
至今上即位數歲,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pìn者儐而不得聚會。守閭閻者食粱肉,為吏者長子孫,居官者以為姓號。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義而後絀恥辱焉。當此之時,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物盛而衰,固其變也。 【譯文】 今上(按:指漢武帝)即位幾年以後,再漢朝創建以來的七十多年間,國家沒有戰事發生,除非遇到水旱災害,百姓家家豐衣足食,國家的糧倉都堆滿了糧食,少府倉庫還有許多布帛等貨材。京城積聚的錢幣千千萬萬,以致穿錢的繩子朽爛了,無法計數。太倉中的糧食大囤小囤如兵陣相連,有的糧食只得露天堆積在外,以至腐爛不能食用。普通街巷中的百姓也有馬匹,田野中的馬匹更是成群,以至乘年輕母馬的人受排斥不許參加聚會。居住里巷的普通人都吃細糧和肉食,為吏胥的老死不改任,做官的以官為姓氏名號。因此人人知道自愛,懼怕觸犯法律,崇尚禮儀,厭棄做恥辱的事。那時候,法網寬疏而百姓富實,因而產生了利用財物作驕奢不法事的人,兼併土地的人家以及土豪巨黨,以威勢武力橫行於鄉里。宗室有封地的以至公卿大夫以下,爭相奢侈,房屋車服超過了自身等級,沒有限度。事物在興盛之後就會轉向衰敗,這是必然的變化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