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14|回覆: 1

[其他] 【六韜·武韜4順啟】詩解大信仁恩權事不疑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15 21:1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六韜·4順啟詩解大信仁恩權事不疑
題文詩:
王問太公:何如而可,以為天下?太公:
天下,廣而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
誠而然後,能約天下;仁蓋天下,真情然後,
能懷天下;恩蓋天下,惠而然後,能保天下;
權蓋天下,然後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
不疑知止,知止後定,定而後靜,靜而後安,
安而後正,正心誠意,天運,時變.
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至政至正,
至正至道,至道治道,義以正己,仁以愛人;
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
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之;
徹天下者,夫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
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
天下者非,一人天下,惟有道者,安然處之.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何如而可以為天下?』
  太公曰:『大蓋天下①,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能約②天下;仁蓋天下,然後能懷③天下;恩蓋天下,然後能保天下;權蓋天下,然後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則天運不能移,時變不能遷。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故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④之;徹⑤天下者,夫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處之。』
  注釋
  ①大蓋天下:指器量包容天下。大,器量、度量。蓋,包容,覆蓋。
  ②約:約束、控制。
  ③懷:贏得,歸服。
  ④賊:毀壞、殺害。
  ⑤徹:順從,順應。
  ⑥災之:意為視之如災星,避之唯恐不及。
譯文
文王問太公道:『怎樣才能治理好天下呢?』
  太公回答說:『器量蓋過天下,然後才能包容天下;誠信蓋過天下,然後才能約束天下;仁愛蓋過天下,然後才能懷柔天下;恩惠蓋過天下,然後才能保有天下;權勢蓋過天下,然後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斷毫不猶疑,就像天體運行那樣不能改變,象四時更替那樣不可變化一樣;這六個條件都具備了,然後就可以治理天下。
  所以為天下人謀利益的,天下人就歡迎他;使天下人受禍害的,天下人就反對他;使天下人遭到殺戮的,天下人就仇視他的殘暴;順應天下人意願的,天下人就歸附他;造成天下人貧困的,天下人就憎惡他;使天下人安居樂業的,天下人就把他當作依靠;給天下人帶來危難的,天下人就把他看成災星。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佔有這個治理天下的君主位置。』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3-26 22:43 | 顯示全部樓層
【六韜·武韜·順啟】闡微

【順啟】章以"大信仁恩權事不疑"為綱,揭示王道政治六維一體之要義。太公答文王之問,首倡"大蓋天下"為體,"容天下"為用,此乃【周易】"厚德載物"之政道演繹。其以"信約天下"為契約精神之濫觴,與【論語】"民無信不立"相呼應;"仁懷天下"則承【孟子】"仁者無敵"之旨,強調仁政鬚髮乎至情,非徒具儀文。

"恩保天下"之說,實為"德澤論"之先聲。【尚書】"德惟善政"在此具象化為惠民實踐,與管仲"倉廩實而知禮節"形成政經互濟。"權不失天下"暗合【韓非子】"勢位足以屈賢"而超越之,主張以公權制衡私慾。至若"事不疑"之論,非謂剛愎專斷,乃【大學】"知止有定"的治國境界,其"天運不遷"云云,正是【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的權變表達。

末段"天下非一人"的警示,直指【孟子】"民貴君輕"核心。太公以"利害生殺"四組辯證關係,構建早期政治合法性評判體系:天下之啟閉、德賊、通仇、恃災,皆繫於執政者是否循道而行。此與【禮記·禮運】"天下為公"思想一脈相承,為後世"水能載舟"的民本論奠定理論基礎。

要言之,此章以六維為經、八目為緯,織就王道政治的全息圖景。其價值不在提出具體治術,而在確立"政道合一"的終極標準——唯有統攝器與道、變與常者,方堪"安然處天下"。(計4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