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是礼的根本
关于“节用”,中国有很多名言。“成由勤俭败由奢”“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富不过三代?第一代创业的人,往往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下事业。到了第二代,虽然条件好了,但是还能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知道克勤克俭,使事业发展壮大。但到了第三代,一出生就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仅不知道祖辈、父辈创业的艰难,不知道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反而学会铺张浪费、骄奢淫逸,久而久之,就把祖辈、父辈辛苦打下的基业败光了。观察历史就会发现,凡是能够承传三代以上的家族,都有严格的家规、家教、家训。曾国藩在家书中教导子弟:“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一个国家、家族、政党、企业、单位的破败都是因为里面的每一个人过分奢侈、浪费,以至于入不敷出。 《群书治要·汉书》记载:“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自周成王、周康王的盛世以来,“刑措四十年而不用”,刑罚搁置四十年都没有使用,“囹圄空虚”,监狱里没有犯人。从那个时期到当时的汉代将近有一千年,想使国家得到治理的人很多,但是太平盛世却没再度出现,什么原因?“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因为人们废弃了治国的常理、常法。法度是古人所讲的恒常不变的礼法,也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人们不讲仁义礼智信,不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也不再讲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而凭着自己的私心、喜好治理国家,奢侈盛行而仁义被废弃。因为人的私欲生起,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必然会过上奢侈浪费的生活。一旦一个人奢侈浪费,就不惜盘剥人民的血汗,也就不可能对百姓有仁爱之心。所以“奢侈行而仁义废”,就是国家不再出现太平盛世的重要原因。 《群书治要》中记载魏文侯请教李克(也称李悝):“刑罚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李克回答:“刑罚的根源产生于人们邪曲不正、放纵奢侈的行为。凡是人们奸诈、邪曲不正的心,都是因为饥寒交迫产生的;而过分放纵安逸的人,则是把心思耗费在文饰、追求奢侈品之上。” “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百姓饥寒交迫,吃不饱、穿不暖,还能不作奸犯科、不做邪曲不正的事,是很少有的。“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佚者,未尝有也”,男女都装饰得很精美,并以此互相攀比,看谁的用度更奢华、浪费,如果这样,人们不骄奢淫逸也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如果领导者不禁止奇技淫巧的事情,人们追求奢侈品,越是追求就越有人加大生产满足人们的欲望,导致“国贫民侈”,国家越来越贫穷,人民越来越奢侈。 “国贫民侈,则贫穷者为奸邪,而富足者为淫佚,则驱民而为邪也”,如果国家贫穷,但是人民奢侈浪费,贫穷的人就会做奸邪之事追求富裕的生活,而富裕的人会放纵自己的欲望,骄奢淫逸,这就等于驱使人民做邪曲不正的事。当百姓被驱使走上邪路,再用法律惩罚他们,这等于是为人民设置陷阱。所以,刑罚的兴起是有根源的,如果君主不从根本上堵塞,而只是在枝节上督促,这是伤国之道。 明智的君主知道刑罚产生的根本,不是从枝节上去治理。康熙皇帝曾颁布《圣谕十六条》教导百姓,其中一条是“尚节俭以惜财用”。强调“开其源尤当节其流”。人们不仅要知道如何生产、聚集财富,还要懂得节省、节俭财用,这样各种物资、财富才用不完。 《礼记》中说:“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如果国家奢侈之风盛行,就要教导人们崇尚节俭;如果国家太俭朴,就要让人们懂得礼。也就是说,节俭要符合礼的要求,特别是当客人、外宾来访时,平时可以很节俭,但是招待客人还是要符合礼的规定,这才不失礼。《论语》中说:“礼,与其奢也,宁俭。”礼与其搞得太奢华浪费,宁愿节俭。这说明,节俭是礼的根本。现在很多国家奢侈之风盛行,人们竞相攀比,坐高档轿车、住豪华别墅、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在这种奢侈风气盛行的情况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项规定”,这就是“示之以俭”的表率,自己身体力行为大家做出节俭的榜样,引导社会不要攀比。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