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2|回覆: 0

[文化歷史] 一塊『免死金牌』,能保護一個家族多少年?答案是1000年

[複製鏈接]
歷史百小生 發表於 2023-8-7 20: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個『免死金牌』,能保護一個家族多少年?答案是1000年,這個家族就是浙江錢家,他們的開山始祖,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君主,錢鏐。錢鏐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臨安縣,從小就學習武術,擅長射箭。24歲那年,他加入了董昌的隊伍,開始參與平定叛亂。公元879年,黃巢起義軍打到了臨安,錢鏐果斷伏擊了他的先頭部隊,並派重兵把守邊境,逼的黃巢只能繞道南下。

此後16年的時間裡,錢鏐一直跟隨董昌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官位也越做越大,成為鎮海軍節度使,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的老領導董昌造反了,在越州自立為帝。這下錢鏐很尷尬。

一邊是自己多年的老領導,一邊是皇恩浩蕩的朝廷,他誰都不想背叛。於是,他就親自到越州,對董昌說:『老領導,稱帝這種事兒,看起來很風光,其實充滿了風險,還不如當個節度使舒服呢』。

但是董昌鐵了心,錢鏐也勸不動,就接受了唐昭宗的任命,率兵討伐董昌。一年後,董昌戰敗自殺,唐昭宗非常高興,加封錢鏐為鎮海,鎮東兩路節度使,並賞賜他『丹書鐵券』一塊,就是我們俗稱的『免死金牌』。

在這個金牌上面,有這樣一句話:『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一個『免死金牌』,能保護一個家族多少年?答案是1000年,這個家族就是浙江錢家,他們的開山始祖,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君主,錢鏐。

錢鏐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的臨安縣,從小就學習武術,擅長射箭。24歲那年,他加入了董昌的隊伍,開始參與平定叛亂。公元879年,黃巢起義軍打到了臨安,錢鏐果斷伏擊了他的先頭部隊,並派重兵把守邊境,逼的黃巢只能繞道南下。

此後16年的時間裡,錢鏐一直跟隨董昌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官位也越做越大,成為鎮海軍節度使,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的老領導董昌造反了,在越州自立為帝。這下錢鏐很尷尬。

一邊是自己多年的老領導,一邊是皇恩浩蕩的朝廷,他誰都不想背叛。於是,他就親自到越州,對董昌說:『老領導,稱帝這種事兒,看起來很風光,其實充滿了風險,還不如當個節度使舒服呢』。

但是董昌鐵了心,錢鏐也勸不動,就接受了唐昭宗的任命,率兵討伐董昌。一年後,董昌戰敗自殺,唐昭宗非常高興,加封錢鏐為鎮海,鎮東兩路節度使,並賞賜他『丹書鐵券』一塊,就是我們俗稱的『免死金牌』。

丹書鐵券免死金牌

丹書鐵券免死金牌

在這個金牌上面,有這樣一句話:『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那意思就是,如果你犯了死罪,我可以饒恕你9次,你的子孫可以饒恕三次,如果是一般的小錯誤,司法部門也不得追究你的責任。

可以說,這個金牌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所以,錢鏐對大唐一直心存感恩,兢兢業業的工作。

但是,到了公元907年的時候,大唐沒了,朱溫篡奪了皇位,建立了後梁。錢鏐不願意與朱溫兵戎相見,導致百姓生靈塗炭,就接受了朱溫的冊封,當了吳越王。他所控制的範圍,包括今天的浙江省和江蘇東南一部分,福建東北一部分。

此後,無論中原政權如何更替,錢鏐始終是稱臣納貢,保境安民,不稱帝,也不參與戰亂。在他的帶領之下,吳越國,成了五代十國,哪個混亂的年代中少有的安寧之地。他帶領百姓修建錢塘江捍海石塘,大力發展農桑魚鹽,把吳越國治理成了天下富饒之地。

公元932年,錢鏐因病去世,享年81歲。臨終前,他給子孫們留下了十條家訓。其中,第一條就是『心存忠孝,愛兵恤民』,第二條是凡中國之君,雖易異姓、宜善事之。第三條是,如遇真主,宜速歸附

錢鏐建立吳越國,可以說是一種無奈之舉,中原政權頻繁更替,他無力改變,只能幫助國家守好一方領地,等待將來統一的一天。

所以,在趙匡胤建立北宋後,吳越國最後一任君主錢俶,第一時間『納土歸宋』,真正踐行了錢鏐遺訓中的『免動干戈,所以愛民』。

趙匡胤對待錢家,也是真的不錯,承認他們手中的免死金牌,在大宋繼續有效,並說:『『忠孝盛大,唯錢氏一族』』。這也是為什麼,百家姓中開篇第一句就是趙錢孫李,趙指的是趙匡胤,錢,指得就是錢家。

此後,這塊免死金牌,在錢家手中世代相傳,奉為傳家至寶。

到了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打算給手下的功臣們發放一批免死金牌,但是,誰也沒見過免死金牌長什麼樣子,經過一番打聽之後,得知浙江錢家還保存有一塊唐朝的免死金牌,於是,他下令,把金牌借到南京,仿製了一批,然後又把金牌送了回去。

作為回報,朱元璋也承認了這塊金牌在大明的合法性。

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

到了近代以後,日軍侵華,錢家人擔心這塊金牌會落到日本人手中,就把他沉入了一口深井中。新中國成立後,錢家人主動把他上交給了國家,目前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是現存的四塊丹書鐵券中,時間最早的一塊。

看完錢家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其實,能讓錢家成為一個千年大家族的,根本就不是什麼免死金牌,而是錢家的家風和家訓。心存正道,不貪不奢,兄弟相親,家庭和睦

正是在這個家訓的指導下,錢家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傑出人物,比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鍾書,錢穆等等,也正是這些傑出人才,成就了錢家『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的美譽。

蓬恰恰 發表於 2025-4-19 0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錢鏐丹書鐵券的千年護佑之道】

錢氏家族千年不衰之奇蹟,實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政治文化現象。五代吳越王錢鏐所獲丹書鐵券,非但一紙免死憑證,實為華夏"家國同構"政治智慧的結晶。本文試從典章制度、家族教化、歷史機緣三端,剖析錢氏千年傳承之秘。

一、鐵券制度之本義
唐昭宗所賜"丹書鐵券",乃承漢唐"丹書鐵契"之制。【漢書·高帝紀】載"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其制以鐵為券,硃砂書誓,分執為信。錢鏐鐵券"卿恕九死,子孫三死"之文,實為"八議"制度之延伸。【唐律疏議】有"議功""議貴"之條,錢氏以開國之功得此殊遇,然其特殊處在於將法律特權明確量化,此乃五代亂世中君臣博弈的契約式呈現。

二、錢氏家訓的深層建構
鐵券之效,非僅賴皇權背書,更在於錢氏"武肅王家訓"的配套建構。錢鏐遺訓"子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大禮",將政治忠誠鑄為家族基因。宋代以降,錢氏子弟謹守"讀書明理"之訓,如錢惟演、錢易等皆以文才顯,錢俶納土歸宋更成"保族全宗"典範。至近代錢學森、錢偉長等科技大家輩出,實為"詩書傳家"傳統的現代轉型。鐵券的物質保障與家訓的精神指引,構成剛柔相濟的傳承體系。

三、歷史機緣的巧妙因應
錢氏存續千年,關鍵在於對時勢的精準把握。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俶審時度勢"納土歸宋",既順應統一大勢,又借宋太宗"誓碑遺訓"獲得新朝保障。明清時期,錢氏轉為文化世族,如錢謙益雖涉政治風波,但家族根基未損。這種"與時偕行"的智慧,使鐵券精神在不同朝代獲得新的詮釋空間。

錢氏案例啟示我們:所謂"免死金牌",本質是政治信用與文化資本的雙重積累。鐵券的千年效力,不在其金屬質地,而在錢氏將制度特權轉化為家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當今學者研究"錢氏現象",當超越器物層面,於制度設計與家族治理的互動中,探尋中華文明延續的深層密碼。
jz214 發表於 2025-4-27 00:5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錢氏丹書鐵券的實質效力與千年門第傳承】
(文/國學研究所)

錢鏐所受唐昭宗所賜丹書鐵券,乃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殊榮。此物雖俗稱"免死金牌",然其實際效力與錢氏家族千年傳承之關係,需從典章制度與歷史語境詳加辨析。

一、鐵券制度的法理邊界
【唐六典】載:"丹書鐵券,所以殊功。"其"恕九死,子孫三死"之文,實為帝王與功臣的契約象徵。然考諸史實,此類特權從未超越皇權體系:
1. 後唐同光年間,錢鏐之孫錢元瓘仍須上表請襲王爵,可見鐵券不能代行皇權審批
2.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弘俶納土歸宋時,鐵券僅作為歷史文物呈獻
此證鐵券實際效力止於王朝更替,所謂"千年庇護"實為後人附會。

二、錢氏長興的深層原因
錢氏歷三十八世而不衰,關鍵在【錢氏家訓】所立"持躬不可不謹嚴,臨財不可不廉介"的治家之道:
1. 文化轉型:北宋後錢氏由武轉文,出進士350餘人,如錢惟演、錢易等皆以文名世
2. 地理智慧:吳越國時期"保境安民"政策,使江南免於戰火,積累家族底蘊
3. 政治審慎:歷代恪守"善事中國"祖訓,宋元明清皆能順應時勢

三、鐵券的符號化演變
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鐵券(明仿製品),其價值已由法律文書轉為:
1. 帝王仁政的象徵載體
2. 世家大族的身份圖騰
3. 江南文化記憶的物證

結語
錢氏千年傳承,實賴"詩書傳家遠,忠厚繼世長"的儒家傳統,非憑一鐵券之力。鐵券如同西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其真正意義不在物質載體,而在所承載的德治精神。今人觀此文物,當思【周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訓,方得傳統文化精髓。

(全文798字)

【注】本文考據主要來源:
1. 【吳越備史】卷四
2. 錢文選輯【錢氏家乘】
3.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八十一】
4. 現存丹書鐵券銘文拓片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丁卯日|黃帝4722年四月初一日申時| 2025/4/28/週一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