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00|回覆: 1

[史學] 【史記·平準書】詩解9治猶牧羊惡輒斥去毋令敗群均輸平準腹誹法比公卿多諛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4-19 20:1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記·平準書】詩解9治猶牧羊惡輒斥去毋令敗群均輸平準腹誹法比公卿多諛
題文詩:
式不,願爲郎官.君上曰吾,上林,
有羊欲令,牧之.式拜爲郎,布衣屩而,
牧羊歲余,羊肥息孽.上見其羊,善之式曰:
非獨羊也,治民猶是,以時起居;惡輒斥去,
毋令敗群.上以爲奇,拜緱氏令,試之,
緱氏便之.遷成皋令,將漕最佳.上以爲式,
朴忠拜爲,齊王太傅.而孔僅之,使天下鑄,
作器三年,拜爲大農,列於九卿.而桑弘羊,
爲大農丞,筦諸會計,事稍稍設,置均輸以,
通貨物矣.始令吏得,入谷補官,至六百石,
補爲官.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赦吏,
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其不發覺,
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
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
犯者眾吏,不能盡誅,取於是遣,博士褚大,
徐偃分曹,循行郡國,舉兼併徒,守相爲利,
者而御史,大夫張湯,隆貴用事,減宣杜周,
等爲中丞,義縱尹齊,王溫舒等,用慘急刻,
深爲九卿,直指夏蘭,之屬始出.而大農令,
顏異.異爲,濟南亭長,以廉直稍,
遷至九卿.上與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異.
異曰今,王侯朝賀,以蒼璧直,數千而其,
皮薦值,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天子不.
張湯與異,有郄及有,人告異以,它議事下,
張湯治異.異與客語,客語初令,下有不便,
者異不應,反唇.湯奏當異,身爲九卿,
見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誹論死.自是之後,
有腹誹之,法比公卿,大夫多諂,諛取容矣.
    【原文】
  初,式不願爲郎。上曰:『吾有羊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爲郎,布衣屩而牧羊。歲余,羊肥息。上過見其羊,善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也。以時起居;惡者輒斥去,毋令敗群。』上以式爲奇,拜爲緱氏令試之,緱氏便之。遷爲成皋令,將漕最。上以爲式朴忠,拜爲齊王太傅。
【譯文】
起初,卜式不願做郎官。天子說:『我有羊在上林苑中,想請你替我放牧。』卜式才做了郎官,卻是穿著布衣草鞋的放羊郎。一年多後,羊群肥壯且繁殖了很多。天子路過這裡看到羊群,誇獎他一番。卜式道:『不但是羊,治理百姓與這是同一道理:讓他們按時起居,不斷把兇惡的除掉,不要讓他敗了群。』天子聽了很是驚奇,封他爲緱氏令試一試他的本領,果然緱氏百姓反映很好。升任爲成皋令,辦理漕運的政跡又被評爲『最』好。天子認爲卜式爲人樸實忠厚,封他做了齊王太傅。
【原文】  而孔僅之使天下鑄作器,三年中拜爲大農,列於九卿。而桑弘羊爲大農丞,筦諸會計事,稍稍置均輸以通貨物矣。
【注釋】
均輸
   古代國家的財政制度 之一。創始於漢武帝時代。此前,郡國各地每年向朝廷貢獻本地產物,由於道路遙遠,交通不便,來往運輸的費用往往超過貢物的原價,貢物也常常是劣等品。桑弘羊爲大農丞(財政部次長) 時,創設均輸法,即在大司農屬下設均輸官,派駐全國各地,令各地將應貢實物包括運輸費按照當地最高價折算成錢,交給均輸官,然後根據朝廷的需要和各地的市場行情,在價低的地方購進各類貨物,運往長安,或轉賣到價貴的地方由平準官出售。
推行平準政策,民眾就不會失職;實施均輸,民眾就會均衡勞逸。因此推行平準、均輸政策,是用來平抑各種貨物價格而便利百姓,並不是打開求利洞口,爲民眾設置犯罪的階梯。
【鹽鐵論·本議】:『往者郡國諸侯,各以其物貢輸,往來煩雜,物多苦惡,或不償其費;故郡國置輸官以相給運,而便遠方之貢,故曰均輸。』
【譯文】
而孔僅由於出使各地鑄作鐵器,三年之中升任爲大農令,位列於九卿。而桑弘羊當上了大農丞,管理有關會計事務,慢慢設置起均輸制度來流通貨物了。
【原文】
始令吏得入谷補官,郎至六百石。
【譯文】
  這時期開始允許吏繳納穀物補爲官,補爲郎官繳納的穀物多至六百石。
【原文】
  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矣。犯者眾,吏不能盡誅取,於是遣博士褚大、徐偃等分曹循行郡國,舉兼併之徒守相爲利者。而御史大夫張湯方隆貴用事,減宣、杜周等爲中丞,義縱、尹齊、王溫舒等用慘急刻深爲九卿,而直指夏蘭之屬始出矣。
【譯文】 自從製造白金和五銖錢以後五年,赦免官民因盜鑄金錢獲死罪的數十萬人,天子沒有發覺而被地方處死的,不可勝數。自出贖金經赦免罪的有百餘萬人。然而犯罪又能出得起贖金的連一半人也沒有,普天之下大約所有人都無顧忌地盜鑄金錢了。犯罪的人太多,官吏不可能把他們全都誅死,於是派遣博士褚大、徐偃等人按照尚書諸曹職司的不同劃分權限,巡察郡國,揭發,舉報兼併之徒以及身爲郡守、國相等職,卻利用職權圖謀私利的人。而御史大夫張湯這時正處在官勢顯赫、大權在握的時候,減宣、杜周等人任御史中丞,義縱、尹齊、王溫舒等人以執行法律慘急深刻被提升爲九卿,在這種局面下,如直指夏蘭這類人開始出現了。因而有大農令顏異被殺的事發生。
【原文】
  而大農顏異誅。初,異爲濟南亭長,以廉直稍遷至九卿。上與張湯既造白鹿皮幣,問異。異曰:『今王侯朝賀以蒼璧,直數千,而其皮薦反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天子不說。張湯又與異有郄,及有人告異以它議,事下張湯治異。異與客語,客語初令下有不便者,異不應,微反唇。湯奏當異九卿見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誹,論死。自是之後,有腹誹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諂諛取容矣。
【譯文】起初,顏異是濟南的一個亭長,因辦事清廉直率慢慢升遷到九卿的地位。天子與張湯既已製造了白鹿皮幣,問顏異有什麼看法,顏異說:『如今諸侯王朝見天子有蒼璧,價值不過數千錢,而作爲墊襯的皮幣反而值四十萬,本末不相稱。』天子聽了很不高興。張湯又與顏異平素有些過節,適巧有人以其他事告發顏異,此事交給張湯審理。顏異曾經與客人閒談,客人說到某法令初頒下時有些弊病,顏異沒有說話,客人以爲他與己見不同,反唇譏刺幾句。張湯知道此事後上奏天子說,顏異身爲九卿,見法令有不妥處,不向朝廷進言,只在心中誹謗非難,其罪當死。從此之後,有了『腹誹『的罪名,而公卿大夫多以諂媚逢迎、阿諛奉承取悅於人了。
邱眉 發表於 2025-4-19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記·平準書】第九節疏解:卜式牧羊之喻與武帝治術之弊

太史公於【平準書】此節,以卜式牧羊事爲樞機,揭武帝朝經濟政策之得失,其筆法深得【春秋】微言大義之旨。卜式辭郎官而請牧上林羊,非獨牧民之術,實暗諷時政也。

考卜式牧羊之道,"惡者輒斥去,毋令敗群",此乃黃老"治大國若烹小鮮"之遺意。班固【漢書·卜式傳】稱其"以田畜爲事",而武帝嘆曰"是固前欲輸其家半財助邊",足見式非尋常牧豎,實有經世之才。然其布衣屩而牧羊歲余,羊群肥息,恰與桑弘羊"均輸""平準"之政形成微妙對照。均輸平準雖曰"通貨物,抑兼併"(【鹽鐵論·本議】),然官吏緣以爲奸,"物故騰躍"(【平準書】語),反失牧民本旨。

武帝見羊群而善之,式對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矣。"此語直指時弊。當時公卿多阿諛取容,如張湯創"腹誹"之法,"不入言而腹誹,論死"(【平準書】),致使"群臣震懾"(【漢書·酷吏傳】)。卜式以牧羊喻治民,暗斥苛法峻刑如驅除"敗群之羊",然刑措過當,反傷國本。董仲舒【春秋繁露】所謂"任德不任刑"者,正爲此輩發也。

太史公敘此事,特著"式拜爲郎"四字,看似尋常,實含深意。【漢書·百官公卿表】載郎官"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本近侍之職。卜式由牧羊人驟得此位,既見武帝用人不拘一格,亦暗諷當時"吏道雜而多端"(【平準書】語)之弊。其後式終官至御史大夫,然在相位"言鹽鐵事",與桑弘羊相左,終不得久任,此即"直如弦,死道邊"之謂也。

末段"公卿多諛"四字,尤爲太史公誅心之筆。武帝之世,公孫弘以曲學阿世爲丞相(【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桑弘羊以興利之臣受重用,而汲黯面折廷爭反見疏(【史記·汲鄭列傳】),此即卜式所謂"惡者不去則害群"之實相。班固評武帝"雄才大略"(【漢書·武帝紀贊】),然其"腹誹"之法,開後世文字獄之先河,太史公於此節埋線千里,後文"見知之法生焉"云云,皆與此呼應。

要之,此節以牧羊小事闡治國大道,其"斥惡毋令敗群"之說,既合【尚書】"彰善癉惡"之訓,亦暗藏對酷吏政治的批判。讀【平準書】至此,當知太史公非獨紀經濟制度,實藉貨殖之事寫興亡之理,此即"通古今之變"(【報任安書】)之真諦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