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光明日報 日前,國家語委在蘇州正式啟動了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試點工作,以搶救保存各地的方言。前來參加啟動儀式的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趙沁平表示,隨着經濟全球化,我國的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開始急速變化,有些已趨於萎縮和衰亡。這次啟動有聲數據庫建設,就是為了趕在語言急劇衰變之前,全面調查採集國內語言、方言的基本狀況和原始數據,並進行科學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
此舉得到網友和語言學專家們的一致贊同。一位海南省臨高縣網友說:『我感覺我家鄉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有效保護,將使她永遠「年輕」。』專家認為,國家相關部門在推廣普通話的前提下,也應該為方言營造了一片生存的『綠土』。方言不僅是富有地域特色的語言,還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保護方言,同時也就保護了文化的多樣性。
一份調查引出的『憂思』
早在2003年,語言學專家、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汪平運用社會語言學的方法,做了一次關於『普通話和蘇州話在蘇州的消長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蘇州話和普通話的此消彼長變化速度飛快。
調查的對象是小學二年級到高中二年級的學生,90%左右的學生父母是蘇州人。在一項『能否用蘇州話談學習』的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學生回答『不能』,即使是談日常生活時,使用蘇州話的也僅占六成。對70%的學生來說,普通話已取代家鄉話成為更為運用自如的交際工具,只有15%的學生認為『使用家鄉話更熟練』。
汪平告訴記者:『我表姐一輩子住在蘇州,家裡都是蘇州人,我聽到她跟外孫女說蘇州話時,孩子連說聽不懂。』
無獨有偶,2004年杭州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政協委員毛海濤遞交了【關於保護杭州方言,防止歷史文化名城內涵缺失】的提案。同時還建議對全國99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及所有的省會城市的方言都進行保護,『不要讓有地域特徵的非物質性歷史文化缺失掉』。
祖輩都是蘇州人的汪平回憶,幼時父親教【古文觀止】、唐詩,都是用標準的『老蘇州話』朗讀。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他上中學時期,雖然已基本學會了普通話,但日常生活中還是習慣於說蘇州話。
汪平分析,出現重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語言環境發生了變化。隨着多年普通話的推廣,人們都已把普通話作為首選語言進行交際;另外,時代在發展,語言也在發展,通用語言的普及是現代社會在實現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地球村』的交往半徑越來越大,便於廣泛交流使普通話具有了『大環境』和『必要性』。
『方言式微,文化遺產保護將成空中樓閣』
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副會長戴慶廈曾說:『一個物種的消失,只讓我們失去一種動人的風景;一種語言的消失,卻讓我們永久失去一種美麗的文化。』據上世紀50年代調查,中國共有367個戲曲劇種。但由於現代化進程加快,使得以方言為重要特徵的地方戲曲劇種出現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30多年中已消亡了100餘種。
藝術家們在實踐中逐步認識到,方言本身也是一種文化,是地域文化的載體,甚至是一種情結,眾多戲劇、曲藝等藝術都是以方言為傳播工具的。武漢音樂學院的一位教授在下鄉採風時注意到,地方的民間音樂與方言密不可分,民歌樂調的走向,其實是當地方言聲調的進一步誇張。
作為評彈藝術傳承人,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邢晏春十分看重蘇州話的傳承。『蘇州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蘇州話是蘇州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遠有崑曲,近有評彈,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欣賞這些藝術,他們接受不了的不僅僅是藝術形式,還有傳遞信息的工具蘇州話,他們聽不明白。』汪平在調查研究中發現:『蘇州方言退縮到日常生活的狹小範圍,成為一種缺少文化含量的低層次符號系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蘇州話消亡了,崑曲、評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可能得到傳承和發展。』
這種潛在的傳承危機,並不限於像蘇州這樣藝術門類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河南豫劇、陝西秦腔、安徽黃梅戲等戲曲、曲藝,離開了方言的傳承,這些藝術形式的表現力都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會隨着方言一起消亡。邢晏春告訴記者:『曾有一位蘇州的評彈演員嘗試用普通話來表演評彈,以達到推廣評彈的良好目的,但最終失敗了。為什麼?因為評彈是靠師徒口耳相傳的表演藝術,它紮根於蘇州文化的土壤,形成了極其豐富的評彈語言,改成普通話,就不能表現其精髓,甚至會面目全非。』
有專家認為,關注方言崛起也體現了地方文化的覺醒。2006年央視春節晚會上,武漢的方言小品【招聘】一炮打響,觀眾熱議其為『開南方小品登全國大雅之堂的先河』,武漢媒體隨後進行專題報道【武漢方言何以展示城市魅力】。社會各界共識,語言包括方言已成為一個國家或區域『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於海外漢語教育持續升溫的良好局面,如何營造各地方言寬鬆的生存環境,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緊迫課題。
為方言營造一片生存『綠土』
語言學專家、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張先亮教授告訴記者:『方言作為地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語言學界都存有共識:推廣普通話,並不影響方言的生存,大家都有責任和義務為方言營造一片生存「綠土」。』
在普通話和方言使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最佳平衡點。汪平建議,不妨讓普通話和方言在交際場合及交際對象上有所『分工』,普通話可作為工作語言、正式語言,方言作為生活語言。據上海市語委所做的『2005年上海市學生語言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年齡越小的學生越傾向使用普通話,而年齡越大的學生越傾向使用上海話,小學五年級和大學一年級學生說上海話的比例相差33%。汪平建議,在幼兒園、小學等低齡孩子集中的學齡段,除按照法律規定的,在課堂上要求說普通話外,學校可倡導教師、家長在課外、私人場合有意識地說方言,學校還可適度開展與方言有關的童謠、歌曲等比賽活動,為方言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保護方言,還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張先亮認為,語言運用是功利性的,如果一種語言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它就能得到蓬勃的發展,如果違背了時代發展的主題,它自然而然就會消亡。對於一些使用範圍很小、正在自行消亡的方言,可採取研究性保護的方法,以歌謠、文字等形式,通過光盤刻錄保存在博物館裡。張先亮說:『就像研究古漢語那樣,不推廣不等於就消亡了。』
保護方言還應當通過一定的載體來進行。專家研究發現,方言也在不斷發展中,沒有靜止不變、純粹的方言。在邢晏春看來,每一代人的蘇州話都在變化中,他正在寫一本記錄上世紀50年代至今的『蘇州話』的書。而汪平的【標準蘇州音手冊】讀音光盤,收錄了6000個漢字的蘇州話讀音,每個讀音都經過認真考證,由他親自完成。汪平告訴記者:『「取法乎上,僅得其中」,這是給大家提供一個榜樣,雖然不可能讓年輕人回到五十年前說蘇州話的普遍水平,但是通過我們的堅守,力促蘇州話等方言逐漸回歸它應有的地位,並繼續發揮它們傳承崑曲等重要文化遺存的載體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院長王建華建議,有關部門要儘快開展語言普查工作。通過普查,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中國語言多媒體語料庫及相關數據庫,繪製詳細、精確、可傳至後代的多媒體語言地圖。
建議和設想正在變為現實。10月11日,國家語委在蘇州啟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試點。會上,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曹志耘介紹,這個數據庫分為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普通話3個分庫。每一個分庫都有由文字、國際音標等組成的文本,還有聲音和圖像,文本、聲音、圖像之間彼此對應,並具有鏈接功能。這種呈現實態的有聲語言資料,使這個數據庫能聽、能看,便於今後的檢索和開發利用。作為江蘇首個『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全面達標』的城市,蘇州成為了全國首家試點有聲數據庫建設的城市,共有蘇州市區及五個縣市6個數據採集點,將通過朗讀字、詞、句和講故事的方式,分批採錄吳方言。蘇州話,將有幸得以『原汁原味』傳承。 (記者 蘇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