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34|回覆: 4

[中醫典籍] 【中基】第二章 第一節 藏象學說概論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09-8-28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藏象學說是以臟腑的形態和生理病理為研究目標的中醫學基本理論。中醫學既通過解剖分析的直接觀察方法認識臟腑的形態和功能,又運用哲學思維,以整體觀察的方法認識臟腑的生命活動規律,並以臟腑精氣的貯藏、運動和代謝來解說臟腑機能。因此,中醫學的臟腑,不僅僅是形態學結構的臟器,而是在其形態學結構的基礎上,賦予了某些特殊機能的生理病理學系統。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來又寫作『髒象』,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及與自然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
    『藏象』二字,首載【素問・六節藏象論】:『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可見【內經】對藏象的論述,包括了人體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主要內容,涉及了臟腑的生理活動和與之相聯繫的心理活動、形體官竅、自然環境因素等。張介賓【類經・藏象類】注云:『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
    『藏』,是藏於體內的內臟,包括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 (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由於五臟是所有內臟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實際上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
    『象』,是這五個生理病理系統的外在現象和比象,其涵義有二:一是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如『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問・藏氣法時論】)等;二是指內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與外在自然環境的事物與現象類比所獲得的比象,如心氣通於夏,『南方赤色,入通於心』(【素問・金匱真言論】) 等。中醫學正是通過觀察外在徵象來研究內臟的活動規律,認識內臟的實質,即所謂『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靈樞・本藏】)。一般說來,任何外見的表象都有一定的內在形態學基礎,自然界的各種變化與內臟的功能活動也有一定的通應聯繫。『藏象』把形與象有機地結合起來,較確切地反映了中醫學對人體生理活動的認識方法。
    『藏』與臟器的概念不同。『藏』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中醫學的整體觀察和『以象測藏』 的認識方法,決定了『藏』的結構是一個在形態性結構框架的基礎上賦予了功能性結構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態功能合一性結構。如心『如倒垂蓮蕊』的形態及『主血脈』的功能,無疑是通過解剖分析而發現的,而其『主神志』的功能則是通過整體觀察推理而賦予心的。因此『藏』的概念,不僅是一個解剖學概念,而更重要是一個生理、病理學概念,一個功能單位的概念。臟器,是西醫學的一個形態學概念,是指機體內外的器官而言。如心、肝、脾、肺、腎、胃、腸、膽、胰腺、膀胱、腦、子宮等,為內臟器官;眼、耳、鼻等,為感覺器官。就其結構來說,屬一個純形態學的或實體性的結構,而其功能是通過直接對該器官的解剖分析而獲得。因此,『藏』與臟器的名稱雖然大致相同,但其內涵卻大不一樣。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藏象學說,【內經】中已基本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藏象學說的形成基礎,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古代解剖學的認識
    追溯藏象理論的形成之源,可發現古代解剖知識不僅為藏象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形態學基礎,而且古人還在這些形態學知識的基礎上,認識了內臟的某些功能。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對臟腑的形態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應用於醫療實踐,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了上古時期的名醫俞跗已能對人體實施割腹治疾:『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溺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反映了當時已積累了一定的解剖學知識。【內經】對解剖人體觀察臟腑更有詳細的描述,如【靈樞・經水】說:『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靈樞・腸胃】說:『咽門……至胃長一尺八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難經】更詳細論述了臟腑的形態、重量、容量、色澤等,如『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腎有兩枚』,『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等,且有『七沖門』(自口唇至肛門的消化道的七個器官的名稱)的記載。中醫學對人體一些較為簡單的臟腑生理功能的認識,如心主血脈、肺主呼吸、胃為水谷之海、大腸主傳化糟粕等,大都是在形態學知識的基礎上建立的。
    (二)長期生活實踐的觀察
    古代解剖學是比較粗淺的,對人體複雜深奧的生理病理現象還難以作出明確的解釋。因此,古人採用了『有諸內,必形諸外』、『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以及『取象類比』思維方法來認識人體臟腑的機能。通過對人體生命現象的整體觀察,分析人體對不同環境條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來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規律,這是藏象學說形成的主要依據。如在已知肺主呼吸的基礎上,發現人體體表受寒時,會出現鼻塞、打噴嚏、咳嗽等症狀,從而得出『肺主皮毛』、『開竅於鼻』的推理;在已知脾胃主運化水谷的基礎上,發現幾天不進食或每日食量不足,就會出現消瘦、四肢乏力等現象,從而推理出『脾主四肢肌肉』之說。又如觀察分析人在悲哭時出現抽泣,大喜時心胸舒暢,發怒時面紅目赤,思慮過度時食慾減退等現象,推理得出五志分屬五臟等理論。
    (三)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
    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代表的古代哲學思想滲透到中醫學中,對藏象理論的形成及系統化起了重要作用。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09-8-28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P>     古代哲學的精氣學說對中醫學臟腑精氣理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精為宇宙萬物本原的思想,對中醫學建立以精為臟腑形體官竅生成之源的理論,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氣無形而運行不息的概念,促使中醫學產生了各髒之氣不斷運動以推動和調控其生理機能,維持各髒之間協調的理論。
    陰陽學說滲透到中醫學中,用以說明人體的部位、功能等多個方面。在藏象學說中,分臟腑為陰陽,分氣血為陰陽,分精氣為陰陽。尤其是近些年來關於精化為氣,氣分陰陽而建立的『五臟精氣陰陽』 理論模型,充實與發展了藏象理論,對臨床辨證論治有着重要指導意義。
    五行學說對中醫學最重要的影響在於它促進了五行藏象體系的建立。五行藏象體系是古代醫家藉助五行,運用取象比類、推演絡繹方法建立的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宏觀模式。它將複雜的人體組織結構劃分為五個功能系統,每個系統都以五臟為核心,聯繫六腑、五官、九竅、五體、五志,體現了人體整體功能的統一、形神的統一。並將人體內部的五個系統與外部自然界的五方、五時、五氣、五化、五色、五味等相聯繫,體現了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五行藏象體系的建立,使中醫學臟腑的概念逐漸由形態學實體演變為功能態模型。
    (四)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
    臨床經驗的大量積累,可升華而形成理論。通過臨床療效來探索和反證臟腑的生理病理,又使藏象理論不斷得到豐富充實和修正完善。如食用動物肝臟可治夜盲,多次重複的經驗則產生了『以髒補髒』的原則,並佐證了『肝開竅於目』的理論;根據『血氣者,人之神』 的原理,用養血安神的方法,能治療心悸、失眠等心神不寧之證,從而佐證了『心主神志』等。同樣,對臨床實踐無指導意義的理論,則被淘汰或修正。如髒與髒的關係中,按照五行之間遞相資生次序,火生土是指心火溫煦脾土,但是,從命門學說興起以來,多認為命門之火有溫煦脾土的作用,故臨床上溫腎陽以健脾的治法廣為運用。
    總之,藏象學說是古代醫家在長期生活醫療實踐中,以古代解剖知識為基礎,認識了內臟的某些功能,在此基礎卜,運用察外知內、取象類比、整體觀察等方法,觀察到內在臟腑反映於外的各種徵象,經過概括、抽象、推理,逐步歸納出來的。藏象理論正是古人將客觀所見的形態與主觀推理所得的認識結合在一起而構築的理論體系。
    三、藏象學說的特點
    藏象學說的主要特點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觀,主要體現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性及五臟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兩個方面。
  (一)以五臟為中心的人體自身的整體性
    藏象學說認為,人體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整體,人體各組成部分之間,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為用,代謝上相互聯繫,病理上相互影響。藏象學說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將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臟腑形體官竅聯結成有機整體。五臟,代表人體的五個生理系統,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五個系統之中。其具體聯結的系統結構有:肝系統(肝- 膽- 筋- 目- 爪),心系統(心- 小腸- 脈- 舌- 面),脾系統(脾- 胃- 肉- 口- 唇),肺系統(肺- 大腸- 皮- 鼻- 毛),腎系統(腎- 膀胱- 骨髓- 耳- 發)。這五個系統相互之間並非孤立,而是通過經脈的絡屬溝通和氣血的流貫相互聯繫。五臟機能的協調共濟,相互為用,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重要保證。中醫學以陰陽學說說明五臟陰陽之間既相互制約又互根互用的動態平衡關係,以五行學說闡釋五臟功能之間既相互資助又相互制約的協調統一關係。五臟之中,又是以心為主導,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明代之後,命門學說興盛,對腎精、腎氣及腎陰、腎陽的功能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又有了『腎為各髒陰陽之本』 之說。
    此外,五臟的生理活動與精神情志密切相關。中醫藏象學說認為,人的精神活動屬人體整體生命機能的體現,與五臟的生理功能正常與否密切相關。人的精神活動由五臟精氣化生和充養,如【靈樞・本神】說:『肝藏血,血舍魂……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故【素問・宣明五氣】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分屬於五臟藏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情志活動本由五臟精氣化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故情志活動分別由五臟所司,如『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而情志過激,又反傷五臟精氣,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二)五臟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人體不僅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與自然環境保持着統一性。人賴自然環境以生存,人的生命活動規律必然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和影響;機體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必然要作出相應的反應。故【靈樞・歲露】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將人體與天地置於同一體系中考察研究,強調內外環境的統一性,這是藏象學說的第二個特點。
    藏象學說應用五行學說將自然界的五時、五方、五氣、五化等與人體五大功能系統密切聯繫,構成了人體內外環境相應的統一體。如以季節氣候而言,『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素問・金匱真言論】),五臟與五時之氣是相互通應的,如心通於夏氣,肺通於秋氣,腎通於冬氣,肝通於春氣,脾通於土氣(【素問・六節藏象論】)。故有『應春溫之氣以養肝,應夏熱之氣以養心,應長夏之氣以養脾,應秋涼之氣以養肺,應冬藏之氣以養腎』 的養生原則。
    五臟之氣的虛實強弱與四時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例如,春季肝氣旺,冬季腎氣旺。故春季多發肝病,冬季多發腎病。從養生的角度來說,當順應四時,故養生調攝,治療用藥,春天應有利於肝氣之疏泄,冬季應有利於腎精之閉藏。另一方面,根據五行學說,五臟之間存在着生克制化關係。例如,相對而言,肺氣在春季較旺,夏季較弱,長夏轉強,冬季也較旺,故病情預後轉歸也不同,如【素問・藏氣法時論】說:『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09-8-28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藏象學說是以臟腑的形態和生理病理為研究目標的中醫學基本理論。中醫學既通過解剖分析的直接觀察方法認識臟腑的形態和功能,又運用哲學思維,以整體觀察的方法認識臟腑的生命活動規律,並以臟腑精氣的貯藏、運動和代謝來解說臟腑機能。因此,中醫學的臟腑,不僅僅是形態學結構的臟器,而是在其形態學結構的基礎上,賦予了某些特殊機能的生理病理學系統。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來又寫作『髒象』,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及與自然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
    『藏象』二字,首載【素問・六節藏象論】:『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可見【內經】對藏象的論述,包括了人體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主要內容,涉及了臟腑的生理活動和與之相聯繫的心理活動、形體官竅、自然環境因素等。張介賓【類經・藏象類】注云:『象,形象也。藏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
    『藏』,是藏於體內的內臟,包括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 (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由於五臟是所有內臟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實際上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
    『象』,是這五個生理病理系統的外在現象和比象,其涵義有二:一是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如『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素問・藏氣法時論】)等;二是指內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與外在自然環境的事物與現象類比所獲得的比象,如心氣通於夏,『南方赤色,入通於心』(【素問・金匱真言論】) 等。中醫學正是通過觀察外在徵象來研究內臟的活動規律,認識內臟的實質,即所謂『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靈樞・本藏】)。一般說來,任何外見的表象都有一定的內在形態學基礎,自然界的各種變化與內臟的功能活動也有一定的通應聯繫。『藏象』把形與象有機地結合起來,較確切地反映了中醫學對人體生理活動的認識方法。
    『藏』與臟器的概念不同。『藏』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中醫學的整體觀察和『以象測藏』 的認識方法,決定了『藏』的結構是一個在形態性結構框架的基礎上賦予了功能性結構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態功能合一性結構。如心『如倒垂蓮蕊』的形態及『主血脈』的功能,無疑是通過解剖分析而發現的,而其『主神志』的功能則是通過整體觀察推理而賦予心的。因此『藏』的概念,不僅是一個解剖學概念,而更重要是一個生理、病理學概念,一個功能單位的概念。臟器,是西醫學的一個形態學概念,是指機體內外的器官而言。如心、肝、脾、肺、腎、胃、腸、膽、胰腺、膀胱、腦、子宮等,為內臟器官;眼、耳、鼻等,為感覺器官。就其結構來說,屬一個純形態學的或實體性的結構,而其功能是通過直接對該器官的解剖分析而獲得。因此,『藏』與臟器的名稱雖然大致相同,但其內涵卻大不一樣。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藏象學說,【內經】中已基本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藏象學說的形成基礎,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古代解剖學的認識
    追溯藏象理論的形成之源,可發現古代解剖知識不僅為藏象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形態學基礎,而且古人還在這些形態學知識的基礎上,認識了內臟的某些功能。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對臟腑的形態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應用於醫療實踐,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了上古時期的名醫俞跗已能對人體實施割腹治疾:『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溺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反映了當時已積累了一定的解剖學知識。【內經】對解剖人體觀察臟腑更有詳細的描述,如【靈樞・經水】說:『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皆有大數。』【靈樞・腸胃】說:『咽門……至胃長一尺八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難經】更詳細論述了臟腑的形態、重量、容量、色澤等,如『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腎有兩枚』,『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等,且有『七沖門』(自口唇至肛門的消化道的七個器官的名稱)的記載。中醫學對人體一些較為簡單的臟腑生理功能的認識,如心主血脈、肺主呼吸、胃為水谷之海、大腸主傳化糟粕等,大都是在形態學知識的基礎上建立的。
    (二)長期生活實踐的觀察
    古代解剖學是比較粗淺的,對人體複雜深奧的生理病理現象還難以作出明確的解釋。因此,古人採用了『有諸內,必形諸外』、『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以及『取象類比』思維方法來認識人體臟腑的機能。通過對人體生命現象的整體觀察,分析人體對不同環境條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來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規律,這是藏象學說形成的主要依據。如在已知肺主呼吸的基礎上,發現人體體表受寒時,會出現鼻塞、打噴嚏、咳嗽等症狀,從而得出『肺主皮毛』、『開竅於鼻』的推理;在已知脾胃主運化水谷的基礎上,發現幾天不進食或每日食量不足,就會出現消瘦、四肢乏力等現象,從而推理出『脾主四肢肌肉』之說。又如觀察分析人在悲哭時出現抽泣,大喜時心胸舒暢,發怒時面紅目赤,思慮過度時食慾減退等現象,推理得出五志分屬五臟等理論。
    (三)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
    以精氣、陰陽、五行學說為代表的古代哲學思想滲透到中醫學中,對藏象理論的形成及系統化起了重要作用。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09-8-28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P>    從地方區域而言,藏象學說按五行特性將五方與五臟類比,如東方屬木,主生發,與肝氣相通應;南方屬火,主生長,與心氣相通應,等等。這種類比是有一定科學內涵的。地域不同,氣候、水土、飲食、居處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有很大差異,從而使人體臟腑強弱不同,體質和發病傾向也有一定區別。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多緻密。
    由於整體觀察和類比思辨等思維方法的應用,以及古代哲學『重道輕器』、『重無輕有』思想的深刻影響,中醫學藏象學說還有從宏觀、功能、外象來把握臟腑的特點。因此,要科學地理解和把握藏象理論的內涵,並結合臨床實踐不斷地加以發展。
    四、五臟、六腑與奇恆之腑的生理特點
    臟腑分為髒、腑和奇恆之腑三類。髒有五,即心、肺、脾、肝、腎,合稱五臟(在經絡學說中,心包亦作為髒,故又稱『六髒』)。腑有六,即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合稱六腑。奇恆之腑亦有六,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中醫學以生理功能特點的不同作為區分髒與腑的主要依據。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如【素問・五藏別論】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 簡明扼要地概括了五臟與六腑各自的生理特點,闡明了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所謂『滿而不實』、『實而不滿』,是強調五臟的精氣宜保持充滿,但必須流通布散而不應呆滯;六腑內應有水穀食物,但必須不斷傳導變化,以保持虛實更替永不塞滿的狀態。唐・王冰注云:『精氣為滿,水谷為實。五臟但藏精氣,故滿而不實;六腑則不藏精氣,但受水谷,故實而不能滿也。』
    奇恆之腑在形態上中空有腔與六腑相類,功能上貯藏精氣與五臟相同,與五臟和六腑都有明顯區別,故稱之。如【素問・五藏別論】說:『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
    五臟六腑的生理特點,對臨床辨證論治有重要指導意義。一般說來,病理上『髒病多虛』,『腑病多實』,治療上『五臟宜補』、『六腑宜瀉』。
    五、五臟精氣陰陽理論體系概述
    五臟精氣陰陽理論體系,是研究人體五臟精氣陰陽的概念內涵、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係的系統理論,是中醫學藏象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五臟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解釋性模型。人體各髒的生理功能,雖部分可從觀察其形態結構來獲得,但主要的是以各髒精氣陰陽的運動變化來認識的。各髒之精與氣,是有關人體生理活動的兩類精微物質,與中古代哲學精氣學說中的精氣,在概念上是有嚴格區別的。
    (一)五臟精氣陰陽的涵義
    1.五臟之精
    五臟之精,源於【素問・上古天真論】『五臟六腑之精』一詞,簡稱『髒精』,是指五臟所藏的有濡養、滋潤和支撐本髒及其所屬的六腑、形體、官竅等作用的液態精華物質,包括先天稟賦之精和後天水谷之精。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合化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分藏於五臟,則為五臟之精。五臟之精有濡養和滋潤作用,五臟及其所屬的六腑、形體、官竅,主要依靠其所藏之精的濡養而能發揮其生理功能。五臟之精的存在形式不同,如心精、肝精可以與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貯存於心、肝之內。如【素問・經脈別論】有『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食氣入胃,散精於肝』 之論。肺所藏之精稱為肺精。肺精主要由脾轉輸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輕清部分組成,依靠肺氣的宣發與肅降作用,上濡頭面諸竅,外『輸精於皮毛』(【素問・經脈別論】)。脾所藏之精稱為脾精。脾精是脾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因飲食水谷之精華皆由脾吸收和轉輸,故脾精實為水谷之精。脾精輸布到其他四髒,化為該髒之精,故有『脾主為胃行其津液』(【素問・厥論】)、『中央土以灌四傍』(【素問・玉機真藏論】)、『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素問・脈要精微論】)之說。腎所藏之精,稱為腎精。腎精由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輸於腎的水谷之精的充養而生成。
    2.五臟之氣
    五臟之氣,語出【素問・藏氣法時論】,簡稱『髒氣』,是指分布於五臟之中的無形而運行不息以推動和調控臟腑生理機能的極細微物質。先、後天之精所化之氣,加之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在肺脾腎等臟腑的綜合作用下,合化為一身之氣。一身之氣分布於五臟,則為五臟之氣。故髒氣,既可以說是由五臟之精所化生的比精更細微的運動不息的物質,也可以說是由一身之氣按其不同的成分構成分布到五臟而形成不同結構和功能的氣。因此,五臟之氣既有同源性,又有相對特異性。五臟之氣,推動和調控着各髒的功能活動。如心氣推動和調控着心臟的搏動、血脈的舒縮及精神的化生;肺氣推動和調控着肺的宣發與肅降運動以行呼吸和輸布水液;肝氣推動和調控着肝的疏泄功能,以調節血液和津液的輸布運行、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志心理活動及生殖機能;脾氣推動和調控着水谷和水液的運化、血液的生成和運行;腎氣推動和調控着人體的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並主宰水液代謝及攝納呼吸之氣。五臟之氣是推動和調控該髒功能,使之正常發揮的動力。
    3.五臟之陰陽
    五臟之陰,簡稱『髒陰』,是五臟之氣中的具有涼潤、寧靜、抑制等作用的部分;五臟之陽,簡稱『髒陽』,是五臟之氣中的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的部分。五臟之陰與五臟之陽皆是五臟之氣中的一部分,兩者協調平衡,則五臟之氣沖和暢達,各發揮應有的功能。五臟之陰虛衰,涼潤、寧靜等作用減退,則生虛熱性病證;五臟之陽虛衰,溫煦、推動等功能減退,則生虛寒性病證。五臟之陰虛與五臟之陽虛,是五臟之氣虛的不同表現。治療五臟之陰虛和五臟之陽虛,除運用『陽病治陰』 和『陰病治陽』 外,也可兼以補氣。
    (二)五臟精氣陰陽的關係
    五臟精氣陰陽之間的關係,實際是一身之精氣陰陽之間的關係。
 樓主| 南丘 發表於 2009-8-28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P>     1.五臟藏精
    由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與後天獲得的飲食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的一身之精,分藏於五臟而為五臟之精。其中先天之精主要藏於腎,為人體生命之本原,故稱腎為先天之本。腎精的主要成分是先天之精,故在五臟之精中的地位最重要。
    2.精化為氣
    一身之精所化之氣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氣。一身之氣分布到五臟則為五臟之氣。因此,各髒之精是一身之精的分屬,各髒之氣是一身之氣的分布。五臟之精是五臟之氣的化生之源,五臟之氣是五臟之精的功能體現。五臟之精貴在貯藏於五臟之中而不妄瀉,五臟之氣貴在體內有序運行而不紊亂。五臟之氣的盛衰,取決於五臟之精的盈虧。五臟之精與五臟之氣的關係,若用陰陽來概括,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因而調補五臟之氣的虛衰,既可補養五臟之精以化氣,又可直接以甘溫之品補養五臟之氣,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由於腎主要藏先天之精,腎精所化之腎氣也主要是先天之氣,即元氣,故腎氣在五臟之氣中也占重要地位。
    3.氣分陰陽
      根據古代哲學氣分陰陽的概念,一身之氣可分為陰陽二氣,其所分化的五臟之氣也皆有陰陽之別。五臟之陰氣,是五臟之氣中具有涼潤、寧靜、抑制等作用的部分;五臟之陽氣,是五臟之氣中具有溫煦、推動、興奮等作用的部分。在正常情況下,五臟之陰氣與陽氣維持着協凋平衡關係,因而五臟之氣沖和暢達,運行有序,各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如肺氣分為肺陰與肺陽:肺陽主溫煦、宣發;肺陰主涼潤、沉降。肺陰與肺陽運行協調,則宣發與肅降相反而相成,呼吸均勻,水精四布。他髒以此類推。若五臟之陰氣與陽氣失去了協調平衡,則可導致五臟之氣運動失常,變生寒熱。一般認為,腎氣所分的腎陰、腎陽是五臟陰氣與陽氣的根源,因而五臟之陰氣與陽氣虧損日久必累及腎陰與腎陽,故有『久病及腎』之說。
      根據中醫學有關理論,結合臨床實際,確定五臟之陰、五臟之陽的概念內涵,嚴格與五臟之精、五臟之氣的概念相區別,並建立它們四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即五臟之精化生五臟之氣,五臟之氣分為五臟之陰和五臟之陽,是非常必要的。這對臨床上認識和處理內傷臟腑的病變,對辨證和治療臟腑的各種病證,尤其是虛證,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p>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