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79|回覆: 0

[儒家文化] 承諾別人之前,要考慮能不能做到,言而有信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13 14: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謹而信,『信』,是告訴我們言語要誠信。【弟子規】中說:『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一定要講誠信,言出必行,不要有意無意地去欺騙別人。

有的人不誠信已經習以為常了。例如,我們去市場買菜,跟人家說『我過一會再來買』,結果過一會,我們買了別人家的菜,就忘了再過來買,這就失信於人了。如果我們做人言而有信,那麼我們在社會上處事就非常方便,也減少了很多成本。

還有一句話也很重要,就是『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我自己經常犯這個毛病,聽別人說的時候,這個事情好像非自己去不可,我們一下子發了善心就答應了,結果最後一看,這個時間實在是排不開就失言了。

所以【弟子規】中這一句話,對我們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凡是要承諾別人之前首先要考慮到條件允不允許、有沒有可能。這就告訴我們言語要謹慎。當然言語除了守信之外,它還有很多別的要求。

在【養正遺規】中,也有對言語的要求:『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鬨,浮言戲笑。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大議論。長上檢責,或有過誤,不可辯自分解,姑且隱默。』這就是告訴我們,言語除了做到誠信以外,還要態度謙恭,說話和緩,不可高聲喧鬧,玩笑嬉鬧。

父兄師長教導時應該低頭聽受,不可妄加議論。師長檢查有時說錯誤了,不可馬上辯解,姑且緘默不言。這是為人弟子、學生應有的態度。因為尊師才能重道,像一般老師對學生指出錯誤的時候,學生的第一個反應可能就是找藉口,進行辯解。

這裏告訴我們,有錯誤的時候不要馬上辯解,過一段時間再慢慢地細心分條陳述說『此事恐怕是如此,先前可能是不小心遺漏了』,或者說『應當是偶然沒有考慮到』,這樣的話才不會忤逆師長,事理也就自然明了了,甚至對於朋友也應是如此。

我們看了這些,對古人更加生起恭敬之心。我們再看【弟子規】的時候,就更加珍惜了。李毓秀夫子從這麼多【童蒙養正】的教誨之中,用這麼簡單的話,把我們從早到晚行住坐臥、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方面面的要求,都概括得淋漓盡致。

所以我們越學,對古人的恭敬心越能夠生起來,我們再學的時候,就覺得很親切,也很容易去力行了。這是『謹而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