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2|回复: 1

[其他] 《六韬·龙韬1王翼》诗解2奋威股肱权游方士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7-15 2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韬·1王翼诗解2奋威股肱权游
题文诗:
奋威四人,主择材力,兵革,风驰电掣,
不知所由;伏鼓旗三,主伏鼓旗,耳目,
节,号令,往来,出入若神;
股肱四人,任重持难,沟堑,壁垒,
以备守御;通材三人,拾遗补过,应偶宾客,
论议谈语,消患解结;权士三人,主行奇谲,
设殊异技,非人所识,行无穷变;耳目七人,
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事,军中之情;
爪牙五人,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冒难攻锐,
无所疑虑;羽翼四人,主扬名誉,震远方,
摇动四境,以弱敌心;游士八人,伺奸候变,
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术士二人,
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方士二人,
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法算二人,
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量入为出。
 原文
  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伏鼓旗三人,主伏鼓旗,明耳目,诡符节⑾,谬号令,暗忽⑿往来,出入若神;
  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难,修沟堑,治壁垒。以备守御;通材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偶宾客,论议谈语,消患解结;
  权士三人,主行奇谲⒀,设殊异。非人所识,行无穷之变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情;爪牙五人,主扬威武,激励三军,使冒难攻锐,无所疑虑;
  羽翼四人,主扬名誉,震远方,摇动四境,以弱敌心: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⒁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
  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方士二人,主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法算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
注释
⑩论兵革:选用各种武器装备。论,同“抡”,选择、挑选之意。兵革:武器装备。
  ⑾符节;古代传达命令或征用军队的凭证。
  ⑿暗忽:忽来忽往,模糊不清。
  ⒀奇谲(jué):诡诈,奇谋权谲。
  ⒁开阖(hé):或张或闭,任由控制、操纵。阖,关闭。
译文
  奋威四人,主管选拔有才能的勇士,配发优良的武器装备,组织突击部队风驰电掣般行动,迅猛快速地打击敌人;
  伏鼓旗三人,主管军队的旗鼓,明确视听信号,制造假符节,发布假命令以迷惑敌人,忽来忽往,神出鬼没;
    股肱四人,主管担负重要使命,从事艰巨任务,挖掘沟堑,构筑壁垒,以备守御;
通材三人,主管完善将帅的不足,弥补将帅的过失。接待宾客,讨论问题,消除祸患,排解纠纷;
权士三人,主管实施诡诈奇谋,设置绝术异技,不让敌人识破,进行无穷变化;
  耳目七人,主管通过与外界交往,听风声,观动静,查明天下形势,了
解敌军情况;
  爪牙五人,主管宣扬我军军威,激励三军斗志,使他们敢于冒险犯难,攻坚摧锐而无所疑惧;
    羽翼四人,主管宣扬将帅的威名声誉,以震骇远方、动摇邻国,削弱敌军斗志;
  游士八人,主管察明敌方奸佞,刺探敌国变乱,操纵敌国民心,观察敌人意图,进行间谍活动;
  术士二人,主管使用诡诈,借助鬼神,迷惑士众,稳定军心。
方士二人,主管各种药物,治疗创伤,医治疾病;
法算二人,主管计算军队营垒、粮食和财用的收支情况。”
汪柯 发表于 2025-4-14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韬·龙韬·王翼》军事分工体系发微

《六韬》所载王翼十八类七十二人编制,实为上古军事参谋体系之完整呈现。其中"奋威"至"法算"诸职,构建起攻守兼备、虚实相生的战争指挥系统,其精微处尤值深究。

奋威四人之职,非仅选拔勇士,实含"兵形势家"要义。《孙子兵法》所谓"其疾如风"者,正此"风驰电掣"之谓。考《吴子·论将》言"车坚马良,士勇兵强",可知奋威所司乃打造战略突击力量,其"不知所由"的机动特性,已暗合后世"奇正相生"的战术思想。

伏鼓旗三人之设,彰显"兵不厌诈"的军事智慧。《孙子兵法·计篇》"能而示之不能"的诡道原则,在此体现为"诡符节,谬号令"的具体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其"暗忽往来"的战术特征,与《鬼谷子·反应》"反复相求,因事为制"的谋略思维一脉相承,形成先秦军事欺骗理论的完整链条。

股肱四人与通材三人的职能配置,构成"处实"与"应变"的双重保障。《司马法·定爵》言"凡战,智也;勇也;巧也;利也",股肱主"任重持难"属勇力层面,通材司"拾遗补过"则属智巧层面。这种分工恰印证《管子·兵法》"计必先定而后兵出于境"的备战思想。

术士、方士的设置尤具时代特色。《汉书·艺文志》载"兵阴阳家"善用天文历算,此处术士"依托鬼神"正其遗绪。而方士主治金疮,则体现先秦军队已具系统医疗体系,《周礼·天官》"疡医掌肿疡溃疡"之制或为此制渊源。

法算二人执掌军需计算,暗合《孙子兵法》"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的军事经济学思想。其"量入为出"原则,与《管子·乘马》"知侈俭则百用节"的治国理念相通,反映军事后勤管理的早熟形态。

此七十二人编制体系,实为上古军事智慧的结晶。其将人才专业分工与战争要素系统整合,既体现"凡兵,制必先定"的组织原则(《尉缭子·制谈》),又蕴含"上兵伐谋"的战略思维。后世兵家"幕府"制度之雏形,殆始于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