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譚(東漢)【新論】卷6譴非詩解1王莽貪功獨專之利不肯封建與是惜肉嗜鯅之類 題文詩:
王者初興,先建根本,廣立藩屏,以自樹黨, 強固國基.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輿而封, 黃帝堯舜,夏殷之後,同姓親屬,功臣德行, 以爲羽翼,佐助鴻業,永垂後嗣.乃者強秦, 罷去諸侯,而獨自恃,任一身子,弟無所封, 孤弱無與,是以爲帝,十四歲亡.漢高祖始, 定天下背,亡秦短計,遵殷周之,長道褒顯, 功德多封,子弟後雖,多以驕佚,敗亡然漢, 之基本得,以定成而,異姓強臣,不能復傾. 至景武世,見諸王數,作亂因抑,奪其權勢, 而諸侯王,但得虛尊,坐食租稅,漢朝遂弱, 孤單特立.故王翁不,興兵領士,逕取天下, 又懷貪功,獨專之利,不肯封建,子孫及其, 同姓戚屬,爲藩輔固,故兵起莫,之救助也. 傳曰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爲醫;亡國同政, 不可爲謀.王翁行甚,類暴秦故,十五歲亡. 失獵射禽,獸者始欲,中之恐其,創不大也. 既已得之,又恐其傷,肉太多也.鄙人有得, 鯅醬而美,之及飯惡,與人共食,即小唾其, 中共者怒,因涕其醬,遂棄而俱,不得食焉. 亡秦王翁,欲取天下,時彼乃樂,與人分之, 及已得而,重愛不肯,與是惜肉,嗜鯅之類. 題解:本篇主要借歷史人物的功過譴責人自己的行爲乃是招禍的根本,要人們明白『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爲醫;與亡國同政者,不可爲謀』、『天作孽猶可避, 自作孽不可活』、『肉自生蟲, 人自生禍』的大道理。
【原文】
王者初興,皆先建根本,廣立藩屏以自樹黨,而強固國基焉。是以周武王克殷,未下輿[124] 而封黃帝、堯、舜、夏、殷之後,及同姓親屬功臣德行,以爲羽翼[125] ,佐助鴻業[126] ,永垂流[127] (流恐統) 於後嗣。乃者[128]強秦罷去[129]諸侯,而獨自恃任一身,子弟無所封,孤弱無與,是以爲帝十四歲而亡。漢高祖始定天下,背亡秦之短計,導(導恐遵)殷周之長道,裒顯[130] 功德,多封子弟,後雖多以驕佚敗亡,然漢之基本得以定成,而異姓強臣,不能復傾。至景、武之世,見諸王數作亂,因抑奪[131] 其權勢,而王但得虛尊,坐食租稅,故漢朝遂弱,孤單特立。是以王翁不興兵領士而逕取天下,又懷貪功獨專之利,不肯封建子孫及同姓戚屬爲藩輔之固,故兵起莫之救助也。傳日:『 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爲醫;與亡國同政者, 不可爲謀。』王翁行甚類暴秦,故亦十五歲而亡。失獵射禽獸者,始欲中之,恐其創不大也。既已得之,又恐其傷肉多也。鄙人[132] 有得鰱(鯅)醬[133] 而美之,及飯,惡與人共食,即小唾[134] 其中,共者怒,因涕[135] 其醬,遂棄而但(但疑俱)不得食焉。彼亡秦、王翁欲取天下時,乃樂與人分之,及已得而重愛[136] 不肯與,是惜肉唾之類也。 【譯文】 王者初建王朝,都是首先建立根本,廣泛封立藩國作爲屏障,來培植自己的同黨,加強、鞏固國家的根基。因此,周武王攻克殷都,還未登基就封立黃帝、堯、舜、夏禹、殷湯的後代及自己的同姓親屬、有功之臣和有道德的人,以他們作爲黨 羽,來輔助王業,使基業永遠流傳於後代。從前,強大的秦國廢去諸侯,只靠皇帝一身獨決專行,不封立宗室子弟,從而孤弱而無黨羽,因此稱帝十四年便滅亡了。漢高祖剛平定天下,廢棄了秦朝短視的策略而遵從殷、周長治久安之道,褒獎宣揚有功之臣的功德,封立眾多劉姓子弟。後來,即使許多諸侯王因驕奢淫逸而敗亡,但是漢朝的國家根基因此而得以穩定和確立,而勢力強大的異姓大臣也不能將其顛覆。到了景帝、武帝時,看到諸侯王多次作亂,因此便剝奪了他們的權勢,使諸王只得到空虛的尊位,坐食租稅。因此漢朝逐漸衰敗,君主孤立無助,所以王莽不用興師動眾就能直接取得天下。 然而王莽又心懷貪功及獨斷專行之利,不肯分封子孫及同姓親屬作爲藩國,來輔助鞏固國家,所以戰事-起, 沒有人來救助他。古書上說:『與己死之 人患同樣疾病者,是不能醫治的;與亡國之君施行同樣的政略者,是不能爲他謀劃的。』王莽的所作所爲和殘暴的秦朝很相似,所以也只在位十五年就滅亡了。打獵射殺飛禽走獸的人,開始只想射中獵物,唯恐獵物創傷不大,得到獵物之後,又擔心將獵物之肉傷得太多。過去偏遠的地方有個人得到一-些蜒魚醬,認爲它很可口。到吃飯時,則不想與他人同食,就吐了一小口唾沫在醬中,與他一起食醬的人很生氣,於是便在醬里擤了-把鼻涕,結果是扔掉了魚醬,誰都沒有吃上。那滅亡的秦朝和王莽,想奪取天下的時候,還樂於與人分享利益,等得到天下之後,卻又十分吝嗇而不肯與他人分享, 這和上述憐惜獵物之肉創傷多和想獨吃鯅魚醬是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