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29|回复: 0

[儒家学说] 刘向《新序》卷7士诗解10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介子推隐居文公烧山介子焚不用贤申徒狄投河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发表于 2023-10-19 21: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向《新序》卷7士诗解10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介子推隐居文公烧山介子焚不用贤申徒狄投河
题文诗:
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咎犯将之,
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子推无爵,
齿而就位,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
有龙缫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
龙既入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不得甘雨,
此何谓也?文公曰嘻!之过;吾为子爵,
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
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
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文公曰:
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也.
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
成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
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
索于天下.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
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诗曰: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谁之永号.此之谓也.
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
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介子焚死.
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河崔嘉,闻而止曰:
吾闻圣人,仁士之于,天地之间,民之父母,
今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申徒狄曰:
不然昔桀,杀关龙逢,纣杀比干,而亡天下;
吴杀子胥,陈杀泄治,而灭国故,亡国残家,
非无圣智,不用故也.遂负石沈,于河君子,
闻曰廉矣,如仁与智,吾未见也.经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此之谓也.奸进贤退.
《原文》  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缫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成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郊,谁之永号。”此之谓也。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注释】
公元前655年,晋国公子重耳由于遭到其父王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带着一群家臣仓惶出逃,踏上了流亡之路,这其中就有介子推。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重耳饥病交加,气息奄奄。介子推见状毅然拔刀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汤给重耳充饥,从而保全了重耳的性命。这就是历史上“割骨奉君”的故事。公元前636年,重耳登上了晋国王位,史称晋文公。此时,他受到一帮大臣的曲意奉迎,一时间志得意满,大肆分封。介子推苦心规劝却无济于事,便作出了隐居绵山、独善其身的选择。晋文公知道后,急忙带着大臣们赶到绵山寻找,却始终不见介子推的影子。晋文公便命人放火烧山,只留下一条道路。一时间,风起火烈,大火绵延数百里。三天后,晋文公上山寻找,却发现介子推与母亲已葬身火海。悲痛之余,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蒙难的那个月,全国上下家家禁烟火、吃冷食。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寒食节。
《原文》  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吾闻圣人仁士之于天地之间,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申徒狄曰:“不然。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治而灭其国。故亡国残家,非无圣智也,不用故也。”遂负石沈于河。君子闻之曰:“廉矣乎,如仁与智,吾未见也。”诗曰:“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此之谓也。【译文】
申徒狄反对当时的世道,将要跳河自尽,崔嘉听说了就制止他说:“ 我听说圣贤仁义的人在天地间,就像百姓的父母。现在你因为打湿了腿脚,就不拯救被淹的人,这可以吗?”申徒狄说:“不是这样的。过去,夏桀杀了关龙逄,商纣王杀了王子比干,后来丢了天下;吴王杀伍子胥,陈王杀泄治,而使他们的国家覆灭。所以使国家灭亡破败,不是没有圣贤智慧的人,而是不能任用他们的缘故啊。于是抱着石头沉进河里。君子听说这件事,说:“很清廉了啊! 但像仁义和智慧,我没看到啊。《诗经》说:“ 上天如此安排,能让人说它什么啊!”说的就是这类事。
【注释】出自《韩诗外传》卷1(自投于河)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出自诗经·邶风·北门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