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29|回覆: 2

[其他]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6蠶繅篇第15詩解1擇種收種浴蠶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7-27 21:2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禎農書】農桑通訣集6蠶繅篇第15詩解1擇種收種浴蠶
題文詩:
淮南王蠶,經雲黃帝,元妃西陵,氏始.
黃帝製作,衣裳因此,始其後,禹平水土,
禹貢所謂:桑土既蠶.其利漸.月令,
曰古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季春月具,
曲植籧筐,后妃齋戒,躬桑;禁婦女毋,
觀省婦使,以勸蠶事,蠶事既登,分繭稱絲,
效功以共,郊廟之服,無有敢惰.及考厯代,
皇后,諸侯夫人,親蠶之事,昭然可見,
況庶人婦,可不務乎?育蠶之法,始於擇種,
收種繭種,取簇之中,向陽,厚實者蛾,
出第一日,者名苖蛾,末後出者,末蛾,
皆不可用.次日以後,出者取鋪,連於槌箔,
雄雌相配;至暮拋去,雄蛾將母,蛾於連上,
勻布所生,子環堆,者皆不用.生子數足,
更就連上,覆養三五,日掛時須,蠶子向外,
恐有風,磨損其子.冬節臘八,無令,
水極凍浸,二日取出,復掛年後,瓮內豎連,
使玲瓏,每十數日,日髙一出.毎陰雨止,
便曬暴,蠶子變色,要在遲速,勿致,
損傷自變.桑葉已生,自辰巳間,將瓮取出,
舒捲提掇,亦無度數,但要第一,日變三分,
第二日變,七分卻用,紙密糊封,還瓮收藏,
至第三日,午時出連,舒捲須要,變至十分.
【原文】1
【淮南王經】云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蓋黃帝製作衣裳因此始也其後禹平水土禹貢所謂桑土既蠶其利漸廣月令曰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季春之月具曲植【音值】籧筐后妃齋戒親東鄉【音向】躬桑禁婦女毋觀【去聲】省婦使以勸蠶事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無有敢惰及考之厯代皇后與諸侯夫人親蠶之事昭然可見況庶人之婦可不務乎
夫育蠶之法始於擇種收種繭種取簇之中向陽淨厚實者蛾出第一日者名苖蛾』,末後出者名末蛾』,皆不可用次日以後出者取之鋪連於槌箔【蠶連蠶槌見農器譜】雄雌相配至暮拋去雄蛾將母蛾於連上勻布所生子環堆者皆不用生子數足更就連上令覆養三五日掛時須蠶子向外恐有風磨損其子

冬節及臘八日浴時無令水極凍浸二日取出復掛年節後瓮內豎連使玲瓏每十數日日髙時一出毎陰雨止,便曬暴蠶子變色要在遲速由勿致損傷自變桑葉已生自辰巳間將瓮取出提掇亦無度數但要第一日變三分第二日變七分卻用紙密糊封了還瓮內收藏至第三日午時),又出連舒捲須要變至十分
【譯文】
【淮南王蠶經】說:黃帝元妃西陵氏開始養蠶。[按]:黃帝製作衣裳,看來就從這開始。其後禹整治好水土,【禹貢】所謂『宜桑的土地既已養蠶』,蠶利乃逐漸推廣【禮記】說:『古時天子諸侯,必有官桑、蠶室。』三月,『備好蠶箔、蠶架、籮筐。后妃齋戒,親自向東面采乘。禁止婦女打扮,簡省婦女針線等活,勉勵專心養蠶。蠶事既已完功,於是分繭繅絲,秤量成絲多少,考比功績,然後用來織成祭天、祭祖畝的禮服,沒有人敢怠惰的。』又曾考查歷代史跡,皇后與諸侯夫人親自養蛋的事,昭然可見,何況平民婦女,可以不勉力從事嗎?
養蠶的方法,始於擇繭、收卵。種繭,選取蠶簇中部向陽的明淨厚實的繭。[收卵],第一天出的蠶蛾叫『苗蛾』,末後出的叫『末蛾』,都不可用。第二天以後出的可用,就捉出來,拿蠶連鋪在槌箔上。(把蛾子放在連上)雌雄相配。到傍晚,棄去雄蛾,把母蛾均勻分布在蠶連上。所產蠶卵,環繞成堆的不用①。卵產足了,仍在連上由母蛾庇養三五天。掛蠶連時,須要蠶卵向外, [如果向里],怕風吹磨擦損傷蠶卵。
冬至日及臘八日浴種時,水不能太冷:浸浴兩天,取出來,仍然掛起。春節後,把蠶連豎放在瓮內,該使其離空透氣。每隔十幾天,日高時取出一次。每逢雨後,就取出曝曬一下。蠶卵催青,一定要任它遲早自然變化,不能破壞它的『自變』規律。在桑葉已經長出的時候,自辰時至巳時之間,將瓮內[蠶連)取出,暴開,卷挽,又展開來手提着,反覆展卷不計次數。要使第一天有三成變[灰色],第二天有七成變[灰色),(這兩天)都用紙糊嚴了仍放回瓮中收藏。到第三天午時後,又取出照樣反覆地展開,卷擾,須娶變色到十分。
發表於 2025-3-26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禎農書·蠶繅篇擇種收種浴蠶疏解】

【淮南王蠶經】所載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之說,實為華夏衣冠文明之肇端。禹貢"桑土既蠶"、【月令】"后妃躬桑"諸典,皆明蠶事乃王化之基,婦功之要。今就擇種、收種、浴蠶三法,析其精微如次:

一、擇種之法
繭種當選簇中"向陽明淨厚實"者,此乃得天地陽氣之驗。蛾出時辰尤須精審:首日"苖蛾"氣未充,末後"末蛾"力已竭,皆當棄之。唯次日所出者,雄雌相配後,獨留母蛾布子,此【齊民要術】"取中平蛾"之遺法也。子環堆者,其氣不勻,亦不可用。

二、收種之要
子足覆養三五日,掛連必令"蠶子向外",此防風損妙訣。朱子【儀禮經傳】云"蠶室宜避賊風",正與此合。冬節浴種,水溫當"無令極凍",浸二日即取,暗合【陳旉農書】"陰陽適中"之理。年後豎連"使玲瓏",實為通氣防霉之智,旬日一曝,尤契"順四時之氣"的古訓。

三、浴蠶之候
待桑葉萌發,辰巳時(註:上午7-11時)出瓮提掇,乃借少陽升發之氣。其變色法度最精:"首日三分,次日七分",此【秦觀蠶書】"漸化說"之實踐。紙封還瓮者,所以存其生氣,應【農桑輯要】"蓄陽待用"之道。

凡此皆本於【禮記】"風戾雨濡"之微意,而通於【氾勝之書】"相時趨利"之要術。蠶事雖微,實關三才之道,學者當於"遲速由己"四字深味之。
回守忘事 發表於 2025-3-31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禎農書·蠶繅篇】擇種收種浴蠶要義考釋

【淮南王蠶經】所載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之說,實為華夏農桑文明之肇端。考【禹貢】"桑土既蠶"之文,知蠶事自三代已為要政。【月令】載天子諸侯設公桑蠶室之制,后妃躬桑之儀,其禮制之詳備,足見蠶桑於國計民生之重。

擇種之法,首重繭質。當取簇中向陽、繭色明淨而厚實者,此乃得天地陽氣之驗。蛾出時序尤需審察:首日"苖蛾"氣未充,末後"末蛾"力已竭,皆非良種。唯次日所出者,雄雌相配後,去雄留雌,使勻布產卵。其子環堆者,乃氣機壅滯之象,亦當棄之。

收種之道,貴在調攝。產畢須覆養三五日,掛連時必令子向外,避風損之患。臘八浴種最為關鍵,水不可極凍,浸二日即出,此陰陽調和之法。年後豎連瓮中,務使玲瓏通氣,旬日一出以順天時。陰雨乍晴即暴,乃承【齊民要術】"順天時,量地利"之旨。

子色變化乃生機發動之候,當以"首日三分,次日七分"為度。此中火候全在人為,速則傷元,遲則遏氣。待桑葉初萌,辰巳陽氣升發時提掇瓮器,終以紙封還藏,正合【陳旉農書】"在順天地時利之宜"之道。

通觀全篇,王氏融匯【禮記】【蠶經】要義,參以實證,其法度謹嚴而陰陽調和,誠為後世蠶政之圭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