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論】卷一 本議第一(3) 【原文】 文學曰:『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業慌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不務民而淫巧眾也。故川源不能實漏卮(zhi一聲),山海不能贍溪壑。是以盤庚萃居,舜藏黃金,高帝禁商賈不得仕宦,所以遏貪鄙之俗,而醇至誠之風也。排困市井,防塞利門,而民猶爲非也,況上之爲利乎?【傳】曰:「諸侯好利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士貪,士貪則庶人盜。」是開利孔爲民罪梯也。』 【注釋】 1. 本業荒:農業荒廢。 2. 淫巧眾:過於精巧的奢侈品太多。 3. 漏卮:漏酒杯。 4. 贍溪壑:填不滿溪谷溝壑。 5. 盤庚萃居:盤庚聚眾而居。盤庚,第二十代商王,由奄(yan)遷殷。 6. 防塞利門:堵塞求利的門路。 【譯文】 文學說:『國家有肥沃原野的豐饒而民眾卻吃不飽的原因,是工商業興盛而農業荒廢;國家有山林河海的貨物而民眾卻錢財不足的原因,是不追求民眾實用,過於精巧的奢侈品太多。因此大河裝不滿漏酒杯,山海貨物填不滿溪谷溝壑。因而商王盤庚聚民而居,帝舜深藏黃金,高祖皇帝禁止商人做官,都是用來遏止貪婪卑鄙風俗,培養罪爲誠實的民風。排斥市井商賈,堵塞利益之門,而民眾尚且爲非作歹,何況在上位的官員親身牟利呢?傳記說:「如果諸侯愛好利益,那麼大夫就會貪鄙;如果大夫貪鄙,那麼士人就會貪婪;如果士人貪婪,那麼庶人就會偷盜。」這是打開求利洞口,爲民眾設置犯罪的階梯。』 【原文】 大夫曰:『往者,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煩雜,物多苦惡,或不嘗其費。故郡國置輸官以相給運,而便遠方之貢,故曰均輸。開委府於京師,以籠貨物。賤即買,貴者賣。是以縣官不失實,商賈無所貿利,故曰平準。平準則民不失職,均輸則民齊勞逸。故平準、均輸,所以平萬物而便百姓,非開利孔而爲民罪梯也。』 【注釋】 1. 方物:地方特產。 2. 貢輸:進貢運輸到京師。 3. 苦惡:質量低劣。 4. 置輸官:設置均輸官員。 5. 相給運:相互供給運送。 6. 委府:儲積物資的倉庫 7. 籠:統一由國家掌管。 8. 貿利:牟取暴利。 9. 平準:平衡物價。漢代實施平準政策,朝廷設置平準官,貨物市價低了就買進,市價太高就拋出貨物以降低市價,商人不得牟取暴利。 【譯文】 大夫說:『以前,各郡和諸侯國諸侯都以其地方特產向中央王朝進貢運輸,你往我來,十分麻煩雜亂,貨物大多質量低劣,有些貨物價值甚至不夠支付運輸費用。因此各郡和諸侯國設置運輸官,以便相互供給運送,而有利於遠方的進貢,因此叫「均輸」。在首都開設倉庫,以便於統一掌管天下貨物。物價便宜就買進,物價昂貴就賣出。所以朝廷掌管實物,商賈無法從中牟取暴利,因此叫「平準」。推行平準政策,民眾就不會失職;實施均輸,民眾就會均衡勞逸。因此推行平準、均輸政策,是用來平抑各種貨物價格而便利百姓,並不是打開求利洞口,爲民眾設置犯罪的階梯。』 【原文】 文學曰:『古這之賦稅於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農人納其獲,女工效其功。今釋其所有,責其所無。百姓賤賣貨物,以便上求。間者,郡國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難,與之爲市。吏之所入,非獨齊、阿之縑(jian一聲,細絹),蜀、漢之布也,亦民間之所爲耳。行奸賣平,農民重苦,女工再稅,未見輸之均也。縣官猥(wei)發,闔(he二聲,關閉)門擅市,則萬物並收。萬物並收,則物騰躍。騰躍,則商賈侔(mou)利。自市,則吏容奸。豪吏富商積貨儲物以待其急,輕賈奸吏收賤以取貴,未見准之平也。蓋古之均輸,所以齊勞逸而便貢輸,非以爲利而賈萬物也。』 【注釋】 1. 恣留難:任意刁難。 2. 行奸:用欺詐的手段。賣平:低價收購。 3. 重苦:遭受雙重痛苦。賤賣自家的貨物,以滿足官府需求,這是一重苦;官府低價收購,這是二重苦。 4. 猥發:亂發號令。 5. 闔門擅市:關閉城門,壟斷市場。 6. 騰躍:飛漲。 7. 古之均輸:均輸是西漢經濟政策,古代沒有均輸。 【譯文】 文學說:『古時候向民眾徵稅,是根據他們所擅長生產的產品進行徵收,不強征他們所不擅長生產的產品。農民交納農產品,婦女交納紡織品或手工製品。如今官府不去徵收他們擅長生產的產品,卻強征他們所沒有的產品。爲此老百姓只好賤賣自家的貨物,以滿足官府需求。近來,有的郡和諸侯國命令民眾製作布匹棉絮,官吏肆意刁難,與他們做交易。官吏所徵收的產品,不僅有齊、阿的細絹,蜀、漢的麻布,也包括民間所生產的其他產品。官吏用欺詐的手段低價買進民眾產品,農民遭受雙重痛苦,女工再次交稅,我們沒有看到官府運輸帶來什麼平均的好處。官府亂發號令,關閉城門,壟斷市場,各種貨物都要收購。各種貨物都要收購,就導致物價飛漲。物價飛漲,就使商人牟取暴利。官吏自己經營,就會使官吏包容奸商。豪強富商囤積居奇,等待貨物缺乏,不法商人和狡猾官吏低價收購,高價賣出,我們也沒有看到什麼物價平衡的好處。古代的均輸,是用來均衡勞逸,方便進貢運輸,並不是爲牟取暴利而倒賣各種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