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53|回覆: 0

[中藥大全] 三叉苦

[複製連結]
菊子湯 發表於 2012-6-12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美食中國
三叉苦 別名:三丫苦(嶺南採藥錄),三叉虎(福建),三椏苦,斑鳩花,小黃散,三岔葉(雲南、廣西),三枝槍,跌打五(廣西),雞骨樹(廣東)。 Euodia lepta (Spreng.)Merr.─芸香科Rutaceae 灌木或小喬木,高2~8m,全株味苦。樹皮灰白色,有長圓形皮孔。葉為三數複葉,對生;葉柄長3~10cm,基部略脹大;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6cm,紙質,先端鈍尖,全緣或不規則淺波狀,葉上面深綠色,下面黃綠色,有腺點,小葉柄短。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花軸及花梗初時被短柔毛,花後漸脫落。花小,單性,黃白色,略芳香;萼深裂,廣卵形,長約0.5mm;;花瓣4,卵圓形至長圓形,長1.5~2mm,有腺點;雄花有雄蕊4,較花瓣長,花絲線形,花葯卵狀長圓形,退化子房短小;雌花子房密被毛,退化雄蕊4,較花瓣短,花葯不育。u果常2~3,稀1或2,外果皮暗黃褐色至紅褐色,有乳點;種子黑色有光澤,卵狀球形。 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 生於丘陵、平原、溪邊,林緣的灌從中。

【別名】三椏苦、小黃散、雞骨樹、三丫苦、三枝槍、三叉虎
【來源】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 Merr.,以根及葉入藥。全年可采,根洗淨,切片曬乾備用;葉陰乾備用。
【源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2~8m,全株味苦。樹皮灰白色,有長圓形皮孔。葉為三數複葉,對生;葉柄長3~10cm,基部略脹大;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6cm,紙質,先端鈍尖,全緣或不規則淺波狀,葉上面深綠色,下面黃綠色,有腺點,小葉柄短。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花軸及花梗初時被短柔毛,花後漸脫落。花小,單性,黃白色,略芳香;萼深裂,廣卵形,長約0.5mm;;花瓣4,卵圓形至長圓形,長1.5~2mm,有腺點;雄花有雄蕊4,較花瓣長,花絲線形,花葯卵狀長圓形,退化子房短小;雌花子房密被毛,退化雄蕊4,較花瓣短,花葯不育。u果常2~3,稀1或2,外果皮暗黃褐色至紅褐色,有乳點;種子黑色有光澤,卵狀球形。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生於丘陵、平原、溪邊,林緣的灌從中。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治咽喉腫痛、風濕骨痛、瘧疾、黃疸、濕疹、皮炎、跌打損傷及蟲蛇咬傷等症。
【用法用量】根0.3~1兩,葉3~5錢。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或煎湯洗患處,也可陰乾研粉調製軟膏搽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