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食貨志】上詩解1四民分業交能易作食足貨通國實民富而教化成選賢授職 題文詩: 洪範八政,一食二貨.食謂農殖,嘉穀可食, 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魚,貝所以分, 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興自, 神農之世.斫木為耜,煣木為耒,耒耨之利, 以教天下,而食乃足;日中為市,致天下民, 聚天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貨乃通. 食足貨通,後國實民,富教化成.黃帝以下, 通百姓變,使民不倦.堯命四子,敬授民時; 舜命后稷,黎民祖飢,是為政首,禹平洪水, 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遠近,賦入貢棐, 茂遷有無,萬國作乂.殷周之盛,詩書所述, 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故易經稱:天地大德, 曰生聖人,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 聚人曰財.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 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故曰不患, 寡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也;蓋均亡貧, 和則亡寡,安則亡傾.是以聖王,域民以築, 城郭居之;制廬井以,均之市肆,開以通之; 庠序教之;士農工商,四人有業.學以居位, 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 鬻貨曰商.聖王量能,授事四民,陳力受職, 朝亡廢官,邑亡敖民,地亡曠土.四民分業, 交能易作,使民致富,選賢任能,黜陟幽明.
【原文】 【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魚、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興自神農之世。『斫木為耜煣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貨通。食足貨通,然後國實民富,而教化成。黃帝以下『通其變,使民不倦』。堯命四子以『敬授民時』,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飢』,是為政首。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遠近,賦入貢棐,茂遷有無,萬國作乂。殷周之盛,【詩】、【書】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故【易】稱:『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也。故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亡貧,和亡寡,安亡傾。』是以聖王域民,築城郭以居之;制廬井以均之;開市肆以通之;設庠序以教之;士、農、工、商,四人有業。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聖王量能授事,四民陳力受職,故朝亡廢官,邑亡敖民,地亡曠土。 【譯文】 【洪範】的八種政務官員中,一是管民食的官,二是管財貨的官。食是指農民生產的可以吃的好谷,貨是指可穿的布帛,以及金刀龜貝,用來分配財產擴散利益以通有無。遣兩者,是人民生活的根本,從神農的時代就開始興起。『砍下木頭作為耜,弄彎木頭作為耒,把耒耨的好處傳給天下』,這樣食物就充足了;『到中午時就形成了集市,招來天下的人民,聚積天下的貨物,交換後就走開,使他們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財物就流通了。食物充足貨物流通,然後國家充實人民富足,這樣政教風化就形成了。黃帝以下『為百姓變通,使他們不感到厭倦』。堯帝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把天時節令告訴給人民』,舜帝在『百姓開始飢餓』時任命后稷,把造作為政治的首位。大禹平定了洪水,安定了九州,規範了田地,各自根據所出生的遠近,把田賦交到盛貢物的橢圓竹器中,勸勉天下交換有無,萬國就得到治理。 商、周的強盛,【詩】和【書】上有所記述,主要在於安定百姓,使他們富足後再來加以教育。所以【易】上稱『天地的大德是生命,聖人最寶貴的事物是帝位;怎麼守住帝位叫仁,怎麼聚積人叫財。』財物,是帝王用來聚積人員保守帝位,撫養群眾,順從上天的恩德,治理國家安定人民的根本。所以說:『不擔心少而擔心不平均,不擔心貧苦而擔心不安定;因為平均了就沒有貧苦,協調了就沒有多寡,安定了就不會傾覆。』因此英明的君王界定百姓,就建築城邑讓他們居住,在井田中建屋廬使他們平均,開設市場使他們進行財物流通,設立學校來教育他們;士、農、工、商,四種人有自己的事業。學習後來做官叫士,開闢土地生產穀物叫農,利用技術製成器物叫工,流通財物買賣貨物叫商。英明的君王根據才能授予官職,四種人根據自己的力量承受職責,所以朝廷沒有荒廢的官員,城邑沒有閒遊的人,地上沒有荒蕪的田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