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彭 林
南宋光宗紹熙四年1190,正在漳州任上的朱熹刊行了他編注的【四子書】,也就是後人所說的【四書章句集注】,包括【大學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論語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大概連朱熹本人也始料未及的是,這部文字淺近、篇帙並不浩繁的著作面世之後,勢頭甚至蓋過了【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成爲此後七百多年中最具影響力的文獻。
一、三教並立格局下的儒學隱憂
春秋末期,孔子首創私學,以【詩】、【書】、【禮】、【樂】、【易】、【春秋】教授弟子,從此,經書就成了儒家的經典。秦火之後,【樂】經失傳,【六經】變成了【五經】。漢興,【五經】被列入學官,每一經都有專門的教授,負責指導博士弟子。經學變成官學之後,藉助於行政的力量,流傳更爲廣泛,這似乎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好事。但是,進入官府之後的經學,性質和作用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孔子將濟世救民的理念滲透在【六經】中,希冀以此教化學生,推動社會進步,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可是,作爲官學的經學並非完全如此。教師出於教學的需要,關心的是如何從文字、訓詁的角度來說解這批古奧難懂的先秦文獻。不少學者皓首窮經,用畢生的精力來註解經文,從學術層面來說,這固然是推進經學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工作。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些原本充滿人文精神的經書,已經慢慢地淡出讀書人的精神境界,變成了純粹的學術問題,甚至成爲讀書人謀求功名利祿的工具。這不能不說是儒學的悲哀。
正當儒學成爲學者高頭講章之時,佛教和道教悄然走進了中國人的凡俗世界。東漢以後,佛教開始傳入中國,不久道教也開始興起。唐、宋政府都將佛教、道教與儒學並立,作爲基本國教。佛教和道教有玄妙而生動的心性理論,無論地位高下、文化深淺,都可以輕鬆進入它的堂奧。它們有彼岸世界,可以許諾實現信徒的種種願望,解脫他們現世的諸多煩惱,走向極樂世界,所以很快風靡於世,從帝王將相到尋常百姓,趨之若鶩。
相形見絀的是儒家,它除了沒有佛道的上述優勢之外,還有文獻本身的諸多問題,處境最爲窘迫。孔子整理的【六經】,都是用先秦的語彙體系撰寫的,中古時代的學者讀起來已經感到處處隔膜,不易親近,一般學者初讀,不容易觸摸到明晰的脈絡。【論語】和【孟子】是先秦兩位聖賢的言論彙編,由於是語錄體,章節之間缺乏明快的銜接,也給人以吉光片羽,不成體系之感。這些正是它不能像佛道經典那樣在世俗社會廣泛傳播、生存空間日益縮小的重要原因。
二、韓愈、李翱、二程對【大學】【中庸】的提倡
如何應對佛道兩家的挑戰,找出某些能夠明快地彰顯儒家思想體系的文獻,是唐宋儒者最爲迫切的任務。唐代學者韓愈和李翱最早注意到,【大學】和【中庸】是足以與佛道心性理論相抗衡,並且能夠梳理出儒家理論體系的最佳文獻。
【大學】、【中庸】原本是【禮記】中的兩篇。【禮記】是孔門七十子論禮的文集,共有四十九篇,作者多數不甚清楚。相傳【大學】是曾子所作,【中庸】是子思所作。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爲【論語】作注時,並沒有對【大學】、【中庸】作特別的提示。【中庸】主要講天道與人道關係,闡述天命與性的關係,【漢書•藝文志】有【中庸說】二篇,【隋書•經籍志】有戴J【中庸傳】二卷、梁武帝【中庸講疏】一卷,似乎有個別人做過單獨的研究;【大學】在唐以前無單行本傳世。凡此都表明它們沒有引起人們特別的關注。
韓愈一方面寫下了著名的【論佛骨表】,痛斥佛教的妄佞;另一方面,寫下了著名的【原道】,提出了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傳到孔孟的『道統』,以抗衡佛家的『法統』。指出佛道兩家雖然也講道德,但那是缺乏靈魂的空洞名詞,這靈魂正是儒家道德學說中反覆提倡的仁義。
李翱是唐代第一位比較集中地提出儒家心性理論的學者。李翱依據【中庸】作【復性書】三篇,指出【中庸】就是論性命之道之書,可嘆『學者莫能明是』,所以都『入於莊列老釋』求之。李翱說,性爲『天之命』,情爲『性之動』,性原本寂然不動,感物而起,流爲喜怒哀懼愛惡欲之情。人之所以不同於萬物,是因爲人有道德之性,人應該努力修德,恢復本善性,進於聖人之域。
在韓愈、李翱的影響下,構建儒家的心性學說和修身理論,成爲宋儒孜孜以求的目標。宋儒表彰【中庸】者很多,從張載的【正蒙】、司馬光的【大學廣義】、王安石的【禮樂論】、程顥的【定性書】、程頤的【與呂大臨論中書】等,都緊扣【中庸】來討論性命之道。張載早年就留意【中庸】,其學『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宋史•張載傳】,他的代表作【正蒙】,將人性區分爲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提出了人的本性、心知、道德修養等性理學中的一系列問題。二程將【大學】作爲『初學入德之門』;將【中庸】看作『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最爲玄妙,認爲『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爲萬事,未複合爲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中庸章句】注引語。『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中庸章句】注。但是,他們所做的工作都比較粗淺,遠遠沒有達到可以迅速在天下推行的程度。真正達到這一目標的是南宋的朱熹。
三、朱熹的【四書集注】
朱熹,字元晦、仲晦,號晦庵、晦翁,晚號遁翁,別號考亭、紫陽,又號雲谷老人、滄州病叟。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高宗建炎四年1130,生於福建南劍今福建南平尤溪。
朱熹出入經史,學術賅博,是南宋最著名的學者。可是朱熹的仕途相當坎坷,終其一生,歷經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於朝者四十日』黃干【行狀】,僅僅在同安、南康、漳州等地做過九年的地方官;寧宗時雖然成爲帝王之師,卻只有短短的四十天。慶元元年1195,韓腚械橙斯セ韉姥爲『偽學』、指責朱熹是『偽學罪首』,朱熹因此而落職罷祠。這對於胸懷經天緯地之材、匡時救世之志的朱熹而言,實在是一種可悲而又無奈的現實。慶元六年,朱熹溘然長逝。
朱熹平生主要是一位學者,他的主要精力是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上。他與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的鵝湖之辯,是傳頌千古的美談;他興復白鹿洞書院、講道武夷精舍、修復嶽麓書院等等,也是文化史上的佳話。不過,最爲學者所稱道的,還是他的【四書章句集注】。
朱熹編注【四書章句集注】,是把它作爲一項重大的文化工程,在漫長的歲月中,千錘百鍊而成就的。
朱熹從30歲時就措手於【論語】、【孟子】,到孝宗乾道八年1172他43歲時,才完成了【論孟精義】此書後名【論孟要義】,又改名【論孟集議】,可謂浸透了心血。此書將二程說解【論語】、【孟子】的文字『L輯條疏,以附本章之次』,又兼采張載、范氏、二呂氏、謝氏、游氏、楊氏、侯氏、尹氏等九家之說,以佐證二程之說。之後,朱熹以【論孟集議】爲基礎,『約其精粹、妙得本旨者』,提煉出【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在每條之下先注音,次釋字義,次釋大旨,次引諸家論說,次列己見。朱熹對【論語】、【孟子】的註解,旨在融會諸家之說,所以稱爲『集注』。淳熙四年1177,朱熹將他取捨的原則,以及與學生的問答編成【論語或問】、【孟子或問】。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朱熹日後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論孟集注】的修改上,【論語或問】、【孟子或問】已無暇顧及,其中的問題也不復釐正,所以【論語或問】與【孟子或問】二書始終沒有付梓刊行,僅僅在學者中私下流傳。
【大學】、【中庸】都是朱熹幼年時代誦讀、成年之後深思的經典,他在【中庸章句序】中說,【中庸】一書,自己『蚤歲即嘗受讀』,其後有過多年的『沉潛反覆』,『然後乃敢會眾說而折其衷』,可見他的慎重。淳熙十六年1189,朱熹60歲,感到所作【大學章句】和【中庸章句】已經比較成熟,『穩洽於心』,方才爲之作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