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陰功,皆由心造 第三,凡夫正眼未開,往往指惡為善,指善為惡。元朝時,有一些學儒的人去請教中峯和尚。他們說:『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但我們經常看到一個人行善,但是子孫卻不興旺發達;某一個人作惡,反而家門隆盛,可見善惡因果報應不符合事實。』 中峯禪師說:一般人是肉眼凡夫,心地不乾淨,而且有很多妄想執着,沒有慧眼,看不清事實真相,所以經常認善為惡,指惡為善,這就叫做迷惑顛倒。往往世間有很多這種人,不知道反省自己不辨是非,反而怨天尤人,說老天報應不公平。 這些儒生問:『怎麼會把善看成惡,把惡看成善呢?』中峯禪師很有智慧,他說:『你們說一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一位儒生說:『打人、罵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中峯禪師說:『未必然也。』不一定是這樣。又有人說:『廉潔有守是善,貪污受賄妄取是惡。』中峯禪師說:『未必然也。』他們說了很多答案,中峯禪師都說:『未必是這樣。』 於是,大家就問中峯禪師:『那麼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中峯禪師說:『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如果這件事有益於人,打人罵人也是善;如果是為了自己,敬人禮人也是惡。比如,一個孩子做錯事,父母打他罵他,是為了孩子改正錯誤,汲取教訓,後不再犯,這也是善;如果給人行賄受賄,帶着禮物請人吃飯,為了謀取私利,這仍然是惡。中峯禪師還說,善惡其實並不容易看,所以一般的世俗之人,往往把善看成惡,把惡看成善,從而導致迷惑顛倒。 【了凡四訓】記載:『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皆當深辨。為善而不窮理,則自謂行持,豈知造孽,枉費苦心,無益也。』做善如果不明白道理,就會導致自己認為是道德高尚,有操守、有行持,其實是在造惡,白費心思,對自身沒有利益。 第四,因果規律有歷時性的特點。也就是說,從因到果要經歷一段時間。比如,今天種花的種子,明天卻長出草,其實這並不是花的種子長出的草,而是以前的草籽先發芽、先成長。就像去看電影,自己遲到了,只看到一個人很成功,驕奢淫逸、驕橫跋扈,但是大家都很尊重他、奉承他,一呼百應。看到這裏,有人給自己打電話就出去了,結果也沒看到後半段。如果僅看到這一段,就會認為劇情中的人驕奢淫逸,怎麼還過得很好,受人尊敬愛戴呢? 實際上因為自己遲到了,前面的一段沒有看到:這個人以前窮困潦倒時,奮發圖強、積功累德,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與幫助,才有發達的結果。而且後半段也沒有看到:他因為驕奢淫逸,後來家道沒落,甚至子孫都淪為乞丐,富不過三代。所以,自己僅僅看了中間部分,就會認為善惡報應不相符。 【了凡四訓】告訴人們:『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果報快的,幾年、幾天,甚至今生今世就報在自己身上;『遠報則在兒孫』,果報遠的,就是『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子孫都跟着受害。 古人說:『為惡不殃,必有餘昌,昌盡必殃。』一個人作惡多端,但是沒有災殃,因為還有餘昌,可能是祖宗的余福,或是以前做善事積的福沒有享完。但如果他繼續作惡不知悔改,余福享完,就一定會因為今天的作惡多端得到災殃。 反之,『為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必昌』。一個人做很多善事,積功累德,但是也沒有昌達,一定有餘殃,可能是祖宗的餘殃,或是他以前做的壞事還沒有報完。但如果作惡的災殃報完了,他一定會因為今天的善事得到昌達。所以,【了凡四訓】中說:『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要看一時,而要從長計議。從歷史的角度就會發現,因果規律有歷時性的特點。
為什麼修養德行特別重要?
第五,【中庸】中記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古人說話都非常謹慎,但是這句話說得都非常肯定。有的人不服氣,說:『孔子、顏淵都是大德之人,他們也沒有得到該有的位、祿、名、壽,這作何解釋?』這裏的『位』 『祿』 『名』 『壽』,不能僅僅理解為人爵、人位,而是天爵、天位。比如,至聖先師孔子德配天地,雖為一介布衣,沒有顯赫的官位,但卻被尊為『萬世師表』 『至聖先師』,為歷代天子所尊。【中論】:『是以仲尼為匹夫而稱素王。』所以,夫子是素王之位,這就是天爵。 『必得其祿』,世間的俸祿有用盡的時候,但是『必得其祿』的『祿』,不僅僅指世間的俸祿,而是指無量的天祿。天地之德,長養萬物,聖人與天地合其德,他們有這種仁德之心。後世把孔子尊稱為『至聖先師』 『素王』,皇帝帶領百官學習孔子的教誨。所以,天祿是隨着天爵而來,聖人是以天祿惠利群生。 『必得其名』,『名』也不是世間的虛名,而是不朽之名。孔子被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這是天地之名。 『必得其壽』,『壽』包括世間有形的壽命,大德之人大多長壽。比如,殷中宗享國七十五年,周文王享國五十年。『壽』也指一國的國祚,國運長短。君主積德行善,國運就會昌隆,像周朝的先祖,世代修養德行,德被子孫。周朝傳世三十代,歷時八百年。 『必得其壽』的『壽』不僅僅是世間的壽命,而是無疆之壽,死而不朽。比如,孔子的弟子顏淵,他是仁者,但是顏淵早夭。那怎麼能說他是仁者壽呢?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被稱為三不朽,雖然顏淵的壽命看起來比較短,但是他的道長存,他也被稱為聖人,配嗣在孔廟中,死而不朽。所以,世間的夭壽之別是區區數十年,然而立德與否,差異卻何止千秋萬代。『形壽』比之『無疆之壽』,不可同日而語。顏淵雖然早夭,但卻死而不朽,精神長存。 所以,『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雖然得不到世間的富貴,但孔子得到的卻是素王之位,無量之祿,不朽之名,無疆之壽。這就是從五個角度看古人所講的,為什麼修養德行特別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