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9|回覆: 0

"茶聖"陸羽煎茶(圖)

[複製連結]
延章 發表於 2010-6-8 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08337471586649.jpg

2 t6 B' W( c  Z9 D
: p* z. W# q: Z, s5 t
    唐代的飲茶之風極盛,人們休閒、解乏、待客、會友,無不首指茶品,而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僧人等均以愛茶為榮,對品茶十分講究,出現了一大批品飲和煎茶的行家高手。 7 |3 S7 _' [) t% ?: P( e

7 n1 Q5 x, ~2 `! `- f  P( ^    唐代流行的是餅茶,餅茶不宜直接煎飲,必須先經過加工,加工的過程分炙、碾、羅三道。炙就是烤茶,餅茶存放時,會吸收一定的水分,烤乾才容易逼出茶香。接着是碾,碾茶的用具是碾(即碾床)與拂塵。碾碎的茶末還要羅,才能使茶末不至於過粗。羅就是篩子,底盤以竹節做成,口徑僅12厘米左右,上面覆以紗或絹。紗、絹的孔眼有多大,已難知曉。末茶烤炙完畢,就可以煎茶了。
: L9 l" C+ R3 o& V
$ x* T$ p  @2 m3 Z1 @    據說,唐代竟陵積公和尚,善於品茶,他不但能鑑別所喝是什麼茶,還能分辨沏茶用的水,而且還能判斷誰是煮茶人。這種品茶本領,一傳十,十傳百,人們把積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這消息也傳到了代宗皇帝耳中。代宗本人嗜好飲茶,也是個品茶行家,所以宮中錄用了一些善於品茶的人供職。代宗聽到這個傳聞後,半信半疑,就下旨招來了積公和尚,決定當面試茶。
; ~3 w+ R& W# l, B, v
6 r. i3 a% [- R    積公和尚到達宮中,皇帝即命宮中煎茶能手,砌一碗上等茶葉,賜予積公品嘗。積公謝恩後接茶在手,輕輕喝了一口,就放下茶碗,再也沒喝第二口茶。皇上因問何故?積公起身摸摸長鬚笑答:『我所飲之茶,都是弟子陸羽親手所煎。飲慣他煎的茶,再飲別人煎的茶,就感到淡泊如水了。』皇帝聽罷,問陸羽現在何處?積公答道:『陸羽酷愛自然,遍游海內名山大川,品評天下名茶美泉,現在何處貧僧也難知曉。』
( R$ B5 n9 A. w- P' V2 U
, f1 X" Z+ ]1 c" t' W    於是朝中百官連忙派人四處尋找陸羽,不幾天終於在浙江吳興苕溪的杼山上找到了,立即把他召進宮去。皇帝見陸羽雖說話結巴,其貌不揚,但出言不凡,知識淵博,已有幾分歡喜。於是說明緣由,命他煎茶獻師,陸羽欣然同意,就取出自己清明前採制的好茶,用泉水烹煎後,先獻給皇上。皇帝接過茶碗,輕輕揭開碗蓋,一陣清香迎面撲來,精神為之一爽,再看碗中茶葉淡綠清澈,品嘗之下香醇回甜,連連點頭稱讚好茶。接着就讓陸羽再煎一碗,由宮女送給在御書房的積公和尚品嘗。積公端起茶來,喝了一口,連叫好茶,接着一飲而盡。積公放下茶碗,興沖沖地走出書房,大聲喊道:『鴻漸(陸羽的字)在哪裏?』皇帝吃了一驚:『積公怎麼知道陸羽來了?』積公哈哈大笑道:『我剛才品的茶,只有漸兒才能煎得出來,喝了這茶,當然就知道是漸兒來了。』 ) n. G$ _; ?$ Y) x/ y
/ C, G% I5 v6 F: x1 z6 N
    代宗十分佩服積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和陸羽的茶技之精,就留陸羽在宮中供職,培養宮中茶師。但陸羽不羨榮華富貴,不久又回到苕溪,專心撰寫【茶經】去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