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8|回覆: 0

[儒家文化] 要『料才核能』地任用人才

[複製鏈接]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6-20 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要『料才核能』地任用人才

要『料才核能』地任用人才

爾無忿疾於頑,無求備於一人。人有頑嚚不喻,汝當訓之,無忿怒疾之。使人當器之,無責備於一夫也。

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頑、嚚,愚。喻,明。對於愚頑之人,你不要憤怒、厭惡;對任何一個人都不要求全責備。人有頑嚚不喻,汝當訓之,無忿疾之。使人當器之,無責備於一夫也。有些人愚妄頑劣,不明事理,你應當訓導他,不要忿怒、嫌惡。用人應當量才而用,不要求全責備於一人。

人有賢愚之分,對於愚頑之人,要有耐心、寬容。特別是領導者對於屬下,要常存寬恕之心。呂坤說:『取人之直恕其戇;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辯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謂人有所長,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見長,不可忌長以摘短。』對於正直的人要寬恕其憨笨;對於樸實的人要寬恕其愚鈍;對於耿介的人要寬恕其狹隘;對於聰敏的人要寬恕其疏忽;對於有辯才的人要寬恕其放肆;對於誠信的人要寬恕其拘泥。人有長處就一定相應的有短處,有短必有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可以從他人的短處,看到、欣賞他人的長處,不可以因為記恨、忌諱他人的長處而指摘他的短處。

【群書治要·典語】中說,要『料才核能』地任用人才。什麼是『料才核能』?『夫料才核能,治世之要也』,『料』是評估、估量。估量人才的才能,考核他的能力,這是治理國家的要務。凡人之才,用有所周,能有偏達,自非聖人,誰兼資百行、備貫眾理乎。』凡是人的才能、用處都有一定的範圍,能力也有偏通之處,並非每一個人都是聖人,有誰能夠兼通百行百業、明白各種道理?

故明君聖主,裁而用焉。』所以,明智的君主都是衡量人的才能加以任用。

昔舜命群司,隨才守位。』歷史上,舜任命百官的時候,根據每個人才能的不同,給以不同的位置。比如,舜任命皋陶來斷獄,任命契為司徒掌管『五倫』的教化,任命禹來治水。因為他們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特長,所以誰擅長什麼,就讓他去幹什麼,舜才能垂拱而治。

漢述功臣,三傑異稱』,漢朝表彰功臣時,蕭何、張良、韓信被稱為『三傑』,也是根據他們的功勞給以不同的封號。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善於謀劃,善於用兵,運籌帷幄;蕭何『振國家,服百姓』,最擅長治理國家、撫慰百姓;韓信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擅長率軍打仗,是一位很好的帶隊將軍。他們的才能不同,所以給以不同的封號。『況非此儔,而可備責乎』,更何況不是像他們這種傑出的人物呢?怎麼可以對他們求全責備?

且造父善御,師曠知音,皆古之至奇也。』造父善於駕車;師曠天生是盲人,但是聽力特別好,辨音能力很強,所以『師曠知音』。這都是古代神奇的人。『使其探事易伎,則彼此俱屈』,『探』也作『換』,也就是讓他們彼此交換自己從事的職業和技藝。『屈』,盡。他們竭盡全力也不知道怎樣去勝任。『何則』,為什麼?『才有偏達也』,人的才能是有偏通、專長的。『人之才能,率皆此類,不可不料也』,人的才能大概都是像這種情況,所以不能不估量人的才能而委以重任。『若任得其才,才堪其任,而國不治者,未之有也』,如果使用的是合適的人才,這個人能擔當其職位,那麼國家一定會得到好的治理。

這說明,來到團隊的人、在一個單位工作的人,都是有所擅長的人。有的人擅長治理事情、做具體工作;有的人善於出謀劃策;有的人善於文字工作,講稿寫得很好;有的人善於講課,口才很好;有的人擅長人際交往。他們的才能不一樣,根據所擅長的不同,分配不同的任務,才能各盡其才、才堪其任。

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者,既任之,不盡其才,不核其能,故功難成而世不治也』,有的君主用了這些士人,還是不能把國家治理好,什麼原因?因為雖然任用了他,但他的才能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也沒有根據他的能力給予適當的位置,因此很難獲得功效,國家也得不到治理。

馬無輦重之任,牛無千里之跡,違其本性,責其效事,豈可得哉』,馬沒有像牛一樣負輦耕地的任務,牛也沒有奔跑千里的能力。如果違背本性任用它們,還希望能有所成效,這怎麼可能呢?任用人才也是一樣的道理。

使韓信下帷,仲舒當戎,於公馳說,陸賈聽訟,必無曩時之勛,而顯今日之名也』,假使讓韓信對軍隊和戰爭的規劃運籌帷幄;使董仲舒率軍打仗;使於公,一個善於斷獄的人到處遊說、當外交官;使陸賈,一個善於遊說的人判斷案子,結果一定獲得不了他們以前所獲得的功勳,也就沒有今日的顯名。因為韓信不善於籌謀而只善於帶軍打仗;董仲舒善於博古通今,本人卻手無縛雞之力;於公治獄公正不阿、公正無私,但不一定善於辭令;陸賈善於辭令,但缺乏斷案的經驗、魄力和決心,如果將他們安插錯位,結果自然不能盡如人意。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各有所長,不可能盡善盡美,如果用統一的標準衡量人才,很難把真正的人才選拔出來,或者有一些奇才、偏才也會因為統一的標準而被遺漏。比如,從前的高考,高考所考的科目是全國統一,這就意味着考生如果想進入一流的大學,必須每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都很好,絕對不能存在偏科的現象,但這樣就很容易把偏才、奇才遺漏掉。很多人是數學天才,但是英語不一定好,如果用這種選拔方式,他可能就不能上最好的學校,和自己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國家也會因此失去一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所以,衡量、選拔人才應該根據他們的不同才能,設置不同的標準,給予不同的職位,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各得其所。

特別是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大家無論考什麼職稱,都要會英語,英語成為必考科目,結果引導全國上下蜂擁地去參加英語培訓,這實際上是不科學的。我國自古以來出現很多神醫、中醫能夠把人的病治好,他們會英語嗎?他們需要考英語才能拿到行醫資格證書嗎?如果不是為了去英美治病,或是給英國人講中醫,學英語對於他們治病沒有幫助,這就是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而【群書治要】在這方面,給了人們很多啟發。

【群書治要·傅子】中說:『故構大廈者,先擇匠然後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然後定民。』要想建立一座大廈,一定要先選擇良好的工匠,然後工匠去選好的材料。同樣的道理,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選擇賢良的臣子來輔佐,然後才能使人民安定。

大匠構屋,必大材為棟梁,小材為榱橑。苟有所中,尺寸之木無棄也。』能工巧匠在建造房屋時,一定是將大的木材作為棟梁,小的木材作為椽子。只要能夠適宜,尺寸之木都不會被遺棄,大材大用,小材小用,沒有被遺棄的材料。

非獨屋有棟梁,國家亦然。大德為宰相,此國之棟梁也。審其棟梁,則經國之本立矣 。經國之本立,則庶官無曠,而天工時敘矣。』並不僅僅是說建造房屋有棟梁之材,治理國家也是同樣的道理。有高尚德行的人做宰相,便是確立了國家的棟梁之材,那麼治國的根本也就確立了。人才有大有小,有各自擅長的方面,只要用得合適,任何人都不需要被遺棄,都有用武之地。這就是講任用人才,不要求全責備,要『料才核能』地任用人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