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1.辟穀的起源
辟穀是中國的一大創造,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功效,其中存在一些有待探索之謎,比如,辟穀起由之謎,辟穀價值之謎,辟穀能源之謎,辟穀功能之謎,辟穀效應之謎,辟穀療效之謎,等等。破譯它們,極有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辟穀應該伴隨着人類的出現而產生
上古原始先民能力有限,難以適應和抗拒惡劣的自然環境,生活條件低下,食不飽腹,經常缺食、斷食,再所難免,於是出現日常的斷食性辟穀,被迫且必然的進行。這種辟穀突出的特點具有惡性意念。這完全出於生活所迫,並非心甘情願,心懷惡性意念,完全可以理喻。這一歷史時期應該在新石器以前,距今一百多萬年、幾十萬年至九千多年以前,元某人170 萬年,藍田人100 萬年,當時尚無五穀糧食可言,倒是真正意義的辟穀。北京猿人50萬年己有火種,雖己有食用五穀記錄,仍常有斷食性辟穀。
這種被迫性的『辟穀』應該不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辟穀,但先民們逐漸體驗到辟穀有益身心,自然的從經驗中轉變認識,由惡性意念轉向良性意念。由被迫性的斷食辟穀,開始逐漸嘗試主動性的斷食辟穀。暫且不論其認識程度如何,但這時已經轉向有養生價值的辟穀。這個時期在新石器時期至夏代,大約八千年至四千多年前。
隨着主動的認識和意念的良性轉變,對辟穀就有了進一步的追求。於是,有初步目的,有一定步驟,以至也有方法的嘗試,這便進入修煉性辟穀,這時的辟穀帶有學術性和專業性。這類型辟穀的時期應開始於在殷商朝代,距今約三千七百年方才出現。原來『辟穀』這一有一定神秘意味的養生和功法,就這樣實際起源於不得已而為之之法,是『無法』之法。
辟穀術真正發展於先秦
集秦漢前禮儀論著的【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是為辟穀術最早的理論根據。【淮南子・地形】也有類似的記載。而【人間】還載有實例,如記述春秋時魯國人單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絲麻,不食五穀,行年七十,猶有童子之顏色。』為史籍所載最早之辟穀實踐者。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去(卻)穀食氣篇】,則是現存漢前辟穀服氣術最早的著作。有云:『去(卻)谷者食石韋。……首重、足輕、體軫,則d(椋┐叮ù擔┲,視利止。』意謂初行辟穀時往往產生頭重腳輕四肢乏力的飢餓現象,須用『吹欏筆稱法加以克服。這裡將辟穀與行氣聯在一起,和【莊子・刻意】將行氣與導引聯在一起一樣,似皆表明此三術在先秦時最初存在的狀態,即表明它們之出現是大體同時的。
辟穀術在道教中發展壯大 道教創立後,承襲此術,修習辟穀者,代不乏人。【漢武帝外傳】載,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餘年(當為『日』之誤――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人』。【後漢書・方術傳】載:『(郝)孟節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辯道論】載郗儉善辟穀事,謂曾『躬與之寢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穀術。東晉道士葛洪反對單行辟穀可致仙的觀點(主張擇仙術之善者而兼習之,尤其必修金丹),認為單行辟穀可成仙是行氣家『一家之偏說』,但並不懷疑辟穀術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內篇・雜應】中說:『餘數見斷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輕色好。』並舉出具體例子以證之:三國吳道士石春,在行氣為人治病時,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吳景帝聞而疑之,『乃召取閉,令人備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顏色更鮮悅,氣力如故。』又『有馮生者,但單吞氣,斷谷已三年,觀其步陟登山,擔一斛許重,終日不倦。【魏書・釋老志】載,北魏道士寇謙之託言太上老君授以導引辟穀口訣,弟子十餘人皆得其術。又謂東萊道士王道翼隱居韓信山,斷谷四十餘年。【雲笈七籤】卷五載,孫游岳『茹術卻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顏彩輕潤,精爽秀潔。』【南史・隱逸傳】載,南嶽道士鄧郁『斷谷三十餘載,唯以澗水服雲母屑,日夜誦大洞經。』陶弘景『善辟穀導引之法,自隱處四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北史・隱逸傳】稱陳道士徐則『絕粒養性,所資唯松術而已,雖隆冬Z寒,不服棉絮』。【舊唐書・隱逸傳】載,唐道士潘師正居嵩山二十餘年,『但服松葉飲水而已』。其徒司馬承禎亦傳其辟穀導引服餌之術。【宋史・隱逸傳】載,宋初道士陳摶居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但日飲酒數杯』。【宋史・方技傳】載,趙自然辟穀『不食,神氣清爽,每聞火食氣即嘔,唯生果,清泉而已』。柴通玄『年百餘歲,善辟穀長嘯,唯飲酒。』史籍、道書所載,不勝枚舉。可知從漢至宋,辟穀術在道教內一直十分流行。 道士在傳習辟穀術過程中,曾寫有辟穀術專著,論述與闡發辟穀諸法。【抱朴子內篇・遐覽】著錄【休糧經】三卷。【通志・藝文略】著錄【太清斷谷法】【無上道絕粒訣】【休糧諸方】【太清經斷谷諸要法】【斷谷諸要法】【停廚丸方】各一卷。
史書記載辟穀之人如此之多,辟穀時間或幾月、幾年甚至幾十年,其中難免有誇大不實之處,但恐非純屬子虛。1988年1月7日【人民日報】第三版以【麻城農家女十年粒米未進言行自如】為題,報道湖北省麻城市熊家鋪區月形塘村二十五歲姑娘熊再定,十五歲時突染重病,生命垂危,脫險後即不復進食水,至今已十年粒米未進。令人驚異的是,她染病臥床八年後,竟能獨立行走,談笑自如,且能做些家務。這真是人間奇蹟。如果當今科學能對之作出解釋,將箇中原因弄個明白,這對人體科學、現代養生學將有巨大的貢獻。
2.辟穀的治療原理
辟穀療法是通過減少甚致避開飲食的條件下進行治療的一種康複方法,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一種健身治病的方法。現在也已被國外人士所採納和研究。據日本的報告稱,5-10天的辟穀可使人的巨噬細胞濃度翻一倍。如此的濃度已可控制惡性腫瘤的發展。
辟穀療法是一種極大避開飲食的方法,就為糖尿病的治療提供了先天條件,因此他是一種最適合糖尿病治療的輔助方法。
這種療法是一種通過特殊鍛煉來避開飲食的方法,因此凡是由於飲食導致的疾病用辟穀療法治療都是極其有效的。
辟穀療法可以避開穀食但不會出現飢餓的現象,若方法得當還會越來越有力。
初次接觸您會對這種方法感到奇怪,接觸方法以後會不太相信,傳統營養學的觀念在人的心裡影響太大了。人在沒有營養的情況下如何生存呢。使用以後您就會對此方法感到神奇。
辟穀療法不同於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氣功,它是一種醫療性康復療法。不需要專門的時間,不支持健康的人使用.
辟穀療法一般分為納氣,行氣,閉氣三種方法調和使用,須依據患者的素質搭配使用。
辟穀的原理:
在傳通養生理論中,飲食被稱為谷氣,食物與體內元氣的結和形成真氣,[元氣又稱為腎間動氣],真氣的流動支持生命的正常運行。真正支持身命的是真氣中的元氣。食物起了一個激發的作用。食物卻把他的'物性'留在了體內,這種物性在體內影響着人的真氣的正常流動,也給人帶來了種種欲望和智慧。物性影響了氣血的運行,就容易給人帶來疾病,
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雖然有着差距,但不至於有衝突,而辟穀這種方法和理論卻直接與現代醫學理論發生了矛盾,但現實說明了一切,我的病人可以連續十幾天只喝點水,不吃任何食物,不僅不感到飢餓,而且病情發生了好轉,不要因為現代醫學解釋不了就否認這種方法和事實,現代醫學還在發展之中。
作用及適應範圍
作用:這種療法可以極大的減少飲食,減少「物性」給身體帶來的影響,因此就具有清理功能,另外辟穀療法還可以激發人的腎間動氣的產生,古代稱為天一之水。因此就具有調節功能和免疫增強功能。
適應範圍:凡是符合以上兩種治療功能的疾病都適合辟穀療法的治療,如;
1:營養缺乏及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蛋白血症等。
2:消化系統疾病,由於飲食而導致的疾病,如脂肪肝等。
3:腎部疾病(因可激發腎間動氣),如慢性腎炎,水腫等。
4:循環系統疾病.[利用其清理功能]
5:免疫紊亂性疾病及病毒性疾病。[因可極大的增強人的免疫功能]……
另外還有許多疾病都是適合此療法治療的。
但是辟穀療法也不是什麼病都治,它也有其適應範圍。另外辟穀療法的採用還要看患者的先天素質,根據古老的理論要看小腸的節數,在方法上要看能不能納住氣,據統計大約有3%的人是不會使用這種方法的。
3.辟穀的特殊功效
辟穀是人體潛在功能的顯現,功能態的優化調節、辟穀有七大作用:
1、清潔消化道,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食物殘廢在腸腔內停留時間過長,會使腐敗物質增加,以致多量的腐敗物質有毒物被腸道吸收,由於超出了肝臟的解毒能力而解毒不完全,結果引起機體中毒,出現頭痛、頭暈、便秘、高血壓或精神衰弱等全身中毒症狀,這種病情便是醫學上所的『食物自身慢性中毒』。大腸是專收糞便的『垃圾箱』,若不及時清理,就會形成『宿便』。這些食物殘渣、腸道細菌以及腸道細菌發酵食物殘渣所產生的分泌物,會產生大量毒素而影響人體分健康。要想怯病健身,首先把積於腸道的宿便清除,但宿便卻不是靠灌腸或服瀉藥可以清除盡的,唯有進行『辟穀』,做一次『大掃除』,使腸道徹底『清倉』才有療效。一般辟穀一星期,宿便就會被完全排除。當腸道『清掃』乾淨之後,就會避免有毒物質對機體的危害,同時,在辟穀過程中,消化道壁上的衰老或機能不健全的細胞則會脫落而隨宿便排出,消化道內壁上的脂肪成分亦會分解。當進食後,消化道內壁上機能旺盛的細胞相對增多,腸胃機能進一步增強,使整個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態得以改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這樣不僅能避免『食物自身慢性中毒』現象,而且由此而引發的疾病也會自然痊癒,身體會日趨強壯。
一定要在老師的親自帶領下辟穀才安全。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