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兩部分內容,脈診是按脈搏;按診是在患者身軀上一定的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疾病的內在變化或體表反應,從而獲得辨證資料的一種診斷方法。
一、脈診
脈診,是醫者以指腹按一定部位的脈搏診察脈象。通過診脈,體察患者不同的脈象,以了解病情,診斷疾病。它是中醫學一種獨特的診斷疾病的方法。
(-)脈象形成的原理
脈象即脈動應指的形象。心主血脈,包括血和脈兩個方面,脈爲血之府,心與脈相連,心臟有規律的搏動,推動血液在脈管內運行,脈管也隨之產生有節律的搏動(因而形成脈膊故能心動應指,脈動應指,心臟有規律的搏動)和血液在管內運行均由宗氣所推動。血液循行脈管之中,流布全身,環周不息,除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肺朝百脈,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脈,均匯聚於肺,且肺主氣,通過肺氣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爲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肝藏血,主疏泄,調節循環血量;腎藏精,精化氣,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原動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質基礎之一。因此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
(二)脈診的臨床意義
脈象的形成,既然和臟腑氣血關係十分密切,那麼,氣血臟腑發生病變,血脈運行受到影響,脈象就有變化,故通過診察脈象的變化,可以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邪正盛衰與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
1。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
疾病的表現儘管極其複雜,但從病位的淺深來說,不在表便在里,而脈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的淺深。脈浮,病位多在表;脈沉,病位多在里。疾病的性質可分寒證與熱證,脈象的遲數,可反映疾病的性質,如遲脈多主寒證,數脈多主熱證。邪正鬥爭的消長,產生虛實的病理變化,而脈象的有力無力,能反映疾病的虛實證候,脈虛弱無力,是正氣不足的虛證。脈實有力,是邪氣亢盛的實證。
2。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
脈診對於推斷疾病的進退預後,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如久病脈見緩和,是胃氣漸復,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氣虛,虛勞、失血,久泄久痢而見洪脈,則多屬邪盛正衰危候。
外感熱病,熱勢漸退,脈象出現緩和,是將愈之候;若脈急疾,煩躁(則病也。如戰汗,汗出脈靜,熱退身涼,爲病退向愈,若脈急疾,煩躁)爲病進危候。
(三)診脈的部位
診脈的部位,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遍診法見於【素問・三部九候論】,切脈的部位有頭、手、足三部,三部診法見於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三部,即人迎【頸側動脈),寸口,跌陽(足背動脈)。以上兩種診脈的部位,後世已少採用,自晉以來,普遍選用的切脈部位是寸口。寸口診法始見於【內經】,主張獨取寸口是【難經】,但當時這一主張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晉代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才推廣了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
寸口又稱脈口、氣口,其位置在腕後撓動脈搏動處,診脈獨取寸口的理論依據是:寸口爲手太陰肺經之動脈,爲氣血會聚之處,而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皆起於肺而止於肺,故臟腑氣血之病變可反映於寸口。另外,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與脾經同屬太陰,與脾胃之氣相通,而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臟腑氣血之盛衰都可反映於寸口,所以獨取寸口可以診察全身的病變。
寸口分寸、關、尺三部,以高骨(橈骨莖突)爲標誌,其稍內方的部位爲關,關前(腕端)爲寸,關後(肘端)爲尺。兩手各分寸、關、尺三部,共六部脈。寸、關、尺三部可分浮、中、沉三候,是寸口診法的三部九候。
寸關尺分候臟腑,歷代醫家說法不一,目前多以下列爲准:
左寸可候:心與膻中 右寸可候:肺與胸中
左關可候:肝膽與膈 右關可候:脾與胃
左尺可候:腎與小腹 右尺可候:腎與小腹
(四)診脈有方法和注意事項
1。時間
診脈的時間最好是清晨,因爲清晨患者不受飲食、活動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體內外環境都比較安靜,氣血經脈處於少受干擾的狀態,故容易鑑別病脈。但也不是說其它時間不能診脈。
總的來說,診脈時要求有一個安靜的內外環境。診脈之前,先讓患者休息片刻,使氣血平靜,醫生也要平心靜氣,然後開始診脈。診室也要保持安靜。在特殊的情況下應隨時隨地診察患者不必拘泥於這些條件。
2體位
要讓患者取坐位或正臥位,手臂平放和心臟近於同一水平,直腕仰掌,並在腕關節背墊上市枕,這樣可使氣血運行無阻,以反映機體的真正脈象。
3。指法
醫者和患者側向坐,用左手按診患者的右手,用右手按診患者的左手。診脈下指時,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後高骨內側關脈位置,接著用食指按在關前的寸脈位置,無名指按在關後尺
脈位置。位置放准之後,三指應呈弓形,指頭平齊,以指腹接觸脈體。布指的疏密要和患者的身長相適應,身高臂長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總以適度爲宜。三指平布同時用力按脈,稱爲總按;爲了重點地體會某一部脈象,也可用一指單按其中一部脈象,如要重點體會寸脈時,微微提起中指和無名指,診關脈則微提食指和無名指,診尺脈則微提食指和中指。臨床上總按、單按常配合使用,這樣對比的診脈方法,頗爲實用。單按分候寸口三部,以察病在何經何髒,總按以審五臟六腑的病變。
診小兒脈可用『一指(拇指)定關法』,而不細分三部,因小兒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關尺。
4。舉按尋
這是診脈時運用指力的輕重和挪移,以探索脈象的一種手法。持脈之要有三,就是舉、按、尋。用輕指力按在皮膚上叫舉,又叫浮取或輕取;用重指力按在筋骨間,叫按,又稱沉取或重取;指力不輕不重,還可亦輕亦重,以委曲求之叫尋。因此診脈必須注意舉、按、尋之間的脈象變化。此外,當三部脈有獨異時,還必須逐漸挪移指位,內外推尋。尋者尋找之意,不是中取。
5。平息
一呼一吸稱一息,診脈時,醫者的呼吸要自然均勻,用一呼一吸的時間去計算患者脈搏的至數,如正常脈象及病理性脈象之遲、數、緩、疾等脈,均以息計,今天有秒表對診脈有一定的幫助。但平息的意義還不止如此。平是平調的意思,要求醫者在診脈時,思想集中,全神貫注。因此,平息除了以『息』計脈之外,還要做到虛心而靜,全神貫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