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5|回复: 0

[儒家文化] 为什么儿女和父母有代沟?

[复制链接]
刘余莉 发表于 2023-6-7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子女为什么有代沟

父母子女为什么有代沟

“君子务本”,“本”是根。修学既有行门的根,也有解门的根。解门的根重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要因为外在的名利受影响,而在枝末上用功。

民国时期,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七十岁时才出名。印光大师的出名并不是自己有意地宣传,而是一些知识分子去普陀山拜山,无意中遇到印光大师。他们向印光大师请教问题,印光大师都回答得很好。后来,他们再遇到问题时,都写信给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一一回信来解答。当这些知识分子把书信发表在报纸、刊物上时,人们才知道有这样一位有智慧的人。

印光大师三十多年都在藏经楼里读书,他没有急于成名,但是他的教化所产生的影响无比深远,可以说是民国以后很多高僧不能比的。这都是人们值得学习的对象。不要急着求名,因为那都是虚名,要实至名归。不用去求,自然会有机缘,如果所学的东西对国家、人民有贡献,不想出名也会出名。所以,解门的根重在一门深入

行门的根是“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孝悌”是为仁之本,“先能事父兄,然后仁可成”。一个人能够侍奉父母兄长,才能培养起仁德、仁爱之心。“本立而道生”,“道”是什么?就是“仁道”,是圣贤之道。也就是说,做人要有资格才行。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都做不到,那么这个人做人都不够资格,更何况成圣成贤。所以,成圣成贤的根在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为君子、圣贤。

“孝”,古人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悌”,“善事兄长为悌”。关键在“善”字,怎样做才称得上是“善”?试想,父母是怎样关爱儿女的?儿女小的时候,不会说话,也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做父母的要在孩子的身上非常用心,才能体会到孩子的需要。所以,善事父母首先在心上,要全心全力地关心父母。父母关爱儿女做得面面俱到,孩子吃的要好,也不能饿着;不能太冷,也不能太暖,每件事都要照顾得很周到。冬天,孩子把被子踢开,母亲半夜醒来给儿女盖被子;孩子的褥子尿湿了,母亲宁愿睡在湿的地方,把儿女放在干的地方,这就是“回干就湿恩”。所以,父母关爱儿女无论在事上还是在心上,都做得十全十美。那儿女怎样善事父母、兄长呢?那就要学着父母关爱儿女的心去体会父母的需要,这才叫做“善”。

“仁”,“从人从二”,是两个人相处之道,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对方。也就是说,自己与他是两个人,当两个人合为一体,就不是两个人了。所以,怎样爱自己就怎样去爱别人,这才是“仁”。推己及人是行仁之方,也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扪心自问,自己不希望别人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那就不可以用这种心来对待别人。说到根本处,推己及人其实还是两个人,和“仁”还差一层。“仁”是两个人合成一个人。真正的仁心是没有我与他的对立,因为有我、有他就是二,并不是真正的仁心。所以,推己及人是接近“仁”,而真正的“仁”是我与万物一体。

仁爱之心怎样培养?从孝悌开始培养。所以,能够善事父母、兄长,才能够体会到自己和他是一体,而不是两个人,有“两个”就有界限了。像现在的一些人说父母和儿女之间有代沟,有代沟孝就不存在了。所以“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子”字,告诉人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个。如果有“两个”的观念,孝就不存在了。儿女和父母有代沟,什么原因?因为做儿女的没有全心全力地与父母沟通、交流。

舜王就给人们做了这样的典范。舜的后母和弟弟三番五次要置舜于死地,舜并没有怀恨在心,没有想着打击报复,而是反省自己做孝子做得不好,没有做到自己与父母是一体。所以,舜总是反省自己,最后舜的德行、孝心终于感化了后母和弟弟。即使是三番五次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都能被感化,那我们一般人还与父母有代沟,什么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自私自利,心里已经装不下父母。自私自利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妻子、孩子,自己的生活看得很重要,而对于父母的生活没有仁爱的表现,也没有一体的感受,这就离“仁”越来越远了。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