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明代後期糧食生產力的提高(4)
: 中華文史網 三、糧食作物結構和耕作制度的變革
1、新品種的引進
明後期,耐旱高產糧食作物新品種玉米、甘薯、馬鈴薯等的引進和傳播,為增產糧食、滿足人口增長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開闢了新的途徑。
玉米原產美洲。我國對玉米的記載,最早見於正德六年(1511年)所修皖北【穎州志】;明後期的農書、方志和史籍對玉米的記載逐漸增多。大約在嘉靖、萬曆年問,玉米的種植已傳播到今天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等南北諸省,至清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生活在嘉靖、萬曆時期的杭州人田藝衡說:『御麥出於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干葉類稷,花類稻穗,其苞如拳而長,其須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於頂,實結於節,真異谷也。吾鄉傳得此種,多有種之者』[55]。成書於萬曆初年的【本草綱目】及成書於明末的【群芳譜】、【農政全書】等都有關於玉米的記述。
甘薯亦原產美洲。16世紀末期即萬曆前期傳入我國,一種由海路傳入廣東、福建、進而傳入長江下游江蘇、浙江;一種由陸路傳入雲南。甘薯具有適瘠壤、抗乾旱、產量高、口味好、營養強、耐貯存等優勢,因此頗受歡迎,至萬曆後期,已成為福建、廣東勞動民眾的重要食糧。『一畝種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閩、廣人以當米谷』[56]。『閩、廣人收薯以當糧,自十月至四月,麥熟而止』,『閩、廣人賴以救飢,其利甚大』[57]。萬曆年問,閩人何喬遠著【甘薯頌】,對甘薯救災利民的貢獻加以頌揚;徐光啟總結出『甘薯十三勝』,即13項優點。徐光啟指出,東南沿海高埠地區,既不堪種稻,用來種薯,『亦勝稻田十倍』,且能改良土壤,『是不數年間,邱阜將化為平疇也』,『此亦任土生財之一端耳』;長江以北,『土更高,地更廣,即其利百倍不啻矣』,更應推廣[58]。可見,甘薯、玉米的種植,對於提高糧食畝產量、增加糧食總產量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2 、早熟稻的推廣和兩熟、三熟稻的種植
早熟稻品種的推廣引起兩熟和三熟稻的種植,從而增加了糧食單產和總產量。這是我國栽培制度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變革。中、晚稻要求生長在水量充足的平坦土地上;而早熟稻則早熟、耐旱、耐寒。早熟稻的種植,一方面可以將水稻的種植擴展到南方水量相對較少的坡地、丘陵,增大水稻種植面積;另一方面使雙季稻、三季稻及稻麥、谷輪作、連作制的施行和推廣成為可能,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早熟稻自10世紀末、11世紀初,即北宋真宗時期由占城傳入福建;至13世紀後期,即南宋時期,還未在南方廣泛傳播,栽種地區只局限於浙江、江蘇(南部)、福建、江西等地;至明中後期,才在南方各省稻作區域普遍地種植。尤其是湖廣(今湖南、湖北)江漢平原和洞庭平原的開發,修堤建垸,栽種水稻,使之成為稻米的重要產區和輸出區。這裡的堤垸『大者輪廣數十里,小者十餘里』,『荒蕪湖渚,先世所弗田者,皆盡墾』[59]。由於湖廣逐漸成為糧食的重要輸出區,遂在我國糧食生產和貿易的格局上出現了由『蘇松熟,天下足』向『湖廣熟,天下足』轉變。成書於嘉靖七年(1528年)的何孟春【余冬序錄】有云:『湖藩轄府十四、州十七、縣一百四,其地視諸省為最巨,其郡縣賦額視江南西諸郡所人差不及,而「湖廣熟,天下足」之謠,天下信之,地蓋有餘利也。』[60]可見,『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在16世紀初即已流傳。
隨着早熟品種的推廣,雙季稻在廣東、雲南、福建、江西、浙江等省的許多地區逐步栽種起來。『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梗類也』[61]。在嶺南珠江三角洲及海南島,三季稻也多了起來。『東粵自來多谷,志稱南方地氣暑熱,一歲田三熟,冬種春熟,春種夏熟,秋種冬熟,故交州有三田』;瓊南『若勤於耜,則一年有三熟之稻矣』[62]。
稻田面積的擴大,兩熟、三熟制的發展,使稻米產量大幅增加,成為當時人們的主要食糧。據明末宋應星估算,稻米在全國食用糧中占70%[63]。萬曆時在華傳教士利瑪竇也曾這樣感慨明朝大米產量之多和勞動人民之辛勤:『作為中國人的食譜上主要食品的大米產量,遠比歐洲富裕得多』,『中國的這類莊稼一年兩收,有時一年三收。這不僅因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更是由於人民勤勞的緣故』[64]。
3、水稻在北方的引進
稻米產量的增加,還由於稻田擴展到了北方。大約從嘉靖年間開始,水稻被引進到淮河以北、長城以南的一些地區。在徐貞明、張國彥、徐光啟、左光斗、汪應蛟等有識之士的倡導下,北直隸成為北方推廣水稻栽種的令人矚目的地區。明後期,北直隸一百多個縣中,有近一半已經種植水稻。萬曆末年,著名東林人士鄒元標說,『三十年前,都(北京)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種水田利也。』[65]萬曆十三年,尚寶寺少卿徐貞明兼御史領墾田使,在京東密雲、平谷、三河、薊州、遵化、豐潤、玉田等州縣治水墾田,『東西百餘里,南北百八十里,墾田三萬九千餘畝』,『宜稻者以漸勸率,宜黍宜粟者如故』。他還招募南方人為師,『使以一教十』,教京東農民栽種水稻[66]。萬曆三十年,保定巡撫都御史汪應蛟在天津葛沽、何家圈、雙溝、白塘等處,督率海防軍丁屯墾營田,共墾田5000餘畝,其中水田2000餘畝,每畝收稻高達四五石;旱地種植薯、豆雜糧,每畝產豆一二石,比原產增加四五倍或七八倍[67]。萬曆末年,徐光啟在京西房山、淶水二縣,沿琉璃河、拒馬河兩岸,開渠種稻,畝產二三石[68]。萬曆末年、天啟初年,屯田御史左光斗大力倡導北直隸興治水利,栽植水稻;並恢復天津屯田水利,開田3000餘畝[69]。天啟二年,太僕寺卿兼御史董應舉經理天津至山海關屯務,共開田18萬畝,『廣募耕者,界工廩、田器、牛種,浚渠築防,教之藝稻,農舍、倉廨、場圃、舟車畢具,費二萬六千(兩),而所收黍、麥、谷五萬五千餘石』[70]。
除京畿地區外,北方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亦有水稻種植,且有的地區產量可高達五六石。嘉靖年間,山西沁州開渠種稻,畝收二鐘有奇(一鍾為三石)[71]。山東青州府諸城等縣,稻田『所獲,溢陸田數倍』,豐年畝產可達五六石,一般四五石,『戶戶舂米』,『貿遷得高價』[72]。陝西關中平原亦產稻,西安附近,『有稻一種,名線米,粒長而大,勝於江南諸稻,每歲人貢天儲』[73]。
北方水稻種植雖然不如南方普遍,但卻為北方農業的發展展現了新的方向。正像左光斗所說,只有興治水利,才能改變『一年而地荒,二年而民徙,三年而地與民盡』[74]的狀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