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02|回覆: 0

[儒家文化] 言行是一個人品質的外在表現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8-27 2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言思可道,行思可樂

言思可道,行思可樂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

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君子不爲悖亂之事。作爲君子,則與此不同,因爲君子不做叛逆作亂之事。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君子說話之前,一定會考慮自己的言語是否可說;行動之前必會考慮自己的行爲是否能夠使大眾悅服。邢昺疏:『道』是陳說的意思。『道』謂陳說也,『行』謂施行也,『樂』謂使人悅服也。

言行是需要有人教的。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首重的就是德行,然後是言語。『言思可道』,言語必須與經典相應,應該是啟發人、愛護人、提升人、幫助人,應該是提倡友愛、化解矛盾、促進團結,而不是調動愛憎、啟發對立、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句話非常重要。在【弟子規】『信』這一部分,有很多關於言語的要求。例如『凡出言,信爲先,詐與妄,奚可焉。』特別是對於君主而言:『君無戲言』。

【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天子無戲言的典故。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成王跟叔虞開玩笑,把桐葉削成圭形給叔虞,並說:『用這個來封賜你。』這句話被史官聽到,史官要求成王選一個好日子,封叔虞爲諸侯。成王說:『我只是和他開玩笑罷了。』史官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一旦說話,話一出口,史官就會給記錄下來,要用禮儀來完成它,還要用樂歌來歌唱。於是,成王果然封叔虞爲唐國的諸侯。

孔子說,『民無信不立』,辦政治一定要首先取信於民,這樣才能得到民眾的信任、支持、擁戴和配合,政令才可以順利推行。現在西方一些國家,總統候選人在民主競選的時候,爲了迎合選民的心理,拉得更多的選票,會投其所好說一些沒有意義的話,譁眾取寵,甚至還會說一些無法兌現的諾言。這些都是不對的,會讓民眾對他喪失信心。

【弟子規】中說『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如果這個事情不適宜,就不能輕易地承諾。一旦輕易承諾,最後又不能兌現自己的諾言,自己是進是退都處於兩難之中。如果進,條件不允許,又達不到自己的諾言。如果退,自己又已經答應了。所以要『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弟子規】中還說,『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言語中要避免奸邪的言語,勾引誘惑的、粗魯罵人的、黃色的笑話都不要說。有一些領導幹部在吃飯交談的時候會以講黃色段子爲榮,好像不這樣講,就不夠幽默,還以此來取樂。其實這樣做,會讓領導者失去威儀,讓人對他生不起尊重之心,而感覺到他和市井小痞子沒有差別。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在【周易】中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吉人:吉祥的人,沒有什麼危險,一切時候都是吉祥的。吉人的言語很少,不是不說話,而是很少。吉人說話,只要言語一發出來,對人對己都有利益。

古人常說『禍從口出』,就是因爲口裡所說出來的言辭不當,所以才招來禍患。而吉人的言語不會招來禍患,因爲『吉人之辭寡』,他不說那些無益的話,只要說出來就能利益人。相反,『躁人之辭多』,浮躁的人心裡不定,見到人話會特別多。言多必失,所以在言辭上不要學浮躁的人,要學吉祥的人。

浮躁的人說話不是得罪某一個人,就是對社會人群產生傷害。像現在的一些公眾人物,說出來的話,很多都是壞人心術。把人的情慾、暴力傾向都引發出來,把人引向邪路。正當的言語要說,不正當的言語,一定不要說,否則會傷害人。不僅傷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因爲『話多傷氣』。

古人說言爲心聲,通過一個人的言語,就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德行。【格言別錄】中說,『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一個德行很高的人,德行深厚的人,表現出來的是心平氣和,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取之處,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所以他口裡所認可的人,肯定的人就有很多。

相反,『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行淺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看到每一個人都有瞧不起的地方,不如自己的地方。所以他眼裡所鄙視的人就有很多。

由此可知,看自己是一個德薄者,還是一個德盛者?從自己的言語中可以觀察到。【周易】中有一段話對觀察人的言語,了解一個人的性情很有幫助。『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將要背叛的人,他的言語言辭會表現出慚愧不安;心中有疑慮的人,他的言辭表現出來是散漫枝節;吉祥善良的人,他的言辭很少;躁人,內心浮躁,心浮氣躁的人,表現在外面是愛說話,言辭很多;誣陷好人的人,言語表現出來猶疑不定;失去操守的人,言辭會屈曲不直,因爲他做了壞事,失去了操守,所以有一些理屈詞窮的感覺。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話:一個人過惡太多的時候,會有一種表現,就是『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沮喪的沮。當他看到真正有德行的人,他會感到非常慚愧,不好意思,非常扭捏。因爲自己做錯很多事,很慚愧。所以表現在外面,他的言辭是屈曲不直,看到君子、有德行的人會很慚愧。

由此可知,通過觀察一個人外在的言語,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品性。【小兒語】中有一句話說:『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爲慌張。』由此可見,言行莊重對人很重要,慌裡慌張會容易出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