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來源: 金羊網-羊城晚報 羊城晚報訊記者鄭迅報導:『這是粽子嗎?怎麼好像糕呢?甜的,好香……』5日,孩子們參加了廣州漢服組織之一『思敏屋』的一堂粽子課,非常開心。
參與活動的是十幾個來自西關、海珠、天河的小學生們,都是家長們因爲課程中歷史教育需要而受邀前來。孩子們先是在裝飾特別的課室裡面換裝了漢服的形制,小腳脫鞋、席地而坐。漢服果然使人『漢味』提升很多,特別是孩子們,眼白和黑眼珠、黃皮膚和彎彎眼線,感覺非常精緻。漢服顏色也非常鮮艷,粉紅的、蘋果綠的、還有檸檬黃的,V字開胸,長袖飄逸。
幾個環節之後,思敏屋的導師李嵐拿出來了很多粽子,開吃了!自然孩子們的興致馬上提高。幾個來自海珠區實驗小學的二三年級學生最是調皮,但也最搶鏡,沒有幾下就剝開了最小塊頭比香口膠大不了多少的雲南粽子。『我叫唐梓芊……』幾個小不點,被要求一路吃一路自我介紹著。當然,長袖之漢服可得小心地往後退掉,以免弄髒。
『這是我先生在雲南出差帶回來的,甜的粽子,用的是紅糯米。』李嵐老師不但在給小學生們上課,也給家長們上著課。一大籃粽子裡面不但有雲南的,還有湖北的、潮汕的、華東等地的,很多不同的品種;當然不少得最常見的肇慶裹蒸粽了。『你們看,這長條形的,是傣族人做的,和我們平常見到的很不一樣吧!那爲什麼各地的人都要包粽子呢?有誰能說說個究竟?』
邊吃邊說歷史故事,粽子吃完了,歷史也知道了,即使不記得,明年再複習―――還是個有效的方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