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習儒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於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故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藥即愈不必複診之例,故時人譽之為『朱一貼』。弟子眾多,方書廣傳,是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
朱震亨,字彥修(1281──1358年),享年78歲。因他出生的赤岸鎮有一條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學者多尊稱朱震亨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自幼聰明,年長者對他都很器重,但他年稍長後卻棄而不學,變得崇尚俠氣,爭強好勝,若鄉中望族仗勢欺侮,『必風怒電激求直於有司,上下搖手相戒,莫或輕犯』。他36歲時,聞有朱熹四傳弟子許謙居於東陽八華山中,『學者翕然從之,尋開門講學,遠而幽、冀、齊、魯,近而荊、揚、吳、越,皆不憚百舍來受業。及門之士,著錄者千餘人』。不禁嘆道:『丈夫所學,不務聞道,而唯俠是尚,不亦惑乎?』於是摳衣往事,就學於許公門下。聽其所講『天命人心之秘,內勝外王之微』,方悔恨昔日之『沉冥顛沛』,不由汗如雨下。自此茅塞頓開,日有所悟。如此數年之後,學業漸成,一日地方官設宴招待應舉之士,朱震亨應試書經,但偶遇算命先生,先後兩卦均言不利。朱震亨竟以為天命,遂絕仕進之念,以為『苟推一家之政,以達於鄉黨州閭,寧非仕乎?』於是乃就祖宗所建『適意亭』遺址上,造祠堂若干間,於其中『考諸子家禮而損益其儀文』。又在祠堂之南復建『適意亭』,使同族子弟就學其中。
朱震亨常為百姓挺身向前,凡遇『苛斂之至,先生即以身前,辭氣懇款,上官多聽,為之損裁』。此外,他還積極組織大家一起興修水利,為民謀福。當地有個『蜀墅塘,周圍凡三千六百步』,能灌溉農田六千多畝,但因堤壞水竭,屢致旱災。在朱震亨的帶領下,大家協力修築堤防,並開鑿了三條渠道,根據水量而舒之,使百姓均得受益。
導致朱震亨從儒轉醫,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素懷惠民之心,『吾既窮而在下,澤不能致運。其可遠者,非醫將安務乎?』另一方面,在他30多歲時,母親有疾,諸醫束手,亦使其有志於醫。遂取古代經典醫籍細細觀之,三年而有所得。又過了兩載,竟然自己處方抓藥,治癒了老母的舊疾。又因其師許謙本不以名利為務,教授學生『隨其材分』而定,『咸有所得』。又說:『吾臥病久,非精於醫者不能以起之。子聰明異常人,其肯遊藝於醫乎?』此言正中朱震亨下懷,於是盡焚以往所習舉子業,一心致力於醫。當時盛行陳師文、裴宗元在宋大觀年間制定的【合劑局方】(共297方)。朱氏晝夜研習,知其不足所在,但鄉間無良師可從,於是治裝出遊,訪求名師,『但聞某處有某治醫,便往拜而問之』。他渡過浙江,走吳中、出宛陵、抵南徐、達建業。後又到定城,始得劉完素的【原病式】和李東恆方稿。但始終未遇到理想的老師。直到泰定二年(1325年),才在武林聽說有名羅知悌者,為『宋理宗朝寺人,業精於醫,得盡劉完素之再傳,而旁通張從正、李杲二家之說』,但性格狹隘,自恃醫技高明,很難接近。朱震亨幾次往返登門拜謁,均未得親見,趑趄三月之餘。但他心誠意真,求之愈甚,每日拱手立於門前,置風雨於不顧。有人對羅先生祥加介紹朱震亨的為人與名聲後,始獲相見。誰知卻一見如故。羅知悌對朱震亨說:學醫之要,必本於【素問】、【難經】,而濕熱相火為病最多,人罕有知其秘者。兼之長沙之書,祥於外感;東恆之書,重在內傷,必兩盡之,治疾方無所憾。區區陳、裴之學,泥之必殺人。聞此,朱氏向日之疑盡皆冰釋。羅先生時已年過古稀,臥於床上,並不親自診視,只是讓弟子察脈觀色,但聽回稟便處方藥。隨其學習一年之餘後,朱震亨醫技大進,盡得諸家學說之妙旨。回到家鄉,鄉間諸醫『始皆大驚』,不知他在外邊學了多大本事,但看其處方用藥,又嘲笑不已,以為不倫不類。但朱震亨正是用這種被眾醫斥之為離經叛道的方法治癒了許謙的痼疾。四方求治者、求學者盈門不絕。朱震亨總是有求必應,不避風雨,致使貼身僕人均難受其苦,怨聲不絕。
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醫經驗與心得,寫成許多著作。臨終前沒有其他囑咐,只將隨他學醫的侄兒叫到面前誨之曰:『醫學亦難矣,汝謹識之。』言訖,端坐而逝。
朱震亨的墳墓在赤岸鎮東行四公裏的東朱村,面對八面青山。其墳曾幾經修葺,至今香火不絕,表達了後人的深切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