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33|回覆: 0

雲南數名年輕人穿漢服上班宣傳傳統文化

[複製鏈接]
濟世 發表於 2011-9-26 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雲南網
1316998793_VI1S5l.jpg 殿外跪拜
   
   1316998793_xNzNmx.jpg 大成殿內列隊
   
      1316998793_RvBlUI.jpg 獻祭品

   1316998793_OMgDFU.jpg 祭祀人員集體合影
   
                                           昆明有個漢服群,他們自己出資製作漢服搞活動,建QQ群和論壇,倡儀讓漢服從歷史廢墟與藝術高樓走向日常生活;他們滿懷漢文化復興的使命感穿漢服上街,也曾遭遇了嘲笑,被視為作秀;他們中也有堅持者,堅持穿漢服,就為弘揚漢文化,把『子曰詩云』掛在嘴上,於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漢服,即華夏衣冠,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其流行可從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自炎黃時代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代的規範制式,到了漢朝已全面完善並普及,漢人漢服由此得名。
    雲南的漢服群在全國的漢服群里算是比較活躍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峨冠博帶,行走於鋼筋水泥構築的現代城市,帶着衝動和夢想,他們希冀以漢服為載體重新審讀華夏文化。
    劉丹是這個群體最初的發起人。2003年,劉丹在英國留學,學的是計算機,是一個對漢文化無比熱愛的年輕人,他說對漢文化的尊重最初源於他對漢服的認識。
    『當時在網上看見有人穿漢服,並說漢服是區別與旗袍和馬褂的傳統服飾,只有漢服更能代表中國人。』『出土的所有的陶俑、繪畫,比如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上的人物都穿漢服,兵馬俑都是穿着漢服。可見漢服的歷史有多悠久。』這就給了他一個信號。什麼樣的服飾能代表中華民族?那就是漢服。於是,劉丹決定對漢服研究一下。
    組建雲南漢服QQ群
    2006年,劉丹回到了家鄉昆明,發現昆明也有人穿漢服。對漢文化的幾年研究下來,他說雖然算不上專業但是對老祖宗最基本的禮制算是記在心上了。他自己也做了一件漢服穿在了身上。
    『其實漢服的復興我覺得最先是從漢服的審美角度開始的,它是一種載體』。劉丹回國後,開始做一些社會性的工作,參加了動物保護協會。『可是,動物可憐,人更可憐,沒有文化。』劉丹說,本民族的文化傳統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漢服因為其代表的是一種民族文化,5000年來,服飾的體系是空前統一的。另外一個就是束髮。穿上漢服,將頭髮束起來,也是漢文化統一的標誌。『我看到現在日本和韓國一直很重視自己國家的禮儀,而這些古老的禮儀是從我們中國傳過去的啊!』他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做點具體的事呢?
    2007年,他在網上做了一些漢服的歷史演變和當代漢服文化的宣傳,『希望有共同愛好和追求的網友能參與進來,將中華文化傳統在雲南傳承,目的是呼籲國人注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2007年6月,『雲南漢服群』在一幫網友的努力下組織起來了,他們在網絡上建立了自己的網頁,包括雲南漢服的活動情況、宣傳漢服的歷史知識,促進漢服文化的宣傳。他們共同探討中華文化、進行漢文化宣傳和復古藝術的宣傳、 古文學哲學的研究討論,開設了漢服群論壇,共同探討活動、組織活動等。該群體大部分是平均年齡24歲的年輕人。之後,他們又成立了雲南漢服協會。
    把漢服穿出文化來
    關於秋夕穿漢服,劉丹和他的漢服群友人自然也規定了他們的『規則』。逢上中國的傳統節日,群友要穿上漢服,還要遵守儀式、習俗,『該做什麼儀式,一點也不能馬虎』。平時大家聚會時,他們要讀【論語】、【老子】,講四書五經,說仁智禮義信。『穿漢服可不是單單為了顯擺啊,更不是因為美,是為了文化!』
    群友們堅定地認為,雲南漢服運動的起步是伴隨着濃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宏大的情感敘事。所以,他們想先以穿上漢服這個媒介來引導人們學習文化。
    2007年,劉丹自己的電信公司開業了,他要求員工穿漢服上班。他的員工們都樂意這樣,但是『剛開始時,特別不習慣,除非大家都一起穿。』小趙說,她當時就怕別人嘲笑,一個人肯定不好意思穿上這樣的衣服上班,『大家都穿了,而且也習慣了,我們就越穿越敢穿了。』他們下班去吃午飯時,峨冠博帶,行走於昆明街頭,引來了許多市民的側目。
    當然,也有不同意見者。一幢辦公樓內的人看着這些穿漢服的年輕人,有人說『有作秀的嫌疑,不能接受』。有人說『完全不必穿成那樣子嘛,心中有佛還怕佛不在嗎?』有人更認為,不能把漢服簡單地歸結為華夏幾千年文化的一種代表。
    說且由人說。秦俊是網絡信息開發部的主管,他來自北京。在北京時偶爾會在大街上看到有人身穿漢服,後來他自己漸漸愛上了漢服文化,他一直渴望能穿上漢服『秀』一下。『不曾想,我來到古代人稱「南蠻之地」的雲南,卻實現了這個理想,還能天天穿漢服上班。』他說,漢服有300多種做法,任何場合都可以穿着不同樣式的服裝,穿上漢服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宣傳,這是他們的初衷也是他們的願望。
    穿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一些員工還是沒有穿了,一個是因為工作越來越忙,要去施工不方便,另外,小李則覺得:『學習漢文化的精髓比光穿上漢服更重要,於是脫了。』當然,其中一部分人也有一個約定,只要是每逢傳統節日,一定要穿漢服。
    『我承認,穿漢服的也有許多人是附庸風雅的,覺得穿着漂亮。我也不反對這樣的人穿漢服,但是,穿在他們身上如果體現不出文化的意味,比如走路的姿勢、神態等,那豈不有點貽笑大方?』劉丹說,漢服本身具有濃厚的美學趣味,樣式奇多,具有很大的擴展性。
    穿越到漢代秀一把
    不光穿漢服,劉丹他們還真把傳統儀式做進了日常生活中。2008年,一位酷愛漢文化的陳姓大學老師請劉丹幫助他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婚禮。『我當時提出了前面就坐的人都要穿漢服,所有的儀式都要按照傳統文化來做。』
    這樣,拜天地、拜父母。沃盥,同牢,合卺,結髮,將一個葫蘆剖成兩半,中間用紅繩連起來,兩人一起飲酒。一起吃一塊牛肉。剪一縷男子的頭髮捆在女子的頭髮上面,再一起剪下來放在一個錦盒內,這就是所謂結髮夫妻。一個小時左右,儀式未完之前,所有人不能吃東西,酒店也沒有上食物。
    令劉丹沒有想到的是,客人們竟然非常配合,意猶未盡,許多客人都說比俗套的婚禮感覺更好。『現代婚禮中的儀式不是很多,可我們這一個小時的儀式讓人感覺到特別新鮮。』
    當然,也有人覺得,看着新鮮,但是主持人的文言文實在聽不懂。他們更贊成現代婚禮的輕鬆喜慶,覺得太過隆重氣氛也未免有些壓抑。
    雖然看法各有千秋,也就是這一次婚禮後,劉丹儼然成了古代司儀,為新人們義務『穿越』了好多次這樣的婚禮。之後,漢服協會的年輕人把漢服運動擴展得越來越大。
    他們抽出時間到雲南各高校義務為學生們講漢文化,秀漢服,還為孩子們做開筆禮、成人儀式。只要逢節假日,我們總是能看到一群身着漢服的男女出現在街頭和公園,學校和廟堂。
    有5000多年歷史的漢服,束腰加上寬袍大袖,女孩子將頭髮盤將起來,儼然一個古代仕女,男子呢?個個氣宇軒昂。屋內洋溢着閒靜和古典氣息,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漢朝。這些飄飄長袍在腦海中是那麼古遠,又仿佛似曾相識。穿越時空的感覺一下子讓人融入了歷史長河中。『漢服只是一個載體,悠遠的華夏文化才是我們真正要復興的。我們在中秋節這天穿漢服,就是為了讓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現在,在雲南漢文化協會的幫助下,昆明的6所大學裡都有漢服社,昆明的3所幼兒園也是漢服協會的合作單位。劉丹說,他的理念絕對不是簡單的一件漢服,而是讓人們從小就能知曉傳統文化,教育他們讀經、學國學,他們這些年也始終把這件事作為公益事業來做。『有求必應,只要能傳承漢文化,我們都樂意啊。』劉丹計劃今年在10所幼兒園掛牌,作為雲南漢服指定教育單位。
    採訪手記
    多元時代,我們在進行着任何一拍腦袋就能想起來的儀式,有時我們會認為身邊這些玩漢服的是在作秀或炒作,不過在不屑時,仍然看張藝謀的電影,匍匐於他的儀式霸權里看紅燈籠、皮影戲,被規模宏大色彩濃烈的一招一式所震撼。
    所以,生活中的一簞食一瓢飲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前有古人後有來者,並非全無關係。
    鄧建華 圖為受訪者提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