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於『道』『德』二字。『志於道』的文化精髓是理解中華文明具有突出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關鍵,明德弘道的聖賢教育是傳承中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厚德載物的價值取向保證了以文化人的效果,展現了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和文化建設的迫切性。 『志於道,據於德』的文化精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志於道』的文化。【論語】中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可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綱領性概括。這裡的『道』,就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作爲終極旨歸意義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在中國古人那裡,學習一切技藝,從事一切職業,都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爲道的途徑、得道的方法。『得道之人』在不同學派也有不同稱呼,在【周易】中稱爲大人,在儒家稱爲聖賢,在道家稱爲真人,等等。 得道之人具有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無所不知,即『全知』。這就決定了求道的方法與求學、求知的方法不同。老子指出:『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得道之人正是通過無知、無爲的方式達到了無所不知、無所不爲。而在求知、求學的過程中,即使知識再豐富,但只要有知,就會有所不知,就不可能達到『無所不知』的境界。而聖人用心如鏡,其『無知』的心境,猶如鏡子一般光明潔淨,本身沒有任何圖像,但誰來都可呈現其相。鏡子起作用所達到的狀態就是『無所不知』,而其自身仍保持一塵不染(無知),寂而常照,照而恆寂。這說明,求『道』開啟的是自性的光明智慧,即【大學】中所講的『明明德』。這種自性明德是人去除思慮後達到的本自具足、本自清淨、本來如是的境界,而知識則是通過人的思維想像邏輯分析等設計而得來。古代修道之人通過『滌除玄覽』『心齋』『坐忘』『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等方式成爲得道之人。 荀子說:『道者,古今之正權也;離道而內自擇,則不知禍福之所託。』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些都是強調唯有順應『道』來修身治國,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否則必然敗亡。而『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這種『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常理恆常不變,而體現和落實這些常道的方法和形式,則可隨時代發展而加以適當取捨和創新,這就是『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志於道,據於德』的文化,這是理解中華文明具有突出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關鍵。正是因爲以道治國,才能得道者多助、順天(即天道)者昌,使中華文明具有了突出的連續性;在順應天道的前提下損益盈虛,與時偕行,革故鼎新,而非陳陳相因,故步自封,才使中華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創新性;『大道之行,天下爲公』,培養了中華民族『天下大同』的博大眼光和『天下一家』的開闊胸襟,形成了協和萬邦、胸懷天下的文化傳統,對內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對外形成『萬國來朝』的局面,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中華文化懷抱著『道並行而不悖』及『和而不同』的開放精神,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中合於『道』的部分相互吸納融合,有悖於『道』的部分則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淘汰,『志於道,據於德』的特點不僅使中華民族在文明互鑒、文化交融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自信,也避免中華文明被其他文明所反噬,使中華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包容性;按照『天道好生而惡殺』的規律處理國際關係,必然採取慎戰、德政,『強不執弱,富不侮貧』『國雖大,好戰必亡』『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中華文明具有了突出的和平性。 總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關於『道』的完備認識。【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就決定了中國古人無論是在處理與家國社會之間的關係,還是在處理與天地自然之間的關係時,都崇尚效法於『道』,循『道』而行。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以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成爲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延續至今的最重要原因。明德弘道的聖賢教育 既然『道』如此重要,古人的教育不離求道、弘道的目標。正如【大學】開篇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彰明自性本具的智慧和光明的德性。朱熹解釋德爲: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簡言之,德就是得道之人表現出來的品性特徵。能夠通過行道彰明自性明德的聖賢君子,才能真正承擔起弘道的使命。因此,古人強調『讀書志在聖賢』。也就是說,道雖然就在那裡,但是如果人不積極主動地去體悟道、發現道和踐行道,那麼人也不可能成爲得道之人,道也就不能爲人安身立命、經世致用提供助益。正是從這種意義上,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漢儒揚雄在【法言】中,把儒解釋爲『通天地人謂儒』,說明儒家對於天地自然和社會人倫的事理、規律都能通達明了。而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儒家是以學道、弘道爲己任。正如【周禮·天官】中講:『四曰儒,以道得民』,儒用『道』來教化民眾,所以深得民心。 【中庸】言:『君子之道費而隱。』『道』具有『費而隱』的特徵,近自夫婦居室之間,遠而至於聖人天地之所不能盡。道所包括的範圍是廣博的,所揭示的道理細微深刻,可謂無所不包、無所不含。儘管道具有『費而隱』的特徵,但它並非深不可測、遙不可及。恰恰相反,道不遠人,它就滲透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貫穿於普通的行爲和世俗的事務中。因此,孔子說:『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在求道入德之方上,君子應做到『極高明而道中庸』『下學而上達』,孔子等古聖先賢的偉大之處,就是讓人能在日常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乃至技能藝術的掌握薰陶中接近道、體認道,甚至得到道,因而有了琴道、棋道、茶道、弓道、武道、醫道、商道等。當這些技藝後面冠以『道』字時,就超出了謀生技能或藝術欣賞的範圍,而成爲明德弘道的途徑。因此,各行各業都可以成就聖人,聖人出現在各行各業。 對於學習從政的士大夫而言,讀書、從政同樣也是明德弘道、成聖成賢的過程。因此,其讀書的方法也有其獨特之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因爲通過全神貫注地讀書把雜亂的念頭打掉,把清淨心開發出來,這就是『明明德』;當然,古人也強調『文以載道』,經典中記載的是古聖先王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智慧和方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經驗和教訓,因此,通過讀聖賢書無私忘我地從政爲官,也是一種開啟自性明德的途徑。在經史子集等典籍的薰陶下,中國古代士人形成了特有的精神追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等。這樣,君子從政的過程也就成爲一個明德弘道而成聖成賢的過程。通過深入經典、興辦聖賢教育是弘揚中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最重要方式。 厚德載物的價值取向 『厚德載物』出自【周易】坤卦的【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坤卦象徵大地的氣勢寬厚和順,君子應當取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承載萬物。這與【大學】中的『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的思想一致。正如植物根深才能葉茂,一個人具有深厚的德行,才能承載外在顯赫的名聲、盈裕的財富、高貴的地位而沒有禍患。【周易】的『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尚書】的『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弗亡』『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中庸】的『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以及【春秋左氏傳】的『多行不義必自斃』等,講的都是同樣的道理。厚德載物的價值取向就是『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新語】中說:『治以道德爲上,行以仁義爲本。故尊於位而無德者絀,富於財而無義者刑;賤而好德者尊,貧而有義者榮。』【抱朴子】中也講:『不修善事,即爲惡人;無事於大,則爲小人。紂爲無道,見稱獨夫;仲尼陪臣,謂爲素王。即君子不在乎富貴矣。』這裡講道,孔子雖僅當過陪臣,但後人尊稱他爲『素王』。孔子被唐玄宗封爲『文宣王』,被宋真宗封爲『至聖文宣王』,被元武宗封爲『大成至聖文宣王』。所以百姓尊崇他,稱他爲『素王』。可見,人一生對世界、民族、人民能夠作出多大貢獻,並不在於他的財富、權位,而在於他的智慧、德行。 如果領導幹部能夠深入經典並真正明白這些道理,就能自覺做到明大德、嚴私德、守公德。這正是文化『以文化人』的力量,文化建設的迫切性以及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也可從中窺見一斑。 【原載【學習時報】,2023年6月19日。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及思想理念研究】首席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