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90|回覆: 0

[儒家文化] 古人對臣子的功勞,是認德不認利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21 11: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臣之所以能夠忠厚老實,犯顏直諫,向他的君主進諫,不是爲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過失。 ... ...

人臣之所以能夠忠厚老實,犯顏直諫,向他的君主進諫,不是爲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過失。 ... ...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第二句是『事君,能致其身』。侍奉君主,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侍奉領導,能夠致其身,能夠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獻出去,竭盡全力,這樣的人才稱爲『致其身』。

『致其身』也有幾種情況:第一,當君主或者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這個人奮不顧身地保衛君主、國家,和它同舟共濟、同甘共苦,這樣稱爲是『事君,能致其身』。

在【群書治要】上記載著一個故事,在晉文公逃亡的時候,陶叔公總是跟從著他,結果晉文公回國之後,三次行賞卻沒有封陶叔公。陶叔公就跑去見咎犯,說:『我跟從君主逃亡已經十三年了,面色都變黑了,手足也長了老繭,可是現在君主返回國家,行賞三次也都沒有輪到我,這是爲什麼呢?是君主把我忘了嗎?還是我有什麼大的過失呢?』

咎犯就把這句話告訴了晉文公,晉文公說:『哎!我怎麼會忘了這個人呢?』他說:『能夠用道使我的精神專注,用義來說服我,使我的名聲得以顯揚,使我成爲德才兼備的君主的人,應該受到最高的獎賞;以理來規範我,以義來勸諫我,使我不能夠爲非作歹的人,應該受到次一級的獎賞;那些勇猛強壯的勇士,有難在前,他們就衝鋒在前,有難在後,他們就在後斷後,使我免於禍難之中,我認爲這樣的人,應該受到三等的賞賜。他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道理嗎?能夠爲人效死的人,不如保全這個人的生命;和人逃亡的人,不如保全這個人的國家。在三次行賞之後,就應該輪到有勞苦功績的人了,而在有勞苦功績的人當中,陶叔公應該列在第一位,我怎麼敢把他忘了呢?』

在中國古人看來,對於臣子的功勞是認德不認利。雖然他跟著君主到處逃難,而且奮不顧身地保衛君主,但是比不上那些用道義來勸說君主、爲君主出謀劃策、而不使君主逃難的人。

所以第二種人,就是在君主有過失的時候,能夠犯顏直諫、糾正君主過失的人。這種『致其身』,使君主能夠防患於未然,不犯這個錯誤,這是更加值得獎賞的。

歷史上犯顏直諫的臣子特別得多,特別是在【群書治要】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呂氏春秋】中就記載著這樣一個典故:楚文王得到了茹黃狗、宛路箭,這是非常有名的狗和箭。他得到了這樣的狗和劍之後,就到雲夢澤去打獵,三個月都不回來,後來又從丹地得到了一個美女,每一天和美女在一起,從此一年都沒有去上朝。

這個時候太保申就對他說:『先王曾經占卜說,讓我做太保是一件很吉祥的事,而現在您的行爲應該受到鞭刑。』楚文王說:『能不能變換一個方法懲罰我呢?』也就是說,能不能不給我施行鞭刑呢?太保申就說:『我繼承的是先王的法令,不敢廢除,如果你不受鞭刑,我就等於廢除了先王的法令,我寧願獲罪於大王您,也不願意獲罪於先王。』楚文王聽了之後說:『那好吧!』於是這個太保申就把蓆子拉過來,讓楚文王趴在上面,然後又把五十根細細的荊條綁在一起,跪著把它放在了楚文王的背上,如此做了兩次,楚文王就說:『既然都有鞭笞的名譽了,你不如痛快淋漓地、名副其實地打我一頓好了。』

太保申就說:『我聽說對於君子,能讓他感到羞恥就足夠了,對於小人才需要讓他感到疼痛,如果讓他感到羞恥,他都不改變自己的行爲,讓他感到疼痛又有什麼幫助呢?』太保申說完之後,就站起身出去了,請求楚文王把他處死。

楚文王說:『這都是我的過失,太保您有什麼過失呢?』楚文王被太保這種忠誠、冒死犯顏直諫的心打動了,於是他改變了自己的行爲,把太保申重新召回來,殺了茹黃狗,折了宛路箭,把丹地的美女也放回去了。從此勵精圖治,一心一意地治理楚國,最後他兼併了三十九個國家,使楚國的地盤得以擴大。而能夠有這樣的成就,也都是因爲太保申犯顏直諫的結果。

歷史上的這些忠臣,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來勸告君主,不要讓他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所以在【易經】中說『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能夠忠厚老實,犯顏直諫,向他的君主進諫,不是爲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過失。如果君主有過失,這就是危亡的徵兆,而看到君主有過失不去勸諫,那就是輕視君主陷於危亡的境地,忠臣是不忍心這樣做的。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