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94|回覆: 0

棋盤山的四相公、四相公寨(圖)

[複製鏈接]
家鄰 發表於 2010-5-21 08: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21315993603963.jpg
+ i; e3 n! o" L0 _$ J
, H7 D) T/ @- p# k6 k
    贊皇縣城西25公里處,是著名的棋盤山風景區,景區主峰為四相公寨,四相公寨現在是山峰名,而在古方志中,一直為營寨。明隆慶【趙州志】卷之二,『營寨』目下,贊皇四相公寨釋為:四相公寨,昔唐天寶年安祿山叛,有唐相四人,易名避亂,故名。其山四面險阻,上平坦,因修石牆一周,鐵門兩座,墩台一座。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重修。【贊皇縣誌】乾隆版,四相公寨在卷之一『地理志』『山川』目下:四相公寨,在縣西五十里,唐天寶中,有四相公避祿山之亂於此。 3 I. e! `/ O- E/ _9 r+ E
% I4 @( m4 `' M0 E* Y" I( T
    傳說,這四位相公是唐開元進士李華和其子李翰、侄李觀、堂侄李紓。
% m0 ^3 U' Y* H) l4 j9 a
& c' `  j: P" c    李華本贊皇人,寫一手好文章,在朝為官。安祿山叛亂後,要授李華鳳閣舍人之職,李華死活不干,安祿山就差人每天去找麻煩,李華沒有辦法,就用車拉着老母親偷偷地從長安回到了趙郡贊皇老家。後又輾轉到段里溝,為避免安祿山叛軍和李唐的戰亂和尋找,上了深山。在絕頂向陽處的山洞裡安下身來。後來,獨生子李翰不見了父親,就約了兩個叔伯弟兄李觀和李紓,一路找到贊皇老家,找到了段里溝大山上。他們叔侄、父子四人,在山溝里、山坡上自刨自食,並在這一帶辦起了書塾,在水陸溝掌石崖根由當地村民搭起了一座書屋,一面自己苦讀,一面教山溝里的孩子們念書。
" H7 q- W$ b4 L' O- k4 \) {/ X' I/ A* H0 F3 S4 m0 E4 r
    為了防備安祿山叛軍的騷擾,李華帶領子侄和當地村民在山頂上用石塊築起了一座營寨。除了教書文讀書外,他們還在這裡習武。李華與李翰、李觀、李紓在這裡隱姓埋名,只說是京里回老家來的,為了避戰亂。他們四人在這裡幫鄉里育人不擾百姓,得到了山溝山民的愛戴,吃喝燒也不愁,山溝里有的是乾柴清泉。父子叔侄在這裡不僅苦讀還寫下了一些名篇,李華的『弔古戰場文』被後人收進了【古文觀止】。李翰、李觀、李紓也寫了大量詩文。李觀其中有一篇稱『宿裴友書齋』的詩,實際就是四相公寨生活的寫照。 " L' p; e! ~3 j- m' }8 ~
$ Q* L) n) S/ J
    臥君山窗下,
* T) r- ?& s' l/ A0 Y( W
  S, x2 B: a, m5 ~: \6 {6 J    山鳥與我言。
; _' n$ K1 r$ n& S0 i+ q% D. c1 O) D% _, H5 ~/ [( Q3 @
    清風何颼颼, ! Q1 y) h2 o2 D8 v' P  f2 N

# G% t2 v, R; W5 c3 A5 ]$ U3 `% S    松柏中夜繁。
1 L" e! ]% n% n
: {5 O8 _0 r" V( p# y( u' Y6 @  ^( @    久游失歸趣,
3 J4 U! M# M* a$ v8 m* l! Z( p
9 A2 \7 Q& ~: P/ v( d    宿此似故園。
, L9 {2 }, f$ [9 v6 U* i' K7 b; @& q# [! W2 s. S1 d) G8 U: v
    林煙橫近郊, " J: X! ]/ _4 v) F) A$ |
9 i# D5 e' e4 I$ {1 f' D
    溪月落古原。   l* M" E( R4 R) b4 v3 E
4 r, P9 y# Z/ M9 \6 b6 l
    稚子不待曉, 1 i5 l: _" Q$ t- t% G8 y
) w7 r8 |( G: F6 d5 P+ |+ k
    花間出柴門。 5 M$ L8 H! {  S  H6 y6 n" w9 J- K
& E) p0 K2 V* t# h; N. m
    在安史之亂平定以後,李華帶領子侄陸續回到了長安。李華曾任杭州司戶參軍。李翰官至翰林學士,為張巡曾申辯寫表。李觀也中了進士,官至太子校書郎。李紓官至吏部侍郎。 ' `5 C6 I5 e3 n4 x" n, b7 j6 w8 \
( l8 B& J. `. }" H( W, t( X
    這四個人被老百姓代代相傳為『四相公』。他們占過的這座山就稱作四相公寨;住過的山洞稱為四相公洞。曾建過書屋的地方,稱作讀書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