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71|回覆: 0

[儒家文化]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學問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6-22 22: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學問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學問

王若曰:『猷!告爾四國多方:順大道,告四方。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惟聖人無念於善,則爲狂人;惟狂人能念善,則爲聖人。言桀紂非實狂愚,以不念善故滅亡也。自作不和,爾惟和哉!爾室弗睦,爾惟和哉!爾邑克明,爾惟克勤乃事。』大小眾官,自爲不和,汝有方多士,當和之哉。汝親近室家不睦,汝亦當和之。汝邑中能明,是汝惟能勤職事也。

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猷,孔穎達疏:『猷,道也。周公以王名順大道告四方也。』有方,四方、各方。多士,眾多賢士。成王這樣說道:『順大道,告訴你們四方各國諸侯:聖人如果失去正念就會成爲狂人,狂人能有正念就會成爲聖人。因自己所爲造作不和諧,你們要使它和諧起來;你們家族中有不和睦,你們要使它和睦起來。你們在自己的領地能夠彰明和睦之道,那就是你們能勤於職事啊。』大小眾官,自爲不和,汝有方多士,當和之哉。汝親近室家不睦,汝亦當和之。汝邑中能明,是汝惟能勤職事也。大小眾多官員,由於自己所爲不和諧,你們這些各方的賢能之士,應當使他們和諧。你們親近的家室不和睦,你們也應當使他們和睦。你們在自己國邑中能彰明和諧之道,就是你們能勤於職事。

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罔念』,失掉覺察。『狂』,狂妄愚昧之人。『克念』,克除妄念。這句話是講人人都有聖明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爲堯舜』。但是,一旦妄念起,相續不斷,被煩惱纏縛,即爲凡夫;如果凡夫能克制妄念,保持正念,就會變成聖人。由此可知,『聖』與『狂』之分,只在『罔念』,即失掉覺察與克服妄念之間。

這句話對於修學而言至關重要。【了凡四訓·印光大師序】中,對於這句話的落實講得非常透徹:『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明之一字,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錮蔽。若不加一番切實工夫,克除淨盡,則愈趨愈下,莫知底極。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可不哀哉。

聖賢之道,唯誠與明』,成爲聖賢的方法在於誠和明兩個字。什麼是誠?什麼是明?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中,對『誠』下了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一個妄念都沒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叫做誠。一念不生,就是回歸真心本性。這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爲什麼?因爲『一念不生』並不是粗重的念頭,一念指一秒鐘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個細微的念頭,意識不到,更不可能提起覺察之心。『明』是慧,智慧明了;『誠』是每一個人本具的真心本性。『明』是用智慧覺察,對一切事相、事理都能清楚明了。

古人如何達到誠?『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就是成聖成賢的方法。『明』是具有反省覺察的功夫,對自己的習氣、毛病、煩惱、貪嗔痴慢等都能覺察到,覺察之後立即改正,斷惡修善,即爲明。由明而達到誠。【中庸】上說:『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誠是真心本性,如果能夠明心見性,真心現前,就自然具有智慧覺察,了了分明,這就是『誠則明矣』。什麼是『明則誠矣』?通過覺察,斷惡修善、轉迷爲悟、轉凡成聖,這是從修德達到性德的過程。

聖狂之分,在乎一念。聖罔念則作狂,狂克念則作聖』,這是達到誠明的方法。聖人和狂人的區別就在一念之間,一念是覺,是誠明,就是聖人;一念是迷,是虛妄、迷惑顛倒,就是凡夫(狂人)。『聖罔念則作狂』,『念』是覺照,『罔』是沒有。假如聖人沒有覺照,不能省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聖人就變成凡夫。『狂克念則作聖』,博地凡夫只要克服妄念,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就能成爲聖人。

其操縱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縱任也』,『操』是操守,『縱』是放縱,人如果能管住自己的念頭,就是德行操守,就能成就聖人;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念頭,不能夠覺照,放縱五欲六塵的享受,就變成凡夫。能夠操守就是得,放縱就失去自己的真心本性。這種現象好比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古人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特別是學道,人如果不努力操持自己,不能常起覺照,以爲自己能夠操持得住而放縱自己,其實是在逆水行舟,不是在前進就是在退步,而且可能一退到底。『不可不勉力操持』,所以要謹慎、精進地操持自己的念頭,不令正念迷失。不可『稍生縱任』,不可以稍稍放縱,任念頭紛飛而不加警覺,否則很難成就。

須知誠之一字,乃聖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誠』是人本具的妙明真心,聖賢有,凡夫同樣有,所以稱爲聖凡同具。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凡夫的真心本性與聖賢人無二無別。真心的狀態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真心常照,但是它本身是寂靜的,就像鏡子一樣,很清淨,是寂滅的,但是胡來現胡,漢來現漢,外國人來了能現外國人的樣子,漢人來了能現漢人的樣子。但是人走了之後,它都不著痕跡,這就是真心本性的樣子。真心本性是人人本具的,【大學】上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修學的目的就是把人本具的明德彰顯、開發出來。

明之一字,乃存養省察,從凡至聖之達道』,『明』是『存養省察』。『存』,存心。『養』,修養。『省』,反省。『察』,覺察。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上要常常觀照,看自己的行爲是否符合正道,這就是存養省察的功夫。『從凡至聖之達道』,從凡夫到聖賢的方法就是存養省察,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要了了分明,達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當然,一般人很難不起心動念,所以要從不執著、不分別下手。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萬境交集』即人每天遇到的境界、見到的人事、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之時。凡夫之所以沒有成聖成賢,原因就是在日常生活、爲人處事、待人接物中,不能夠覺照,失去了觀照的功夫,就難免生出不好的情緒、念頭,錯誤的知見,這就叫做『違理情想』。『違理』,違背理性、真心本性。『情』,包括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財、色、名、食、睡),這是貪染。『瞥爾而生』,忽然之間產生,不知不覺生出。如若此時人不能夠覺察,往往就墮落。

聖人無心,沒有妄念,也不會起妄念。當念起之時人若沒有覺照,就偏離了聖道。如果念頭是惡念,是自私自利、貪嗔痴慢,那就會墮落,離本性越來越遠。有人把真心本性比作藍天,烏雲代表惡念,白雲代表善念。烏雲遮蔽天空,所以修行首先要把烏雲去掉。之後,還要把白雲去掉,白雲雖善,依然會遮蔽天空,真心本性不能全部顯現。所以,作善而不執著於善,【了凡四訓】中講,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什麼是三輪體空?在布施時不要想著『我在布施,誰接受了我的布施,我布施了什麼,布施了多少』,這就叫做三輪體空。『內不見己』,即內不見布施的人;『外不見人』,外不見誰接受了布施;『中不見所施之物』,中不見布施了多少,布施了什麼。所以,作善而不著作善的相,心裡清淨、一塵不染,才是和真心本性相應的。

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錮蔽』,念起不能覺照,人就會隨著妄念走,真心本性就被蒙蔽。如同太陽是人的真心本性,烏雲是煩惱習氣、無明,烏雲把太陽遮住,陽光就照不下來了。但是,烏雲並不是真的把太陽蒙蔽住了,其實太陽並沒有丟失,依舊朗朗當空,只要烏雲散掉,太陽仍會普照大地。所以,人起心動念,甚至造作惡業時,真心就被蒙蔽了,雖然被蒙蔽,但真心並沒有失去,沒有受到絲毫的破損。只要常起覺照,烏雲就散開、消失,真心也就顯現出來。

而凡所作爲,咸失其中正矣』,真心被蒙蔽,做的事情就會失去中正。所以,有違理情想、邪知邪念,就會墮在無明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趕緊回頭。

印祖的這些教導對於防非改過非常重要,一定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論語】開篇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要在生活中經常練習,面對生活中的境緣、誘惑、考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如果起心動念,馬上觀察念頭是正是邪,如果失去中正,就趕緊回頭,不再迷惑顛倒,這就是真修行。

若不加一番切實工夫,克除淨盡,則愈趨愈下,莫知底極。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可不哀哉!』『違理情想』產生之後,如果不下一番切實功夫將其克除,想學聖道,想明心見性,卻只停留在口頭,沒有實際行動,就會愈趨愈下。雖然學習了聖賢教誨,但是沒有落實,仍然會墮落。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切實』兩個字,要把聖賢教誨切實落實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處處觀察、反省、改過,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的念頭克除淨盡。不僅要克除,而且要克除得乾乾淨淨,一點不留,這才有成聖的希望。否則,雖然讀聖賢書幾十年,學了很多名詞術語,知曉很多理論方法。但是沒有下切實功夫克除自己的妄念、欲望,也是『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徒具』,指白白有作聖的願望,但是願望是空的,是口頭的,沒有落實在行動上,就會『永淪下愚之隊』。『下愚』,指凡夫,永遠沉淪在凡夫的隊伍中。『豈不哀哉』,這真是太可惜、太令人悲哀了。

中國古人說:『正法難聞,中土難生,人身難得』。人得了難得的人身,又能聞聽正法,又生在五千年聖賢教誨的中國,可以說是極爲殊勝、極爲難得。如果不抓住難得的機緣,不能把聖賢教誨落實在生活之中,克除自己的欲望和妄想,那就是印祖所說的『徒具作聖之心,永淪下愚之隊』。凡人不能成聖成賢不是沒有機緣聽聞正法,而是聞聽了正法卻沒有力行,沒有生起珍重之心,沒有下切實功夫把自己的欲望、妄念克除淨盡,這確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學習聖賢教誨、讀聖賢書、學理論就像看地圖,比如從北京到倫敦應該選取哪種路線和交通工具更合理、快速、省時省力,這是在學習理論,明白之後,最重要的是行。無論採取哪一種路線和交通工具,只有出發才能到達目的地。修行也是如此,凡夫聽聞聖賢教誨,知道如何明心見性,成聖成賢。但在境界現前時,卻不能克除自己的欲望、執著,起了分別,結果依舊沉淪、墮落,這就非常悲哀。所以,古人強調知行合一、解行相應,能說不能行不是真學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