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李治民 脈學金口訣,摘錄於光明中醫雜誌1987年第三期(見42頁),原箸是吉林省已故老中醫李治民,(由李維賢,李維學整理)李老享年86歲,行醫61載,此為其課徒之作,體例仿【搗練子】詞牌格調,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學習中醫的人,剛開始接觸的脈學書籍,一般都是以【瀕湖脈學】為主,我也如此。後來我在光明中醫雜誌上見到這篇脈學金口訣,感到很是新穎。因原雜誌是函授學院內部雜誌,可能有很多人沒有見過,我不願自秘,抄錄於此,供大家學習。
這裡抄錄的不是原來的次序,為使有的詞句更加順口,故有所潤改。同時對文章末尾的介紹部分也有所刪節,沒有徵得原作者的同意就擅自發表於此,希望能諒解。以下是正文:
發明脈,是先賢,去蕪存精幾度研,綱舉目張明如鏡,此篇執簡可御繁。
切脈法,有真傳,二十八脈不一般,浮沉遲數四綱脈,各脈分屬要精研。
有些脈,浮沉兼,浮統五脈(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脈(伏、細、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脈焉。(虛、實、芤、長)(郭按:焉字在這裡是其中的意思)
浮脈:浮輕取,重按無,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風熱,浮而無力是血虛。
沉脈:沉重按,脈才顯,如石投水必下潛,沉而有力為冷痛,沉而無力是虛寒。
遲脈:遲脈來,一息三,脈來極慢記心間,遲司髒病或多寒,虛實之間仔細研。
數脈:數脈來,息六至,脈來快速用心記,浮沉虛實須分別,君相之火不同治。
虛脈:虛脈形,皆無力,浮大而軟無根砥,脈虛身熱為中署,氣虛正虧身無力。
實脈:實脈形,大而長,三候充實力最強,新病見實邪氣盛,久病見之病主殃。
滑脈:滑脈狀,頗費猜,如盤走珠應指來,宿食痰熱胸中滿,女脈調時應有胎。
澀脈:澀脈狀,刮竹形,細遲短滯似欲停,血少津枯氣血痹,女人非孕即無經。
洪脈:洪滿指,似波瀾,來時雖盛去悠然,洪主病進邪氣盛,脹滿胃反治頗難。
微脈:微如絲,按若無,欲絕非絕微脈呼,五勞六極諸虛病,猝病有生久難圖。
緊脈:緊如索,是脈形,拘急彈指切如繩,寒傷內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緩脈:緩四至,是脈形,從容和緩號為平,或因脾虛風濕病,是病非病仔細評。
濡脈:濡脈形,浮柔細,水面浮棉弱無力,產後病中見猶可,平人無根須憂慮。
弱脈:弱脈形,沉柔細,如棉在水力不濟,陽氣衰微精血虛,老人猶可少壯忌。
長脈:長迢迢,過本位,指下按之柔為貴,長主心腎根本壯,長大急硬火之罪。
短脈:短縮縮,喻如龜,藏頭縮尾脈中推,短主諸病皆難治,蓋因真元氣多虧。
芤脈:芤脈形,中間空,芤脈按之軟如蔥,火犯陽經血上溢,熱傷陰絡下流紅。
弦脈:弦脈形,脈挺然,弦脈端直似琴弦,弦應肝膽痰飲痛,大小單雙分輕重。
散脈:散脈候,浮而亂,中候漸無按不見,產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魂欲斷。
細脈:細脈候,細如線,沉取極細終不斷,憂勞過度氣血虧,濕邪鬱結也常見。
伏脈:伏脈狀,仔細求,下指推筋着骨頭,氣鬱寒凝食內結,欲吐不吐邪閉由。
動脈:動脈跳,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園,動脈主病痛與驚,少陰動甚妊子焉。
革脈:革浮取,脈繃急,革脈形如按鼓皮,女人半產並崩漏,男子營虧或夢遺。
牢脈:牢沉取,脈堅強,牢形實大合弦長,積聚內結寒疝痛,奔豚痃癖氣為殃。
促脈:促脈數,時一止,如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結脈:結脈緩,時一止,結脈形狀記心裡,疝瘕鬱結寒氣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脈:代脈止,不即還,良久方來是真傳,久病見代病難治,孕者生兮癇者安。
疾脈:疾脈來,躁而急,脈來一息七八至,亢陽無制真陰竭,喘促聲嘶病危矣。</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