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68|回覆: 0

[中國方言] 敲鍵盤能否留住你的『家鄉話』?(2)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8-8-27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華網上海頻道
『土話』不土,小方言蘊涵大文化  

    大學生小盛說,如今,『說普通話,做文明人』的標語隨處可見,『學好英語與世界接軌』的口號更是不絕於耳,英文、普通話成了陽春白雪的代名詞,而方言作為一種『土話』,就成了『下裏巴人』。可是細細琢磨各地方言,其中都蘊藏着文化。  

    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王小潮對普通話和各地方言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方言代代相傳,由於沒有相對應的文字予以記載,很多發音發展至今可能有較大的變化,但是整體上依舊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元素,充盈着文化的意蘊。  

    在江南不少城市,『香菜』一詞的發音近似於『YanSui』,這與香菜的學名『芫荽』相近。  

    在膠東方言裏,『等沒旰兒』意為『等會,晚不了』,而其中的『旰』字大有來頭。在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中有這樣兩句:『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惠。』引申至今為『宵衣旰食』一詞,意為天不亮就起身穿衣,天晚了才吃飯。  

    福州方言中留有許多古漢語的痕跡,故被稱為『最接近古語的方言』。在福州,兒子叫父親為『郎罷』,父親叫兒子為『囝』。追溯『郎罷』與『囝』的方言稱謂,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顧況在【囝一章】中就說『郎罷別囝』,並自註:『閩俗呼子為囝,父為郎罷。』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也有『但得新年勝故年,即如長在郎罷前』的詩名。這裏,『郎罷』的『罷』實系『爸』的諧音字,而『囝』即『仔』。  

    方言不僅留有古漢語的痕跡,更融入了一些外來文化,創造出許多新穎詞彙。比如,上海人取水泥地板的英文發音cement,將其稱為『水門汀』;手杖被叫做『司的克』,來自英文stick,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為早年上海的租借地與非租借地只隔一條名叫『洋涇幫』的河,所以這些外來詞被形象地統稱為『洋涇幫』。  

    一名網友說,『洋涇幫』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告訴人們,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鄉音』?  

    『兒子不讓我對小孫子說方言,說是會影響他學普通話……』上了年紀的上海市民吳大媽『委屈』地對記者說。  

    如今,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一些家長怕孩子從小就說方言,在學普通話的時候會有鄉音,便將普通話作為家裏的唯一用語,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從娃娃抓起』的『教育方針』下,父母們用標準的普通話同孩子交流,幼兒園老師不辭辛苦地教小朋友們讀『ABC』,代代相傳的方言則被隔離在孩子們的生活空間之外。  

    王小潮指出,一種方言代表一個獨立的文化,任何兩種語言之間都有其內在的矛盾,由於一個族群中一般只使用一種語言,所以會出現此消彼長的現象;但是任何一種語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間要相互學習、吸收,所以又會有相輔相成的狀況。  

    王小潮認為,各種方言在交匯、沿革,純正方言的傳承變得更為艱難。現在很多地方的方言文化正在逐漸稀釋,許多孩子對於自己的家鄉話都是只會聽,不會說。方言本來就沒有相對應的文字,加之會說的人越來越少,照這樣的規律發展下去,純正的方言將消失在生活中。  

    這樣的顧慮並非杞人憂天。種種跡象表明,與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方言相比,現在很多方言的『血統』已經不再『純正』,而且隨着人口流動的頻率不斷增大,各地的方言正向趨同化發展。  

    王小潮說:『語言是用來溝通的,為了使彼此之間的交流更加有效,外來語言取代母語並非不可能的事情。』雖然這樣的情況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發生,但如果再對方言置之不理,任期自生自滅的話,伴隨大家成長、讓人倍感溫馨的鄉音將可能永久消失在人們的耳畔。  

    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鄉音』?  

    錢乃榮坦言,要真正留住方言文化,僅僅依靠輸入法來敲擊鍵盤,還是遠遠不夠的。長期以來有一個荒謬的觀點認為,普通話與方言是『你死我活』的關係,普通話要長,方言就要消;『規範化』,就是只能講普通話,不可以講方言,於是,上課不許說方言,下課也不准講。實際上,方言口語就是普通話語彙的活水源頭,方言發展了,普通話一定更豐富,兩者和而不同,中華語言文化才會博大精深。(朱辰、高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