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漢字網 最後是形聲字――『以事爲名,取譬相成』。[7]即按事物意思取個名稱,再用一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表其讀音。它是以象形、指事、會意字爲基礎,通過系統的邏輯思維來進行的高級造字法。抽象性最強。這一點雖然類同於拼音文字,但拼音文字的形與義與音的聯繫是人爲強制的,僅靠約定俗成,不存在內在邏輯關係。作爲純抽象的符號,拼音文字本身無法顯示其運載的信息,只表其音。所以,無法通過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來求其字義。拼音文字的造字法建立的是靜態的載體模式;漢字所建立的是動態的載體模式,它有自身的內在規律。拼音文字唯一趨勢動因是『拼』,但拼的是『音』。對整個識字過程來說是『初級階段』,『終極階段』的『義』是拼不出來的,只能靠硬記;漢字唯一的靜態因是『音』,音是約定好的。其識字過程也是『拼』,但拼的是『義』。猶其是形聲字,音、形、義甚至可『一拼而就』。三者的關係是有機的邏輯關係,由音→形→義的思維過程,需經過思維活動的全過程: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比較,分類,系統化和具體化。通過這一系列的思維活動,音、形、義之間的信息得以貫通,但依據的是複雜的主體網絡的系統邏輯。
漢字通過這四種造字法,在建立完整的文字系統的同時,建立了交際功能以外的多值文化功能系統,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具備的。
首先,它構建了一個思維方法進化的系統模式。漢字的造字法從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在『認識』的角度上,它提供了一個對對象的形象描述→形神兼顧→得意忘形→抽象概括的系統認識方法的進化模式。不論哪一種造字法其核心都是『象形』,都有一個『自在』的意義發生源,通過它不同程度地注入抽象成分,『形象』與『抽象』逆動消長,由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抽象成分逐漸遞增,形象成分逐漸減少。是始於形象,終於抽象的連續思維的認識過程。人們在反覆的識字過程中,除了知識人獲得,還本能地受到認識方法的教育,使我們在認識對象時,善於通過對象的外在特徵,從感性材料入手,經過反覆抽象的思維過程,正確的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漢字系統還構建了思維發展進化的系統模式:四大造字法下的漢字系統構建了具體可感的象形系統,形神兼備的指事系統,得意忘形的會意系統,抽象概括的形聲系統。它們既獨立又相因。無高度發展的抽象能力,便不能將對象的總特徵作典型化處理,優選出出神入化的線條來形象地刻畫對象――象形字,又由於形象思維的高度發展,而能天衣無縫地融匯到抽象的特徵指稱之中。通過對漢字由表入里的深刻認識,由於系統的交互作用,漢字既能有效的培養形象思維的能力,還能培養辯證系統的思維能力,而且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的中介思維被認識並得到培養。
此外,還建立了思維邏輯的系統模式:象形字培養直觀線性的邏輯思維;指事字培養曲折勾連的邏輯思維;會意字培養空間交叉的邏輯思維;形聲字培養立體網絡的邏輯思維。從而對不同性質的事物運用不同的邏輯思維,使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四大造字法本身就隱含著極爲嚴密的邏輯關係:感性認識→模糊思辯→抽象認識的連續性的邏輯關係。由於『指事』、『會意』兩個既形象又抽象的中間環的運用,使的『模糊邏輯思維』得到揭示,並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實踐意義。傳統的思維科學單純研究『形象』與『抽象』兩種端性思維,沒有對介乎二者之間的連續的『模糊思維』的認識,這是經典哲學及其邏輯研究的產物,是不完善的。
漢字造字法正是上述高度智慧下的辯證系統思維的產物。這種思維水平和方法體系通過具體的文字創造,濃縮在每個漢字中,使我們通過漢字的使用,自覺或不自覺地吸收其全部能量,譯解其全部信息,體現其多維的文化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