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98|回覆: 0

[儒學動態] 【韓詩外傳】卷2詩解11國無道則民困災生治氣養心執一榜樣國人原天命治心術理好惡適情性而治道畢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2 21:0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韓詩外傳】卷2詩解11國無道則民困災生治氣養心執一榜樣國人原天命治心術理好惡適情性而治道畢
題文詩:
韓詩傳曰:國無道則,飄風厲疾,暴雨折木,
陰陽錯氛,夏寒冬溫,春熱秋榮,日月無光,
星辰錯行,民多疾病,國多不祥,群生不壽,
五穀不登.成周之時,陰陽調寒,暑平群生,
遂萬物寧,故曰其風,治其樂連,其驅馬舒,
其民依依,其行遲遲,其意好好,經有: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務以調和;
智慮潛深,則一之以,易諒勇毅,強果則輔,
之以道術;齊給便捷,則安之以,靜退卑攝,
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容眾好散,則劫之以,
師友怠慢,摽棄則慰,之以禍災,願婉端愨,
則合之以,禮樂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
莫優得師,莫慎一好.好一則博,博則,
精則,神則,君子務,結心乎一.
經有: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
心如結兮.執一至正,氣正神清,真情自神,
通情達理,達性暢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
學不成行.家有千金,玉不知治,猶之貧也;
良工宰之,富及子孫.君子謀之,則爲國用.
故動則安,百姓議則,延民命.經有:
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取婦之家,
三日不舉,樂思嗣親.如此是故,婚禮不賀,
人之序也.三月廟見,稱來婦厥,明見舅姑,
舅姑降於,西階婦而,升自阼階,授之室也.
憂思三日,不殺三月,孝子之情.故禮者因,
人情爲文.經有: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言多儀也.原天命治,心術理好,惡適情性,
而治道畢.原天命則,不惑禍福,不惑禍福,
則動靜修.治心術則,不妄喜怒,不妄喜怒,
賞罰不阿.理好惡則,不貪無用,不貪無用,
不害物性.適情性則,不過欲也,不過欲則,
養性知足.四者不求,於外不假,於人反諸,
已而存矣.人者說人,者也形而,爲仁義動,
而爲法則.經有: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原文】
  傳曰:國無道,則飄風厲疾,暴雨折木,陰陽錯氛,夏寒冬溫,春熱秋榮,日月無光,星辰錯行,民多疾病,國多不祥,群生不壽,而五穀不登。當成周之時,陰陽調,寒暑平,群生遂,萬物寧,故曰:其風治,其樂連,其驅馬舒,其民依依,其行遲遲,其意好好,詩曰:『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注釋】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出自先秦詩經·國風·檜風的【匪風】

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
誰能亨魚?溉之釜鬵。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譯文:
那大風呼嘯起來旗帶飄蕩,那車兒飛奔起來轔轔作響。回顧通周的大道漸行漸遠,心裡陡然湧起無盡的憂傷。
那大風呼嘯而來左右迴旋,那車兒飛奔起來軲轆響轉。回顧通周的大道漸行漸遠,我心裡無盡悲傷好不悽然。
哪位妙手烹製鮮美的河鯉?我願爲他當助手洗淨鍋底。哪位朋友準備西歸故鄉去?爲我捎回一切安好的訊息。
【原文】
  夫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務之以調和;智慮潛深,則一之以易諒;勇毅強果,則輔之以道術;齊給便捷,則安之以靜退;卑攝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容眾好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摽棄,則慰之以禍災,願婉端愨,則合之以禮樂。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優得師,莫慎一好。好一則博,博則精,精則神,神則化,是以君子務結心乎一也。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注釋】出自【荀子】卷2修身篇詩解2是是非非治氣養心
原文】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1〕;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2〕;勇膽猛戾〔3〕,則輔之以道順〔4〕;齊給便利〔5〕,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6〕,則廓〔7〕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8〕,則抗〔9〕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10〕之以師友;怠慢僄棄〔11〕,則炤〔12〕之以禍災;愚款端愨〔13〕,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14〕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註解】
〔1〕調和:調試和平。〔2〕易良:平易溫良。〔3〕猛戾:乖戾,乖張。
〔4〕道順:導訓。道,引導。順,通"訓"。〔5〕齊給便利:都是快捷、不慎重的意思。
〔6〕褊(biǎn)小:心胸狹小。〔7〕廓:開闊。〔8〕卑濕:志意卑下。重遲:遲緩。
〔9〕抗:舉。通『亢』,提高,激發〔10〕劫:奪去。指用師友去其舊性。引申爲改造
〔11〕僄(piào):輕薄。棄:自暴自棄。〔12〕炤:同"照",明顯告之的意思。
〔13〕愚款:單純樸實。款,誠款。端愨(què):端正樸實。愨,樸實,謹慎。
〔14〕一:併一不二。在荀子的思想中,"一"通常指專一好禮,認爲專一好禮則可以通於神明,達到神化之境。
【譯文】
    調理性情、修養身心的辦法是:血氣剛強的人,就用心平氣和來調和他;思慮過於深沉複雜的人,就用平易溫良來和諧他;性情勇猛暴躁的人,就開導他,使其馴順;行動快捷急遽的人,就用恰當的舉止節制他;氣量狹隘的人,就用開闊的思想擴大他;志向卑下、思想遲鈍、貪圖小利的人,就用高遠的志向提升他;低劣平庸不成材的人,就用良師益友幫助他;懶散輕浮、自暴自棄的人,就用禍福之事來告誡他;過分樸實單純的人,就用禮樂來潤色他。大凡調理性情、修養身心,最直接的途徑是按照禮去做,最關鍵的是得到好的老師,最能發生神妙作用的是專心致志。這就是調理性情、修養身心的辦法了。
【譯文】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1〕;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2〕;勇膽猛戾〔3〕,則輔之以道順〔4〕;齊給便利〔5〕,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6〕,則廓〔7〕之以廣大;卑濕、重遲、貪利〔8〕,則抗〔9〕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10〕之以師友;怠慢僄棄〔11〕,則炤〔12〕之以禍災;愚款端愨〔13〕,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14〕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行。家有千金之玉,不知治,猶之貧也;良工宰之,則富及子孫。君子謀之,則爲國用。故動則安百姓,議則延民命。詩曰:『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注釋】
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出自詩經【鳲鳩】
鳲鳩在桑,其子七兮。①淑人君子,其儀一兮。②其儀一兮,心如結兮。③
鳲鳩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④其帶伊絲,其弁伊騏。鳲鳩在桑,其子在棘。⑥淑人君子,其儀不忒。⑦其儀不忒,正是四國。⑧鳲鳩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⑨
        
【注釋】 ①鳲(shi屍)鳩:即布穀鳥。傳說布穀鳥哺育小鳥,朝從上下,暮從下上,平均如一。七:是虛數,言其多。②淑人:賢人。君子:古時泛指品端德優的人。儀:儀表態度。③心如結:謂用心專一。結,固結。④伊:是。⑤弁(bian變):一種皮帽。騏:借爲『綦』,青黑色的綢帛。⑥棘:棗樹。⑦忒(te特):偏差,差錯。⑧正是四國:天下各國以此爲準則。⑨胡:何。
【譯文】 布穀在桑樹上築巢,哺育著七隻小鳥。那些賢人君子,時時都是一樣的儀表。時時都是一樣的儀表啊,用心專一是何等的堅牢。
布穀在桑樹上築巢,小布穀在梅樹上歡跳。那些賢人君子,是用絲帶來束腰。是用絲帶來束腰,還戴著青黑色的皮帽。布穀在桑樹上築巢,小布穀在棗樹上跳躍。那些賢人君子,儀表一點都沒差錯。儀表一點都沒差錯,可做天下的楷模。布穀在桑樹上築巢,小布穀在榛樹上歡唱。那些賢人君子,是國人的好榜樣。是國人的好榜樣,何不祝他萬壽無疆。
【原文】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是故婚禮不賀,人之序也。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厥明見舅姑,舅姑降於西階,婦升自阼階,授之室也。憂思三日,不殺三月,孝子之情也。故禮者、因人情爲文。詩曰:『親結其縭,九十其儀。』言多儀也。【注釋】『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出自【豳風.東山】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倉庚於飛,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譯文】
:自我遠征東山東,回家願望久成空。如今我從東山回,滿天小雨霧蒙蒙。當年黃鶯正飛翔,黃鶯毛羽有輝光。那人過門做新娘,迎親駿馬白透黃。娘爲女兒結佩巾,婚儀繁縟多過場。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該美成什麼樣!
【原文】  原天命,治心術,理好惡,適情性,而治道畢矣。原天命則不惑禍福,不惑禍福則動靜修。治心術則不妄喜怒,不妄喜怒則賞罰不阿。理好惡則不貪無用,不貪無用則不害物性。適情性則不過欲,不過欲則養性知足。四者不求於外,不假於人,反諸已而存矣。夫人者、說人者也,形而爲仁義,動而爲法則。詩曰:『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注釋】出自【淮南子】卷14詮言訓詩解2正己正人德立才致
原天命,治心術,理好憎,適情性,則治道通矣。原天命,則不惑禍福;治心術,則不妄喜怒;理好憎,則不貪無用;適情性,則欲不過節。不惑禍福,則動靜循理;不妄喜怒,則賞罰不阿;不貪無用,則不以欲用害性;欲不過節,則養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於外,弗假於人,反己而得矣。
出自先秦詩經·國風·豳風的【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譯文
怎麼砍伐斧子柄?沒有斧子砍不成。怎麼迎娶那妻子?沒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這個規則在近前。要想見那姑娘面,擺好食具設酒宴。
【譯文】【淮南子】
溯源天性就不會被禍福迷惑,端正心術就不會喜怒無常,理順好憎感情就不會貪求那些於本性無用的東西,調適情性這慾念就不會沒有節制。不被禍福所迷惑則行爲就能動靜循理,不喜怒無常這賞罰就不會出偏差,不貪求於本性無用的東西就不會因物慾而傷害本性,慾念有節制就可怡養天性而知足。這四個方面,都不能從外界求得,也不必藉助別人的力量,只須立足自身就能得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