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48|回覆: 0

[農家] 【天工開物】卷1乃粒詩解1五穀生人人種五穀神農后稷教人稼穡稻有稌粳糯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5-30 20:0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工開物】卷1乃粒詩解1五穀生人人種五穀神農后稷教人稼穡稻有稌粳糯
題文詩: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而味其,

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需,

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需,生人生之.

土脈也歷.時代而異,種性亦隨,水土而分.

不然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耒耜之利,

以教天下,豈有隱焉.紛紛嘉種,必待后稷,

詳明何故?紈絝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

之家以農,夫為詬詈.晨炊晚餉,知味而忘,

其源者眾!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但人力,

之所為哉!農者國本,本立道生,民者國本,

食者民本,以食為天.谷無定名,百穀綜言,

五穀則麻,菽麥稷黍,獨遺稻以,著書聖賢,

起自西北.今天下育,民人也者,稻居什七,

而來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

入蔬餌膏,饌之中而,猶系之谷,者從其朔.

稻種最多.凡不粘者,禾曰稌也,而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米曰糯.質本粳而,晚收帶粘,

不可為酒,只可為粥,又一種性.稻穀形有,

長芒短芒,長粒尖粒,圓頂扁圓,面不一其,

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原文】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②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③,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④食已千年矣,耒耜⑤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⑥詳明,其故何也?
    紈褲之子,以赭衣⑦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⑧。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注釋】
    ①乃粒:【書·益稷】:『烝民乃粒。』乃粒,即百姓以穀物為食的意思。此處則代指穀物。
    ②神農氏:炎帝神農氏,神話傳說中的古帝王。【禮記·月令】註:土神稱神農者,以其主於稼穡。晉王嘉【拾遺記】卷一: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畝之事,百穀滋阜。故而又稱土神。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故天下號神農也。
    ③徽號兩言:即指『神農』二字。
    ④陶唐:傳說中的古帝王,即堯,國號陶唐,又稱陶唐氏。【書·益稷】篇傳說即堯時文獻。其中言『烝民乃粒』,即『粒食』。
    ⑤耒耜(lěi sì): 先秦時期的主要農耕工具。耒為木製的雙齒掘土工具,起源甚早。
    ⑥后稷:傳說中堯、舜時大臣,掌農之官,又與大禹一起治水。又名棄,為周之始祖,故其事詳於【史記·周本紀】中,云:『棄為兒時,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
    ⑦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稱。
    ⑧詬詈(ɡòu lì):辱罵。
    【譯文】

宋先生說:上古傳說中發明農業生產的神農氏,好像真的存在過又好像沒有此人。然而,仔細體味對『神農』這個讚美褒揚開創農耕的人的尊稱,就能夠理解『神農』這兩個字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類自身並不能長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為人能依靠五穀養活自己;可是五穀並不能自己生長,而需要靠人類去種植。土壤的性質經過漫長的時代而有所改變,穀物的種類、特性也會隨着不同的水土而有所區別。否則,從神農時代到唐堯時代,人們食用五穀已經長達千年之久了,神農氏教導天下百姓耕種,使用耒耜等耕作工具的便利方法難道還有什麼不清楚嗎?可是後來紛紛出現的許多良種穀物,一定要等到后稷出來才得到詳細說明,這其中又是什麼原因呢?

那些不務正業的富貴人家子弟,將勞動人民看成罪人;那些讀書人把『農夫』二字當成辱罵人的話。他們飽食終日,只知道早晚餐飯的味美,卻忘記了糧食是從哪裡得來的,這種人真是太多了!這樣看來,奉開創農業生產的先祖為『神』就十分自然了,這難道只是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嗎?
    總名
    【原文】
    凡谷無定名①。百穀,指成數言②。五穀則麻、菽③、麥、稷④、黍⑤,獨遺稻者,以著書聖賢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而來⑥、牟⑦、黍、稷居十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⑧之中,而猶系之谷者,從其朔⑨也。
    【注釋】
①定名:固定的稱呼。②成數言:綜合各類說法。③菽(shū):豆的總稱。
④稷:即粟,小米。⑤黍:黏米。⑥來:小麥。⑦牟(móu):大麥。
⑧蔬餌、膏饌:菜餚。⑨朔:同『溯』,指根源、本源。
    【譯文】

穀物並不是一種固定的名稱,特指某一種糧食。百穀是說穀物種類繁多,這是就穀物的總體而言。『五穀』是指麻、菽、麥、稷、黍,其中唯獨漏掉了稻子,這是因為著書的先賢是西北人的緣故。現在全國百姓所吃的糧食之中,稻子占了十分之七,小麥、大麥、黍、稷共占十分之三。麻和豆這兩類已經被完全列為蔬菜、糕餅、脂油等副食使用了,依然將它們歸入五穀之中,只不過是沿用了古代的說法罷了。

    【原文】
    凡稻種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徐,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穀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