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89|回覆: 0

[儒家學說] 【韓詩外傳】卷8詩解8賢君之治溫良寬容施恩不偏防微杜漸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24 21:0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詩外傳卷8詩解8賢君之治溫良寬容施恩不偏防微杜漸學而不已闔棺乃止
題文詩:
賢君之治:溫良而和,寬容而愛,刑清而省,
喜賞惡罰,移風崇教,生而不殺,布惠施恩,
仁不偏與,不奪民力,役不逾時,百姓得耕
,家有收聚,民無凍餒,食無腐敗,不造,
無用雕文,於肆,斧斤,時入山林,
國無佚士,皆用於世,黎庶歡樂,衍盈方外,
遠人歸義,重譯執贄,故得風雨,不烈詩經,
:有渰萋萋,興雨祈祈.是知太平,
無飄風,暴雨明矣.賢君真情,情真遍在.
昨日何生?今日何成?必念歸厚.必念治生;
日慎一日,完如金城.經有:我日斯邁,
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所生.官怠有成,
病加小愈,禍生懈惰,孝衰妻子,察此四者,
慎終如始.經有:小狐汔濟,濡其尾也.
經有: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防微杜漸.
孔子燕居,子貢攝齊,前曰弟子,事夫子有,
年矣才竭,而智罷矣,振於學問,不能復進,
請一休焉,子曰賜也,欲焉休乎?曰賜欲,
休於事君.孔子:經有:夙夜匪懈,
以事一人.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何休也!
曰休事父.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為之若此,其不易也,如何休也!曰賜欲休,
於事兄弟.子曰詩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樂且耽.為之若此,其不易也,
如何其休!曰賜,休於耕田.子曰詩云: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始播百穀,
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之何休.貢曰君子,
亦有休乎?孔子曰闔,棺兮乃止,播耳不知,
其時之易,遷兮此謂,君子所休.學而不已,
闔棺乃止.經有:日就月將.言學者也.
【原文】
  夫賢君之治也:溫良而和,寬容而愛,刑清而省,喜賞而惡罰,移風崇教,生而不殺,布惠施恩,仁不偏與,不奪民力,役不逾時,百姓得耕,家有收聚,民無凍餒,食無腐敗,士應為:工不造無用,雕文不粥於肆,斧斤以時入山林,國無佚士,皆用於世,黎庶歡樂,衍盈方外,遠人歸義,重譯執贄,故得風雨不烈。小雅曰:『有渰萋萋,興雨祈祈。』以是知太平無飄風暴雨明矣。【注釋】
儒家的太平社會,要求政府仁愛用賢、改善風俗,教化人民,重農抑商,使民無饑寒疾病之苦,得以安居樂業,同時保護自然,感召化外遠民,天人相和,風調雨順。太平社會的內涵,已經從道家和法家的道治、法治的理想,轉至儒家的政治、民生與文教主張。其中要求『仁不偏與』、『百姓得耕,家有收聚』、『工不造無用;雕文不粥於肆』,表達了儒家對文景時期工商豪強奢靡成風,兼併土地,農民陷入貧困的批判[36]。民生問題是儒家社會政治思想的基本問題之一,富之才能再教之,也是漢儒衡量太平社會的基本尺度。由此,我們才可以理解【白虎通】所云『夫禮樂,所以防奢淫。天下人民饑寒,何樂之乎?』的深刻歷史內涵。
【原文】
  昨日何生?今日何成?必念歸厚,必念治生;日慎一日,完如金城。詩曰:『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官怠於有成,病加於小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易曰:『小狐汔濟,濡其尾。』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注釋】
1,『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出處:【詩經小雅小宛】譯文:我天天地努力進取,你月月 地向前奔進。起早貪晚,勤奮不懈, 切莫辱沒先人。
2,『小狐汔濟,濡其尾。』原文:『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亨,通達。汔(音qi),此釋【未濟】卦卦名及卦辭之義.【周易折中】說:『吃,當為訖,壯勇之狀』。又說:『惟在慎處。狐能渡水,濡尾則不能濟。其老者多疑畏,故履冰而聽,懼其陷也。小者則未能畏慎,故勇於濟』。濡,沾濕。攸,助詞。這句話的意思是,幼小的狐狸在渡河時,不知戒懼,徒呈勇壯,涉險欲渡,結果陷入深水,舉起的尾巴沒入水中,被水沾濕,未能成功到達彼岸。
【原文】
  孔子燕居,子貢攝齊而前曰:『弟子事夫子有年矣,才竭而智罷,振於學問,不能復進,請一休焉。』子曰:『賜也,欲焉休乎?』曰:『賜欲休於事君。』孔子曰:『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之何其休也!』曰:『賜休於事父。』孔子曰:『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為之若此其不易也,如之何其休也!』曰:『賜欲休於事兄弟。』孔子曰:『詩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為之若此其不易也,如之何其休也!』曰:『賜欲休於耕田。』孔子曰:『詩云:'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為之若此其不易也,若之何其休也。』子貢曰:『君子亦有休乎?』孔子曰:『闔棺兮乃止播耳,不知其時之易遷兮,此之謂君子所休也。故學而不已,闔棺乃止。』詩曰:『日就月將。』言學者也。【注釋】
攝齊[shè zī]
釋義:
提起衣擺。古時官員升堂時謹防踩着衣擺,跌倒失態。表示恭敬有禮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